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跨学科发展
2012-11-22孙晓璐
■孙晓璐
一.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跨学科发展
(一)摄影教育跨学科结合的背景
当今的媒体、设计和艺术创意市场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和多样化时代,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数字技术条件下,以文字为中心的媒体内容正在向图像、影像和互动的方向转变。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摄影型的专业人员的需求,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发展必须迈向另一个领域。
文化产业的兴旺带动了对影像艺术、设计、传媒专业等相关人才的需求。学生不仅要宽厚的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摄影动手能力,还要熟练掌握数字视频、音频技术,三维动画,多媒体网页设计,Flash动画设计,网络虚拟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只有制定高标准的教学计划,瞄准大众化的市场目标,坚持专业化的办学特色,才能培养出在摄影与媒体艺术领域中一显身手、在人才市场上抢手的合格人才,这是传统摄影教育人才培养的空白,又是新兴产业市场崛起的急需。
(二)在摄影教育中树立“大图像”的跨学科理念的必要性
在摄影教学中,我们不能局限在对摄影狭义的理解上,摄影教育中要树立“大图像”的理念,打破学科界限,扩大摄影学科的范围。决不能把摄影看成是独立的技术,忽视摄影的社会作用。除了让学生学习摄影基本理论之外,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文学素养、音乐素养以及美术知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让他们从多学科中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精神意义和内涵所在,不断挖掘创新的精神世界,让摄影的艺术性、人文性充分体现出来。此外,还需要加强视觉心理的研究,引用设计的理念,在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创作,使摄影与实践应用更好地结合起来。
据了解,国外的摄影院校或设有摄影专业的大学中,几乎没有把摄影专业完全独立、分割于其他传播专业或手段之外的。一般都与广告设计、平面印刷以及视觉传播专业相链接。事实上,国内的一些高校也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求,如中央美院“摄影与数码媒体工作室”设计了一些形式新颖的课程,其中的互动课题让平面设计专业与摄影专业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一系列作品。一方面发挥了学生各自的专业优势,另一方面加强了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再如,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与媒体艺术系也增设了媒体艺术专业。
总之,摄影教育不能孤立独行,学校必须重视摄影与其他实际应用学科的结合。中国高校摄影教育急需为21世纪培养一批应用型、创新型的专业影像及媒体艺术人才。
二.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跨学科方向与范例
(一)虚拟现实技术与摄影教学的结合
1.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数字媒体表现技术,它是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现实世界自然空间的多维数字化虚拟,具有身临其景的真实感和超越现实的虚拟性,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受,对参与者的控制行为作出动态的交互反应。这种虚拟具有人机交互性和视觉浸沉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虚拟现实技术与摄影教学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VR技术日趋成熟,它与摄影专业的融合及在多媒体交互平台上的应用,为高校摄影教育拓展了新的方向,虚拟现实技术在摄影以及交互多媒体学科上的发展,充分显示出其实用性和先进性。
南京师范大学摄影与媒体艺术系早在2007年就为摄影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虚拟现实课程的学习。在摄影教学中加入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延展和拓宽传统摄影拍摄方法,将现代数字媒体表现形式融入摄影教学中,使学生能运用专业计算机技术完成多媒体交互式的全景展示。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平面摄影、现代数字影像技术和三维空间展示,更能够全面构筑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多层次需要。
(二)摄影与CGI技术的跨学科发展
众所周知,德国是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从包豪斯、乌尔姆时代到今天,一直保持着世界一流的现代设计教学方法。目前,“摄影与CGI技术”是一项国际第一线的教学技术,德国凯泽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以Matthias Pfaff教授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与媒体艺术系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从数码图像动态范围、色彩管理等图像技术讲起,结合其独家专利技术——高动态全景摄像设备生成的全景HDRI图,后期以3dMAX的VRay渲染技术,生成高品质CGI照片。
1.定义摄影中的CGI技术
CGI全称Computer Generated Image,中文直译为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即电脑图像。它包括由Photoshop等平面软件制作或处理的图像、由CorelDraw等矢量软件绘制的图像、由3dMax等三维软件渲染生成的图像等。
摄影中的CGI技术,就是用前期拍摄的数字照片作为基础,后期利用上面提到的各种软件进行修改加工、合成等再创作的一种技术。这种CGI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商业广告摄影等应用类摄影中,以及一些艺术摄影中的特殊创意中。
2.摄影与CGI技术实现了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科技是和艺术相对立的,至少也是没什么联系的两个话题,觉得科学家和艺术家一定是两类人。所以有人会认为艺术一定要贴近自然,于是害怕和排斥新的科技对艺术的影响。
其实,科技一直在推动着艺术形式的发展,扩大着我们对艺术欣赏的眼界。今天的摄影已进入数码时代,我们已经能够接受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再用电脑进行裁剪、调色等“数码暗房”技术完成创作。比如我们已经熟悉了raw格式的照片,需要依赖电脑软件在后期确定其EV值、白平衡等参数,才能转换为图像展现在我们眼前,把摄影前的调整放到摄影后完成,提高了拍摄成功率。
既然我们知道了接受新技术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那就让我们看得再远一点,认可CGI在摄影中的应用,了解CGI与摄影结合的优势。
3.CGI技术为摄影提供了什么
商业广告摄影中,广告的创意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最终目的,摄影是为广告内容服务的一种形式。因此不能因为形式的局限性而使想要表达的内容被打折。CGI技术与摄影相结合,能让广告作品的创意者的思路天马行空而无顾虑。
摄影为CGI提供了绝对写实的基础,CGI为摄影提供了自由想象的延伸,CGI和摄影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创作摄影作品的新空间。
4.CGI的广阔前景
(三)音频技术与摄影的跨学科发展
任何视觉艺术最后相通,而好的音乐帮助我们提高审美。音频设计课程如同影像调校的课程,都是需要对设计的感悟和理解,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与媒体艺术系的马峻老师在教学中破天荒地启用了一个创作音乐的精灵:FL软件合成器,他将音频技术课程融入摄影专业的教学中。以Tyros创作方式为例,以ACID软件创作方式为例,揭开电子音乐创作的面纱。该课程旨在多媒体教学对象,加强对有利于视觉表达音频(包括主题音乐和背景音乐以及音效)的把握和控制,以便日后进行专业的独立编曲配器和音乐工作室创作的沟通。)
音频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周:Rhythm节奏韵律的总览 LightMusic,R&B, Country,World,Rock,Jazz
第二周:Voice,Tone音色乐器
第三周:1 BASS Rhythm, 2 Rhythm, 3 BASS, 4Chord1,5 Chord2,6Pad,7Acc
第四周:ACID软件音频合成器,Loop单元,轨道,配器,合成,Mix音
每周有五课时的音乐会,作品分析,作品交流。课堂上,学生们找到了一个空前强大的“缩混”调音台。为构思中的各音乐声部,如:鼓DRUM、贝斯BASS、和弦CHORD、乐段PHA、垫子PAD等进行了讲究的“缩混”。这个工作在专业音乐制作工作中是为每一个声部定位它应有的声音表现空间,甚至产生必要的“演奏技术变形”。
从西便门桥往南经南二环到东便门桥,全长16.2 km,中央隔离绿化带采用高低绿篱间隔的形式,绿篱整齐密实,不仅美化了道路,还可以代替防眩板起到过滤灯光的作用,防止对行车辆因“眩光”而造成交通事故。中央隔离绿化带宽1.5 m,两侧路缘石为特-5型钢筋混凝土防撞缘石,底宽25 cm,顶宽15 cm,外露40 cm。隔离带内为常青灌木丛,高约1 m,如图4所示。
(四)摄影与电脑动画制作的跨学科发展
1.定格动画的简单介绍
定格动画(stop-motion Animation)是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从而产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象到的任何奇异角色。
1907年,美国维太格拉夫公司的一位无名技师发明了一格一格地拍摄场景的“逐格拍摄法”。 这种制作手法一直被电影制作者喜爱,创作出许多经典的作品,如《弹簧玩具》、《金刚》、《圣诞夜惊魂》、《华莱士和阿高》、《爱丽斯》、《浮士德》、《礼物》、《极乐同盟》、《孔雀公主》等。
2.定格动画制作的一般流程
(1)故事和脚本:定格动画制作繁琐,往往不适合情节复杂的长篇巨作。短小的故事往往更能够抓住观众。前期策划的工作需要做的相当的详细。用分镜头脚本来决定每个镜头的机位、时间、景别变化和人物动作,甚至还标注音效和对话。
(2)拍摄器材:可以使用DV和DC两种。
(3)角色制作:角色骨架、肢体材料等。
(4)场景和灯光:根据情节的需要,可以夸张的使用光线,演绎出特殊的视觉效果。
(5)软件需要:需要对Premiere,After Effect等电脑软件有熟悉的掌握。
3.摄影与定格动画制作
使用数码相机作为获取影像的手段,画面的品质相对较高,甚至可以超过电视播放的品质。利用数码相机,拍摄设定好的画面,并按照每秒8-12格的速度,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如Premiere,After Effect等将画面制作完成,根据需要,可以配以合适的音乐及音效等。
(五)摄影教育与平面设计的跨学科发展
在中国高校摄影教育中最早也是最多的跨学科发展就是摄影与平面设计专业。在摄影办学初期平面设计专业是最容易与摄影产生互动的学科,至今,很多院校的摄影专业都隶属于平面设计系,不难看出,摄影与平面设计的跨学科结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结语
科技的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发展需要顺应社会的全面进步,二十一世纪是数码时代,是图像时代,更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时代。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摄影教育不仅要立足于本专业知识的研究,更需要对跨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应用,促进摄影专业做全面的发展,使中国高校摄影教育从真正意义上地成为一种艺术教育,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发展,更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