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2-(2-羧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咯啉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2012-11-21聂旭亮吴东平吴苏琴涂勇刚温世和温辉梁
聂旭亮, 吴东平, 吴苏琴, 涂勇刚, 温世和, 温辉梁
(1. 江西农业大学 a. 化学系; b. 食品系,江西 南昌 330045; 2. 南昌大学 化学系,江西 南昌 330047)
邻菲咯啉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共轭性,既是电子给体,又是电子受体,能与多种金属形成配合物,使其在超分子化学[1,2]、金属有机化学[3]、有机电致发光体[4]、生物大分子探针[5,6]、双功能催化剂[7]和抗癌药物[8]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核酸荧光探针的研究中发现,咪唑并邻菲咯啉类配体的配合物由于热力学稳定性好,光化学和光物理信息丰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其中桥联配体对于分子组装、分子内电子和能量传递、磁交换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邻菲咯啉和邻羧基苯甲醛(3)为原料,经氧化和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桥联配体——2-(2-羧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咯啉(1, Scheme 1),其结构经1H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表征。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用FL研究了1的荧光性能。
Scheme1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X-4A型显微熔点仪(温度未校正);Cary Eclipse型荧光光谱仪[氙灯,激发波长326 nm,狭缝宽度5 nm,扫速10 nm·s-1]; Bruker 600 Ultrashield型核磁共振仪(DMSO-d6为溶剂,TMS为内标);FTS-40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KBr压片);ESI型质谱联用仪;Perkin Elmer 240B型自动元素分析仪。所用试剂均分析纯。
1.2 合成
(1) 1,10-邻菲咯啉-5,6-二酮(2)的合成
在反应瓶中加入1,10-邻菲咯啉3.6 g(20 mmol), KBr 4.76 g(40 mmol),搅拌下缓慢滴加冰混酸(浓H2SO425 mL+浓HNO313 mL),滴毕,回流反应5 h。冷却至室温,倒入500 mL冰中,用10%NaOH溶液调至pH 6(析出绿色沉淀),过滤,滤液和滤饼分别用二氯甲烷(3×200 mL)洗涤,合并二氯甲烷溶液,蒸干后用乙醇重结晶得橙色固体2 2.73 g,产率65%, m.p.246 ℃~250 ℃(245 ℃~248 ℃[9]); Anal.calcd for C12H6N2O2: C 68.57, H 2.88, N 13.33; found C 68.50, H 2.96, N 13.28。
(2) 1的合成
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3 1.5 g(10 mmol),醋酸铵15 g(80 mmol)及冰醋酸100 mL,搅拌使其溶解。慢慢升温中加入2 2.1 g(10 mmol)(开始时溶液澄清,慢慢有橙色固体析出),加毕,回流反应3 h。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400 mL冰水中(析出橙色沉淀),抽滤,滤饼用水(2×100 mL)洗涤后用混合溶剂[V(无水乙醇) ∶V(DMF)=1 ∶4]重结晶得橙色固体1 2.72 g,产率80%,m.p.254 ℃~256 ℃;1H NMRδ: 7.63(m, 1H), 7.72(m, 1H), 7.80(m, 2H), 7.90(s, 2H), 8.81(s, 2H), 8.81(s, 2H), 9.02(s, 2H); IRν: 3 409, 3 047, 1 647, 1 559, 1 507, 1 458, 1 436, 1 395, 1 371, 1 295 cm-1; ESI-MSm/z: 339.09(M+-1, 100%); Anal.calcd for C20H12N4O2: C 70.58, H 3.55, N 16.46; found C 70.55, H 3.59, N 16.44。 1性质稳定,长期放置未见明显变化。
2 结果与讨论
2.1 表征
在溶液中由于咪唑间单键的快速旋转和咪唑环上活泼氢的离域,使1在1H NMR谱中呈现6个不等价芳香H的磁共振信号,咪唑上的N-H和羧基上的O-H为活泼氢,在N之间或与溶剂水分子之间进行快速交换,在谱图中没有观察到。ESI-MS谱图中的信号为339,归属于[1-1]-准分子离子峰;而295峰值则对应于[1-(-CO2H)]-,图谱中出现的其它峰很少很弱,说明1的纯度较高。在1的IR谱图上观察到806 cm-1和1 389 cm-1的吸收峰,这是咪唑并邻菲咯啉部分的特征峰[5]。
2.2 缩合反应条件优化
Radziszewski synthesis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需要一定的能量来形成咪唑环。形成咪唑的氮元素来自醋酸铵分解所释放的NH3,而NH3的产生又需要一定的温度,故将反应条件简化为常压和所用溶剂的回流温度,只考察投料比r[n(2) ∶n(3) ∶n(醋酸铵)],溶剂及反应时间对缩合反应的影响。
(1)r
以醋酸为溶剂,回流反应3 h,其余反应条件同1.2(2),考察r对缩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1。由于醋酸铵分解的氮元素不能全部转化到咪唑环上,所以反应体系中醋酸铵要过量。从表1可知,最佳r=1 ∶1 ∶8。
(2) 溶剂
r=1 ∶1 ∶8,其余反应条件同1.2(2),考察溶剂对缩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2。由于醋酸铵的分解需要一定的能量,是个吸热反应,随着溶剂沸点的升高,反应的效果越好。从表2可见,醋酸作为溶剂时反应效果最好。
(3) 反应时间
表1 r对缩合反应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r on condensation
*r[n(2 ) ∶n(3) ∶n(醋酸铵);以醋酸为溶剂,回流反应3 h,其余反应条件同1.2(2)
表2 溶剂对缩合反应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solvent on condensation
*r=1 ∶1 ∶8,其余反应条件同1.2(2)
表3 反应时间对缩合反应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condensation
*r=1 ∶1 ∶8,以醋酸为溶剂,其余反应条件同1.2(2)
以醋酸为溶剂,r=1 ∶1 ∶8,其余反应条件同1.2(2),考察反应时间对缩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3。从表3可见,反应时间过短,反应不完全;反应时间延长,收率增加;时间过长,收率增加并不明显。最佳反应时间为3 h。
综上所述,由2合成1的最佳缩合反应条件为:2 10 mmol,r=1 ∶1 ∶8,以醋酸为溶剂,回流反应3 h,产率80%。
2.3 1的荧光性能
1的荧光光谱见图1。由图1可见,1的激发峰在326 nm,发射峰在414 nm,斯托克斯位移Δλ=88 nm,强度204.4,说明1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光纯度较好。
λ/nm图1 1的荧光光谱图*Figure 1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1*以氯仿为溶剂,c=0.2 mmol·L-1
3 结论
以邻菲咯啉和邻羧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桥联配体——2-(2-羧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咯啉(1)。荧光性质测定结果表明:1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光纯度较好。1具有多种不同的配位原子或活性基团,使得它可以作为桥连配体与多种金属合成多核配合物,而且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可能比较多样化。有关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工作正在进行当中,由于配体较强的荧光可能会使得它所形成的配合物也有较强的荧光,可望在与核酸的研究中用作荧光探针[10]。
[1] 杨锐,何水祥,武望婷,等. [Eu(C10H9N2O4)(C10H8N2O4)(H2O)3]2·phen·4H2O超分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荧光性质及热稳定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3):401-406.
[2] LI G, JIE S Y, TANG N,etal.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n ion-pair supramolecular associate 2,9-diformyl-1,10-phenanthrolinebis-(2,6-dimethylanil)cobalt(Ⅱ) perchlorate[J].Chinese J Struct Chem,2006,25(7):861-865.
[3] 蔡志彬,周茂. {2-(2-噻吩基)-1H-咪唑[4,5-f[[1,10]菲咯啉-κN7,κN8}双(1,10-菲咯啉-κN1,κN10)镍(Ⅱ)配合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9,17(4):470-472.
[4] 林珑,吴建芳,潘文龙,等. 2-(3-吡唑基)咪唑并[4,5-f]邻菲咯啉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7,15(2):202-203.
[5] 汪中明,周志芬,林华宽. 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DL-丙氨酸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镧(Ⅲ)配合物与DNA作用光谱研究[J].化学学报,2001,59(5):701-706.
[6] Maheswari P U, Palaniandavar M. DNA binding and cleavage properties of certain tetrammine ruthenium (Ⅱ) complexes of modified[1,10]phenanthrolines-effect of hydrogen bonding on DNA binding affinity[J].J Inorg Biochem,2004,98(2):219-230.
[7] 莫婉玲,熊辉,朱永强. Schiff碱在甲醇液相氧化羰化反应中的双功能作用[J].石油化工,2003,32(2):89-92.
[8] Kemp S, Wheate N J, Pisani M J,etal. 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s:Versatile ligands for the design of metallomesogens[J].J Med Chem,2008,51(9):2787-2794.
[9] Catharina H, Per L, BengtN. DNA binding of Δ- and Λ-[Ru(phen)2DPPZ]2+[J].J Am Chem Soc,1993,115:3448-3454.
[10] 袁利,吴建中,陈国泉. 2,9-二(2-咪唑并[4,5-f]邻菲咯啉)邻菲咯啉的合成和表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