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12-11-21岳晓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6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量表脑梗死

岳晓香

脑梗死属于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病死率在10%~15%范围内,该病的致残率高而且易复发。脑梗死多因忧思恼怒、房劳无忌、精血亏耗、恣食肥甘厚腻等所致阴亏于下、阳亢于上、阻滞经络、气血逆乱、横窜经脉、内风旋动、夹痰夹瘀、半身不遂且人事不知[1]。为确保患者能够在身心两方面处于最佳的康复状态,对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旨在加快患者的功能康复,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共收治经CT确诊为脑梗死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包括男25例,女24例;年龄45~76岁,平均为(60.9±5.5)岁。对照组包括男22例,女27例;年龄51~77岁,平均为(60.2±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第1日填写观察表,每周记录1次,连续治疗4周时间。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中医辨证论治以及康复护理。西医治疗的主要项目包括:早期溶栓治疗、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凝集以及降纤等治疗措施。此外还要维持生命体征、控制感染、确保呼吸道畅通、处理并发症以及调节患者的焦虑或抑郁心理等。中医辨证论治主张在急性期应治其标,应以祛邪为主[2]。闭证应祛邪开窍以醒脑,脱证应行扶正固脱,对内闭外脱者当醒脑开窍兼顾扶正固脱。给予全面的康复护理,推拿主要适于中风急性期或恢复期,特别是重症半身不遂患者。采用针灸治疗闭证:主穴为人中、十二井及中冲。针法采用毫针泻法或者点刺出血[3]。取穴足三里行穴位注射,取2 ml当归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并取人中、解溪、风池、三阴交、曲池、穴合谷,针刺采用虚实补泻法,留针10~15 min,1次/d。做好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嘱患者多进行主动运动。运动时要循序渐进,由简单的翻身到坐位,再由坐位到站立,由双足过渡到单足站立。对患者的语言锻炼康复训练也需从简单到复杂,多鼓励患者说话,为患者提供讲话机会。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对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5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与ADL评分对比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与ADL评分对比结果()

ADL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8 6.91±3.13 2.74±2.93 33.89±8.41 23.75±8.34对照组 48 6.37±3.17 3.59±2.64 34.23±7.46 32.19±7.26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老年人数的日益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容忽视,随之而来的是脑梗死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4]。中医康复护理是护理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功能,加快康复进程,增强患者的日常的生活能力。NIHSS量表的可信度高,且内容比较全面,该量表属于综合性脑卒中量表[5]。ADL能够对人们的独立生活的基本能力进行评价,该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该量表以患者的日常实际表现作为其评价的基本依据。上述两种量表是康复医学中最具特色且最为常用的量表,能够在治疗前、中、后对患者进行评价。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下降。综上所述,中医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效果理想,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脑梗死的病情恢复效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鲍远程 .现代中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9.

[2]孙小苗.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中外健康文摘,2010,7(29):124-125.

[3]薛芳.伸筋草汤泡浸法治疗脑卒中后手足拘挛.中医杂志,2009,12(2):15-17.

[4]樊科.中医药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00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2005,(3):135-136.

[5]郑榕芳,萧惠.中医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护理研究,2006,20(18):146-147.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量表脑梗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