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以《认识周长》《认识几分之一》两课为例
2012-11-21杨伟萍
杨伟萍
(上虞市鹤琴小学,浙江 上虞 312300)
数学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一个数学模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要“降低一些概念过分‘形式化’要求”,要“改进数学概念教学,强调通过实际情景使学生体念、感受和理解”……可见,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决不是让学生学会概念为终极目标,而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生成和建构数学概念,更要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笔者结合三年级的《认识周长》和《认识几分之一》这两堂课,谈谈自己对概念教学有效策略探究的想法。
一、在生活经验中体验概念的生成——玩中见概念
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孩子们在观察、操作、交流、猜测等活动中,感受乐趣,获得体验。
基于复杂的生活经验有时会干扰了学生的认知,在《认识周长》一课的设计中,笔者直奔主题:
师:老师在操场上捡到一片落叶,想把它描在黑板上,该怎么做?
生1:把树叶按在黑板上描。
生2:要沿着树叶的边线描。(边线)
师: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老师就按你们所说的方法描。我描了大半,故意问:这样行了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行!要全部描完。“那什么是全部描完呢?”
生:从哪里开始,就到哪里结束,这样就刚好是一圈。(一圈,我们又叫一周)老师把树叶从黑板上拿下来。
师:刚才老师描的,就是树叶一周边线的长度。接着,老师出示了钟面、五角星,让孩子指一指这些物体一周边线的长度,再让孩子们指一指、描一描、说一说数学书、课桌、三角板一周边线的长度。这些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周长的定义在这里就整个凸现出来了。
在《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节课中,我运用的是传统的引入方法:分蛋糕。
四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人,每人2个。两杯果汁平均分给两人,每人1杯。像这样每人分得同样多,数学中叫做“平均分”。现在只有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得多少?(一半)一半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经验入手联系到学生印象就比较深刻。引入的方法虽则平常,但生活与分数这间的联系却处处显现,如:写完二分之一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1呢?连起来说说二分之一的意思。你还能表示出这个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吗?有横的分、竖的分、斜的分等方法,虽然我们折出来的图形形状都不一样,只要我们掌握哪个“法宝”,就可以用来表示呢?
以上两节课导入的设计,都是通过让孩子玩描树叶、分蛋糕这些事情入手,把抽象的概念简单化,让孩子们体悟到:数学是好玩的,有趣的,是有实际意义的,也可以变简单的!
二、在条件限制中规范概念的表述——辨中明概念
在概念形成之初,学生往往用自己的、朦胧的、大概的自然语言来表述。如《认识周长》一课中的“一圈”“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认识几分之一》中的“一半”等。在概念形成之后,由于表述的不方便或者是不熟悉,孩子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用自己的语言来替代概念。因此,要通过反复地说、辨,让学生逐步过渡到规范、正确的数学语言,从数学表达中促进知识的形成和领悟。
在《认识周长》一课中,老师除了反复地让学生说一说五角星、钟面、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又安排了一道判断题。
判断:加粗部分是不是下列平面图形的周长?
经过了第一环节的指导后,学生很容易判断出①③两个图形不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但本题的关健是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在说、辨中规范对周长定义的表述。
在《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中,老师也同样安排了一道判断题:
在进行简单的判断后,我们指导学生归纳了共性:②③两个图形可以用表示,是因为他们都是平均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这节课中我们分的蛋糕、长方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虽然分的事物不一样,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经过各种形式的“说”,完善了概念的表述,加深了概念的印象,促进学生的内化。
三、在动手操作中建构概念的模型——做中长经验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生成了一系列的数学概念。同时,这些数学概念又要返回到数学实践中去接受检验,让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优化,不断地“同化”“顺应”,使思维得到进步和发展。
在《认识周长》这一节课中,老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测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孩子们的第一反映“量”。量,不错,问题是用什么量?有的孩子说用尺量,老师也没有反对,让他拿着尺上来试一试,一比划就马上发现了用直尺不行,孩子们反应倒也快,马上改口“要用软尺”。老师从学具袋中拿出软尺,让孩子们量。行,不过量的时候由于软尺有一定的宽度,不方便,于是有孩子感叹道:要是细一点就好了!细一点的有,不过是绳子,绳子没有刻度怎么办?围一围以后再测量绳子的长度就行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地优化测量工具,化曲为直,得到了测量树叶长度的方法)
接着老师又出示了另外两片树叶,其中一片周围被虫咬了,另一片不仅是周围,中间也被虫咬了。它们的周长又该量哪些边线呢?第二片树叶的周长比第一片大,因为周围咬掉了,中间多出了许多,而第三片树叶和第二片树叶是一样的,中间的不是边线,咬多少都与周长无关。在这样的操作中,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了周长的定义的理解。
在《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中,比较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大小。老师通过让孩子们折纸来比较。请孩子对折一次,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用斜线表示出二分之一,并在图上写一写。如果对折两次呢?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四份,同样用斜线表示出来后写上分数。在这里老师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让学生对折三次,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因为对折两次会让孩子产生某些误解,以为多折一次就是多两份,对折三次的话会出现6份的答案)果然,一些孩子就喊出来了。打开纸看一看,马上改口是。“猜一猜,二分之一与四分之一哪个分数比较大?不要急于表达你的想法,说之前想一想谁大?为什么?怎么向别人说明?”老师这样一讲,马上就有孩子沉稳下来了,手中看看折纸,举起的手渐渐多起来了。这时候,老师说,“认为四分之一大的举手”。有,但不多。“认为二分之一大的举手”,一大片。“为什么你们会认为二分之一大的,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一位同学马上举起刚才折的纸:“大家看,二分之一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样大(孩子把打斜线部分的二分之一举了起来),而四分之一是把纸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只有刚才的一半大(他把四分之一的那部分举了起来)放在一起,一看就明白是二分之一大。”“你们听明白了吗?”,同桌把道理讲给对方听一听。此后,老师再让学生比较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学生非常快就得出了答案。如果老师把这张纸再对折一次,每份是?(这时,没有学生说十分之一了,而是很快反映出是十六分之一)再对折,再对折,条件允许的话一直折下去,可能会越来越小,像芝麻粒那样大了?(孩子们都笑了)那也就是说,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这个分数就越——“小”,水到渠成,孩子们非常快地得出了结论。
在这两个教学环节中,笔者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学生亲手操作,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概括,让枯燥、泛味的数学概念得以轻松、愉快地掌握,很好地解决了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和学生自身思维之间的矛盾。
四、在灵活运用中触摸概念的内核——练中用概念
在巩固概念时可加强变式训练,借助富有探究性、挑战性的题目,“貌似神非”或“貌非神是”的新问题,让学生在尝试中亲自体验数学概念,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对概念的理解,逐渐认识概念本质。
在《认识周长》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
(1)用数小方格的方格的方法,分别说说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各是多少?
(2)你是怎样计算它们的周长的,交流方法。
(3)如果把正方形和长方形合并在一起,这个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几条边?是多少?怎样算最简便?
在第(3)小题的解答中:
生1:我是一格一格的数的,总共长22。
生2:我是先数横的格子,上面有8格,下面也有8格,这说明上下是一样的。同样,竖的数左边是3格,右边也是3格。一共长22。
生3:我明白了,如果上下一样,左右一样的话,其实就是一个大长方形的周长。(8+3)×2=22
生4:我是把正方形周长12加上长方形周长14,再减去重合的2+2=4,得到22的。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在对周长定义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解答的,这是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在《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的巩固练习中,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生2:我也是直觉,肯定是甲来得长。
当生3回答完成,教室里响起了哗哗的掌声,孩子们又一次领悟到了分数的意义在解题中的重要性。
以上练习的设计,重视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孩子们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在老师巧妙地点拔中,恍然大悟,源头就在于分数意义的理解。
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对概念的理解透彻了,就能认识到数学的价值,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概念教学中,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轻松,体验到概念的生成,领悟到概念的作用,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