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分析
2012-11-21徐家福
徐家福
脑卒中是癫痫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脑卒中后癫痫病也逐年增多。继发癫痫可发生在脑卒中的急性期或卒中后数月至数年。为指导临床治疗与相关研究,现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防策略,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7年~2010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512例,其中脑梗死402例,脑出血8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其中发生脑卒中后癫痫31例,其中男28例,女3例;本组患者均符合国际癫痫联盟1981年痫性发作分类方案诊断标准,并除外其他致痫原因。本组患者年龄27~84岁,其中以50~60岁患者为多见。
1.2 诊断标准 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按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全部经头颅CT证实。脑卒中后癫痫的诊断标准是首次卒中后即刻、住院期间到出院随访期≥2次癫痫发作,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既往无癫痫发病史。癫痫分类根据1985年中华医学会第一届癫痫学术会议癫痫发作分类法。根据卒中后癫痫发生的时间,人为的将其分为2类,即卒中后2周内发生者为早发性癫痫发作,2周后发作者为迟发性癫痫发作。
1.3 治疗及预后 积极治疗原发病,根据继发癫痫不同的发作类型给与相应的抗癫痫药,早发性癫痫发作3次以下的,仅给与地西泮或苯巴比妥对症治疗,随诊一年后有3例复发,维持长期应用抗癫痫至今,并未再出现癫痫发作;发作频繁者、迟发性癫痫及部分性发作者,均予以常规抗癫痫治疗,有1例服药3~6个月后自行停药,症状复发,有1例服药9个月以上自停药,随诊期间未复发;其余患者均用抗癫痫药物维持治疗。
2 结果
2.1 继发癫痫的时间及卒中类型根据发作时间不同,脑卒中后癫痫分为早发型(脑卒中发病后2周内)、迟发型(脑卒中发病后2周以上),继发癫痫的时间及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所占 比例见表1。
表1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时间及卒中类型
2.2 癫痫发作类型 本组31例患者,其中全身发作18例,部分发作12例,多种发作类型1例。26例2周内(早发型)癫痫发作中全身发作19例,部分发作6例,多种发作类型1例;5例2周后(迟发型)癫痫发作中,部分发作3例,全身发作1例,多种发作类型1例。
3 讨论
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的机制较复杂,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机理为以下几点:细胞膜通透性改变,Ca2+、Na+在细胞内聚积,梗死灶周围细胞膜电位去极化及其他Ca2+介导的效应,如抑制神经元GABA受体敏感性降低,神经兴奋-抑制平衡遭到破坏,引起痫性发作;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神经元缺血、缺血后谷氨酸的重摄取减少,破坏减少;卒中后过度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可使抽搐阈值降低,引起痫性放电;出血性脑卒中机理为以下几点:脑出血后血肿对脑组织的直接破坏、血液成分的直接刺激、继发性血管痉挛、脑水肿等引起的痫性发作与缺血性卒中相似;脑出血后含铁血黄素在出血部位及其周围脑组织沉积也可引起痫性发作[1]。脑卒中后迟发痫性发作,是由于血红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神经元变性、胶质增生、卒中囊等的刺激引发[2]。
癫痫可发生于脑卒中任何时期,以发病2周内出现的癫痫发作称脑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2周后出现的癫痫发作称为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发作[3]。早发型癫痫发生机制为:脑出血急性期,可能是血肿刺激局部神经元,血肿的占位造成脑水肿、高颅压等影响神经元的正常生理活动;脑梗死时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元膜稳定性改变,出现超去极化;脑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神经元缺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血液直接刺激大脑皮层和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血管痉挛,或畸形血管造成局部盗血,使邻近脑组织缺血缺氧有关;中风后应激反应,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以及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破坏等引起痫性放电;脑卒中后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破坏等均可引起痫性放电。迟发癫痫发作机制为:中风后逐渐发生的神经细胞变性及病灶周围胶质细胞增;中风囊的机械刺激。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表现复杂,如不及时控制,会加重病情,应及时治疗,抗癫痫药物对卒中后癫痫治疗大多有效,疗效满意。临床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气道通畅、持续吸氧、维持体温正常、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减轻脑水肿;有痫性发作危险的脑卒中患者不应使用预防性抗痫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急性期可用抗痉治疗,出现一次痫性发作控制后,可不继续服用抗痫药;若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可按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置;脑卒中发生2~3个月再次出现痫性发作为迟发性癫痫,可按癫痫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长期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物应用注意根据发作类型用药,多主张单一药物治疗,从小剂量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稳态有效血浓度,忌突然停用。
[1]卢莘生.脑卒中后癫痫50例临床研究.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12):1252.
[2]胡汉.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43例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1):1186.
[3]赵世峰.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及预防对策.实用预防医学,2011,5(18):9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