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分析

2012-11-20王丽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6期
关键词:肌层盆腔内膜

王丽萍

在女性生殖道的三大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大概是恶性肿瘤的20% ~30%。经过这些年的观察,越来越多的妇女健康受到子宫内膜癌的威胁。子宫内膜癌复发几率如此之高,所以我们要通过一些资料来观察分析其高危因素,我们在本院此症患者中选取21例讲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在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10例,其中3年后复发再次入院的患者为21例,年龄为37~62岁;所有患者都是己婚妇女,已生育患者和未生育患者的比例为352∶158,绝经患者和未绝经的患者比例为402:108。

1.2 手术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腹式手术为425例,阴式手术为65例,腹腔镜手术为20例,因为患者手术的时间不同,所以分别对患者采取广泛子宫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次广泛子宫和盆腔淋巴切除术、筋膜外全子和活检盆腔淋巴结。

1.3 术后的病理 在手术完成后,病理腺癌458例,其中,特殊类型癌52例,术后分期:Ⅰa182例,Ⅰb期145例,Ⅱa期105例,Шa期45例,Ⅳa期23例。

1.4 复发部位和时间 如果在手术后的半年之内,在盆腔、阴道残端、腹股沟这些地方出现肿瘤也就是肿瘤局部复发而且肿瘤也转向其他地方,大概是盆腔外、肝、肺、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这些地方。在所有的患者中,复发的共有21例。在治疗后距出现患者复发情况的时间为3~22个月,具体的复发情况是7例阴道顶端复发,8例盆腔复发,4例盆腔复发并且转移到其他地方,2例伴有肝转移,1例伴有肺转移,1例转移到阴道前庭,1例向腹股沟淋巴结的同时伴脑转移,1例向脐旁转移进而继续转移到左锁骨上淋巴结。

1.5 观察内容 我们根据有没有复发,把所有的患者分为2个组,即复发组、未复发组,统计2个组患者的年龄、分析每个患者的病理情况。在这个基础之上,对所有患者的病理进行分级,其中,高度分化为GI,中度分化为G2,低度分化为G3;侵肌的深度,淋巴结的转移,腹腔细胞学以分析导致此症复发的高危因素。

2 结果

从上面的资料看来,所有的患者中只有21例出现向其他地方转移的情况,总体复发率是3.1%。根据以上内容对患者进行分组,并对患者的年龄、病理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3 讨论

美国妇科肿瘤协作组通过选取1180例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进行手术病理分期与复发相关性的研究后发现,影响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的年龄大小、具体的病变范围、肿瘤在组织学方面的分级、肌层浸润深度的大小、宫颈管是否受累、细胞学是否为阳性、后期的转移、淋巴结是否为阳性等等。在此之外,有些研究认为影响此症复发的高危因素是一些像浆液性乳头状癌、透明细胞癌的非子宫内膜样癌的其他病理类型[2]。因为这些都属于特殊的病理类型,发生宫外转移的可能性很大。特别是向盆腔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附件转移等是影响此症复发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3]。在此之外,这些研究认为其他的一些影响复发的高危因素分别是腺鳞癌和非内膜样癌、在组织学上的分化比较低、在深肌层的浸润、转移到淋巴结、在病理分期中的期别比较较晚,而在这些因素中,独立的影响复发的高危因素则是深肌层的浸润和腺鳞癌、非内膜样癌[4~5]。

在这次试验中21例患者复发,主要是局部复发,同时逐渐向其他地方转移。经过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的因素不包括患者的年龄大小、病理分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而直接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的是在病理组织中的分级,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从上面看来,病理组织的分级越高,患者的复发率也就越高。所以,在手术后的3年内,子宫内膜癌患者应该进行随诊,那些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就可以及时发现,进而及时治疗,这样就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1]王世阆.子宫内膜癌的化疗.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5):271-272.

[2]陈秀芹.临床专科护理速查手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

[3]隋成宗.实用医学诊断影像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

[4]王晓慧.临床医护用药手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

[5]高企贤.妇科手术技术图解.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

猜你喜欢

肌层盆腔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腹部超声诊断在盆腔肿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