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宁鼠疫自然疫源地染疫动物及蚤的调查与监测结果分析*

2012-11-20薛向阳王志平肖玉春唐维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亚种阿拉善鼠疫

薛向阳,王志平,肖玉春,唐维明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北京 102206;薛向阳与肖玉春为同等贡献

阿拉善黄鼠自然疫源地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在宁夏西南部和甘肃东北部交界地区,东经105°10′-106°07′,北纬36°51′-36°54′,面积约28.63万公顷。1962年发生人间鼠疫,首次从人尸体和沙狐体内分离出鼠疫菌。1963年从阿拉善黄鼠及其寄生蚤方型黄鼠蚤蒙古亚种体内分离出鼠疫菌,从而证实了该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为了监测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染疫动物及其寄生蚤种类构成,探讨其宿主地位和保菌作用,本研究统计分析近50年间阿拉善黄鼠自然疫源地有关鼠疫防治的调查与监测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查阅检索1962-2010年间该阿拉善黄鼠疫源地鼠疫防治监测资料,统计相关数据并做分析。

2 结 果

2.1 疫源地染疫动物种类 该疫源地动物种类较多,共有5目10科20属30种,其中啮齿目动物4科18种;兔形目2科2种[1];与鼠疫有关的食肉目动物3科8种;食虫目1科1种;翼手目1科1种[2]。在1963-1967年,1975-1978年及1991年间的3次动物间鼠疫流行中,已证实有7种动物可自然感染鼠疫,共分离出鼠疫菌159株(表1),菌型分属黄土高原A、B两型[3]。其中哺乳动物检菌135株,占80.00%;媒介昆虫检菌24株,占20.00%。在1962-2010年间细菌学判定染疫动物4种,即阿拉善黄鼠,五跳跳鼠,达马尔鼠兔,沙狐。血清学判定染疫动物3种,即花鼠,草兔,甘肃鼢鼠。在染疫的135只动物中,阿拉善黄鼠131只,占97.04%;五趾跳鼠2只,占1.48%;达乌尔鼠兔1只,占0.74%;沙狐1只,占0.74%。阿拉善黄鼠是该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占绝大多数为优势种群,在3次动物间鼠疫流行种,疫鼠菌的检出率和检出数均以阿拉善黄鼠占绝对多数。

表1 阿拉善善黄鼠疫源地染疫动物和染疫蚤

2.2 染疫动物寄生蚤种类 疫源地染疫动物寄生蚤共检出8科26属60种(亚种)[2]。已证实染疫的有4种。蚤体分离出鼠疫菌24株。其中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Ctm)检菌14株,占58.33%;阿巴盖新蚤(Nab)检菌6株,占25.00%;升额蚤边膨(亚种)(Feb)检菌3株,占12.50%;角尖眼蚤指名亚种(Opp)检菌1株占4.16%。在收集的2856匹鼠蚤中,方形黄鼠蚤2 404匹、占84.17%,占黄鼠体蚤的85.27%~86.65%,是疫源地优势种为主要媒介;阿巴盖新蚤129匹、占4.52%,占黄鼠体蚤的5.85%-7.22%为常见种,主要媒介;二齿新蚤106匹、占3.71%,升额蚤边膨亚种208匹,占7.28%,二者为次要媒介;角尖眼蚤指名亚种12匹,占0.42%,为稀有种。

3 讨 论

甘宁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共发生3次动物间鼠疫流行,1次血凝阳性[4],判定染疫动物7种,在染疫动物中它们的宿主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存有很大差异。阿拉善黄鼠是该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动物,3次动物鼠疫流行总是以其为主。其它动物参与流行,对鼠疫菌的保存和延续起协同作用。

该疫源地从1962-2010年间共检出鼠疫菌染疫动物135只,其中阿拉善黄鼠131只,占97.04%,为绝对优势种群。其体寄生有多种能够自然染疫和传播鼠疫能力的蚤种,主要为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占寄生蚤种群的74.94%[3]。在3次动物间鼠疫流行均是先从阿拉善黄鼠鼠体检出阳性材料,并且在流行过程中总能检到染疫自毙的阿拉善黄鼠。可见其对自然界中鼠疫菌的感受性和敏感性都很高。并且可带菌冬眠越冬,在来年的春季出蛰后,串洞交配就能造成动物间鼠疫的传播与扩散,在鼠疫流行及鼠疫菌的保存和延续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趾跳鼠和达乌尔鼠兔等一些小形啮齿动物在疫源地内分布广泛,而且常与阿拉善黄鼠共栖同一生境。它们之间的相互串洞,由于寄生蚤的多寄生性形成寄生蚤的互挽,为鼠疫在不同种间与种群内的流行起到了连续传递作用,几十年间虽然仅发现染鼠疫的五跳跳鼠2只,大乌尔鼠兔1只,数量少而检菌率低,甚至在多种啮齿动物体未检出鼠疫菌,但其在鼠疫流行中鼠疫菌的自然传代,毒力强化,性状恢复与保存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它们虽为常见种次要宿主,但在鼠疫流行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沙狐是该疫源地在1962年发生人间鼠疫时首次检出鼠疫菌的动物,在疫源地内分布数量很少,为稀有种群。但其食物来源方面以疫源地内的鼠类为主,常在吞食疫鼠过程中,因直接接触或疫蚤的叮咬而被染疫,为偶然宿主。在鼠疫传播上有一定的流行病学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鼠疫的发生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一些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的实施,疫源地地貌生态境观发生变化,使得动物种群构成不断发生变化,将对鼠疫的流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1]秦长育,李克昌.宁夏啮齿动物与防制 [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12:90-249.

[2]万国生,杨素萍,张温一,等.甘宁两省五县鼠疫联防协作效果研究[R].甘宁鼠疫联防优秀论文选编,2011:77-92.

[3]方喜业.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162-184.

[4]刘平,段万红,夏长青.宁夏海原县水沟洼村动物鼠疫流行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0,25(1):70-71.

猜你喜欢

亚种阿拉善鼠疫
亚沉茶渍亚洲亚种Lecanora subimmersa subsp. asiatica Zahlbr.的订正研究
珍稀蝴蝶的亚种分类问题及保护意义:以喙凤蝶属为例
盘羊新亚种
——和田盘羊
《鼠疫》:即使生活是一场灾难,也要用爱去抗争
鼠疫并非无药可治
哺乳动物亚种在物种进化中至关重要
第十七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2020内蒙古合唱大赛暨阿拉善展演活动综述
重新认识鼠疫
阿拉善博物馆改陈的艺术创新与思考
阿拉善博物馆馆藏内画鼻烟壶考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