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分布法分析石家庄市2004-2010年布鲁杆菌病的高发季节
2012-11-20张世勇高秋菊
张世勇,高秋菊
布鲁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常见症状有长期发热、多汗(夜间或凌晨热退时)、关节游走性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男性睾丸炎等。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家畜,人类由于接触病畜的分泌物、污染物、食用未煮熟的病畜肉或生奶制品等传播,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人群普遍易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2]。畜牧业作为石家庄市县域经济的第一主导产业,近年来畜牧业迅猛发展,牲畜交易活跃,家畜流动频繁。本研究对石家庄市2004-2010年7年间布病疫情资料进行了圆形分布和趋势相关分析,旨在寻找布病的高发时间,并探索其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防治对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2004-2010年“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石家庄市布病疫情资料。
1.2 资料整理 每年分别按月统计布病发病人数,分析布病发病的季节性;整理2004-2010年布病年发病数,分析其长期变化趋势。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布病季节分布特征分析用圆形分布法[3],为简化计算,一年按360d计,一个月按30d计,将日期资料转换成角度计算,1d为1°。以每月月中值作为组中值并折算成角度,依次求得正弦值、余弦值、平均角)、角离差(s)和集中趋势(γ),对平均角进行假设检验,将平均角转换成发病高峰日,用α±s求得发病高峰期,每年发病高峰日是否相同用Watson-William法检验,计算F值。布病发病的长期趋势用相关分析法,计算γ并进行统计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004-2010年石家庄市布病逐年发病趋势分析 2004-2010年布病平均发病率为1.05/10万。7年间发病率分别为1.05/10万、0.62/10万、1.11/10万、1.14/10万、0.92/10万、1.26/10万和1.23/10万,除2005年发病较低外,其他年份布病波动不明显(γ=0.572,P=0.180)。
2.2 2004-2010年石家庄市布病逐月发病特征
2004-2010年石家庄市共发生布病699例,布病发生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其季节分布特征是,布病全年均可发病,2月份发病人数逐渐增多,3月至7月份达高峰,8月份以后开始下降,9月至次年2月发病较少,见表1,图1。
表1 2004-2010年石家庄市布病发病的月分布Tab.1 The month distribution of brucellosis in Shijiazhuang City from 2004to 2010
图1 2004-2010年石家庄市布病发病的季节分布Fig.1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brucellosis in Shijiazhuang City from 2004to 2010
2.3 2004-2010年石家庄市布病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分析 进行圆形分布分析发现,布病发病均存在明显的高峰日和高峰期(P<0.01),总高峰日为6月3日,高峰期为3月10-8月26日。用Watson-Willianms检验方法对各年的平均角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各年发病高峰日不相同或不全相同(F=3.912,P<0.05),见表2。
3 讨 论
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家畜,人类由于接触病畜的分泌物、污染物、食用未煮熟的病畜肉或生奶制品等传播,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春夏高发的特征。本研究分析发现石家庄市2004-2010年布病发病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2月份开始发病人数逐渐增多,3月至7月达高峰,8月份以后开始下降,9月至次年2月发病较低,与文献报道的高发季节一致[4-5]。本研究发现2004-2010年布病发生的总高峰日为6月3日,高峰期为3月10日-8月26日。2004-2010年7年间每年高峰日不尽相同,其中2004年、2005年、2009年发病高峰日在6月上旬,2006年、2007年高峰发病日在6月中下旬,2008年、2010年高峰发病日在5月上中旬。发病高峰期主要在3月上旬-8月下旬,形成发病高峰的原因可能与此季节牧羊产羔接生等机会多有关,为此应围绕该季节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卫生宣传教育和卫生防疫工作,教育农民在接触牧羊时做好消毒和个人防护工作,同时也不能放松畜肉加工、饮食、制奶行业的食品卫生工作,还要加强畜间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的实施。
表2 2004-2010年石家庄市布病的发病高峰日和发病高峰期(月.日)Tab.2 The peak day and crest time of brucellosis in Shijiazhuang City from 2004to 2010(Day/Month)
[1]江森林.中国人间布鲁杆菌病预防与控制[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9,28(5):473-475.
[2]许华茹,常彩云,隋庆梅.2002-2008年山东省济南市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0,29(5):556-558.
[3]何清波,苏炳华,钱亢.医学统计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31-242.
[4]李保荣,蔡天霞,何丽,等.布鲁氏菌病反弹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6,22(1):20-21.
[5]赵雪松,李占明,刘永跃.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布氏菌病发病的季节性[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1,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