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乌鲁木齐市一起动物间鼠疫疫情处置分析

2021-12-07赛力汗·色日克塔依李庆云李鸿杰陈文亮马杰崔莹莹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
关键词:鼠疫监测

赛力汗·色日克塔依 李庆云 李鸿杰 陈文亮 马杰 崔莹莹

摘要:目的 通过对米东区北沙窝荒漠动物鼠疫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动物鼠疫疫情,严防动物鼠疫波及人间。方法 对大沙鼠及体蚤(簇鬃客蚤)做纯培养和噬菌体实验,并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在鱼儿沟林业保护区西缘向东约1.5公里、距第六师工业园区北缘约2.5公里处捕获的9只大沙鼠体蚤中检出一株鼠疫菌,且血清阳性率达33.33%(3/9),另外,距离该点向西不足1公里处捕获得5只大沙鼠,血清抗体检测均为阳性,但未检出鼠疫菌。结论 米东区北沙窝荒漠动物间鼠疫活动频繁,有向人间散播风险,鼠疫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关键词:鼠疫;监测;分析处置;灭鼠灭蚤;疫源地

[Abstract]  Objective By monitoring animal plague in Beishawo Desert of Midong District,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animal plague was found and dealt with in time, and the spread of animal plague to human beings was strictly prevented. Methods  Pure culture and bacteriophage test were carried out on gerbils and body fleas, and serologica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A strain of Yersinia pestis was detected from 9 large gerbil fleas captured about 1.5 km east of the western edge of Yuergou Forestry Reserve and about 2.5 km north of the Sixth Division Industrial Park,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serum was 33.33%(3/9). In addition, 5 large gerbils were captured less than 1 km west of this point, all of which were positive for serum antibody, but no Yersinia pestis was detected. Conclusion The plague activities among desert animals in Beishawo, Midong District are frequent, and there is a risk of spreading to human beings. The task of plag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very arduous.

[Key words] plague;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disposal; Rodents and fleas; infectious focus of plague

【中圖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2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类型最为复杂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我国有12种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于19个省区。米东区北沙窝荒漠大沙鼠鼠疫疫源地,位于准格尔盆地南缘戈壁荒漠,疫源地面积3000余平方公里,疫源地以沙漠梭梭植被带为主,主要宿主动物为大沙鼠。2009年从自毙的毛脚跳鼠体内分离出鼠疫杆菌,被正式确认大沙鼠鼠疫疫源地,后于2015年、2018年、2019年均检出鼠疫菌。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米东区疾控中心鼠防工作人员每年的5-7月、10-11月对米东区北沙窝鼠疫疫源地监测区对大沙鼠开展固定监测工作。

1.2  实验室检测方法

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参考《鼠疫防控应急手册》.卫生部应急办公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

2  结果

2.1  秋季逐日捕鼠血清学检测结果

米东区荒漠鼠疫秋季监测工作,于10月22日正式开展,截至11月5日共设置8个点位开展逐日捕鼠,捕获及检测情况详见表1,

2.2 鼠疫病原学检测结果

对检测培养的鱼儿沟林业管护区活体大沙鼠及体蚤进行观察时,发现大沙鼠样本Zr096- Zr097的体蚤104组(簇鬃客蚤)培养基中有疑似鼠疫菌,立即做纯培养和噬菌体实验,2020年11月5日晚23时观察噬菌体实验,未出现噬菌带,11月6日进实验室观察结果,发现该噬菌体实验培养物出现约0.5cm噬菌带,为进一步明确检测结果,再次进实验室进行复核,噬菌带宽已达1cm以上,初步判定鼠疫菌检测阳性, 11月7日向米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上报初检结果,同时申请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判。自治区疾控中心鼠防科立即派出实验室专家进行复判结果判定为阳性。

3  分析与处置

3.1 鼠间鼠疫血清分析

3.1.1  秋季鱼儿沟林业管护区共设置6个点位开展逐日捕鼠,其中1个点位大沙鼠体蚤中检出一株疑似鼠疫菌;5个点位(阜康交界点位除外)大沙鼠血清抗体检出阳性,阳性率达32.26%(10/31).疑似鼠疫菌检出点位于鱼儿沟林业保护区西缘向东约1.5公里、距第六师工业园区北缘约2.5公里处,共捕获大沙鼠9只,血清阳性率达33.33%(3/9),另外,西缘检测点位共捕大沙鼠5只,血清抗体检测均为阳性,抗体滴度达到1:128-1:1024;3个点位(东、西两头及中间)大沙鼠脏器悬液抗原检出阳性,此3个点位血清抗体均检出阳性。综合秋季监测和检测结果,初步判断整个鱼儿沟林业管护区南缘处于动物间疫情暴发流行期。

3.1.2  凤凰台林业管护区共设置2个点位开展逐日捕鼠,均为既往疫点附近,相距约3公里,其中一个点位捕获大沙鼠2只,1只血清抗体阳性(1:1024),抗原检测均为阴性;另一点位共捕获大沙鼠19只,子午沙鼠2只,虎鼬1只,血清抗体检测均为阴性,但虎鼬抗原检测阳性(1:32),综合监测和检测结果,初步判断凤凰台林业管护区存在局部爆发疫情的风险。

3.2  灭蚤效果评价

3.2.1  对检菌点东南方向300-500米处荒漠主道路两侧洞群及检菌点西200米区域分别捕获大沙鼠3只、子午沙鼠8只,发现灭蚤效果明显,均达到预期灭蚤效果(<1匹/只),详见表2。

3.2.2   因工作人员有限和天气原因,鱼儿沟林业管护区东、西缘灭蚤效果评价,仅在西缘抗原抗体阳检点周边500米范围布夹一次,未捕获鼠,探鼠洞20余个,未见游离蚤,结合检菌点周边灭蚤效果,可初步判定两个区域灭蚤效果达到预期。

3.3 疫点灭蚤情况

3.3.1   对鱼儿沟林业保护区西4公里疫点(E:87°43′34.90″,N: 44°21′55.66″)半径约1.5公里,面积约7平方公里范围鼠洞的热烟雾灭蚤处理工作,并重点对新疫点南300米荒漠边缘东西走向主道路两侧长约3000米、宽100米范围的鼠洞进行了热烟雾灭蚤处理。

3.3.2   米东鼠疫监测站联合鱼儿沟林业管护站,开展对鱼儿沟林业管护区东缘及西缘(垃圾场东700米处)大沙鼠血清抗体及抗原阳性点位,半径500米区域鼠洞的保护性灭蚤工作。

4  讨论

综合监测和检测结果,判定鱼儿沟林业管护区局部区域发生动物间疫情爆发,有扩散趋势,存在人被蚤叮咬后感染的风险。在鼠疫疫源地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的主体成员直接或间接接触鼠疫染疫动物、染疫媒介和病人的机会较多,针对鱼儿沟林业管护区动物鼠疫疫情状况,建议林业部门加大对鱼儿沟林业管护区的管控,限制人群进入,并现场进行鼠疫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鼠疫防治和疫情报告知识的宣传普及是防止人间鼠疫发生的关键,是鼠疫三级监测网开展工作的主要措施,以减少人间发生疫情的风险。

大沙鼠分布广且数量较稳定,为该疫源地优势动物种群,其复杂的洞穴结构和稳定的小气候环境是鼠疫菌和媒介动物越冬的良好场所,冬眠期可能成为鼠疫菌保存、循环的有利条件[5,6],其主要产生的蚤有臀突客蚤和簇鬃客蚤等,是向人间鼠疫传播的主要媒介。灭鼠、灭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紧迫任务,持续开展灭鼠灭蚤是消灭鼠疫疫源地、切断传播途径,控制鼠间鼠疫流行的有效措施。

预防和控制人间鼠疫疫情的发生、发展是政府、鼠疫防控部门和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鼠疫监测是工作,其资金的投入与保证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面对动物间鼠疫的频繁活动,要进一步加强多部门紧密合作,加大资金投入,联防联控,加强疫点周边区域鼠疫疫情监测,做好“哨点监测”,及时发现动物间疫情,并采取措施。建议2021年开春(3月底4月初)对鱼儿沟林业管护区西、北缘及南缘边农田交接区进行大沙鼠及小型鼠(夜行鼠)扩大监测,及时发现动物间疫情和掌握疫情波及范围,及时开展应对处置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人間感染的风险。

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无疑为鼠疫监测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在此次动物间鼠疫疫情处理过程中,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管理和利用还有待提高,空间技术在流行病学得到广泛应用,对鼠疫防控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鼠疫防控信息平台、数据库,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方案和空间技术手段,准确预测、预警动物间鼠疫的流行趋势,严防人间鼠疫疫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赛力汗,郝敬贡,艾尼瓦尔.乌鲁木齐首次从毛脚跳鼠体内分离出一株鼠疫菌[J].医学动物防制.2010,26,(11):1034

[3]LiM,songY,LiB,et.al.Asymptomatic.Yersinia.Pestis.infection,china[J].Emerg Infect Dis,2005,11(9):1494-1496.

[4] 贵有军,雒涛,王启果,等.新疆鼠疫防治70年回顾与展望[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20,35(4):85-88

[5] 方喜业.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1990:52.

[6] 张安宁,王鸿英,秦万龙.甘肃张掖地区1982~2000 年动物鼠疫流行研究[J].地方病通报,200,17(3): 34-36.

[7] 曹汉礼,张渝疆,戴翔,新疆鼠疫防治手册[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

[8] 曹学义.地方病学导论[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72

[9] 雷海生,徐大琴,郭丽民,等.1958-2017年甘肃人间鼠疫流行回顾性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20,35(4):1-5

[10]袁子云.2001—2003年青海省玉树地区鼠疫监测报告[J].地方病通报,2009,24(3).

[11]房静,周方孝,张芳,等.关于鼠疫监测信息管理专业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思考[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21(1):61-62.

[12]林新勤,周树武,唐咸艳,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广西鼠疫预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广西医学,2012,34(2):157-160.

[13]唐新元,王梅,王虎,等.地理信息系统在青海省人间鼠疫空间分布中的应用[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4, 33(5):508- 510.

[14]闫东,张业武,苏雪梅,等.空间流行病学在我国鼠疫防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6,27 (2):202-205.

通信作者:艾勒瓦尔·库尔班

作者简介:赛力汗·色日克塔依 :1964.07、大专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鼠疫防治。

猜你喜欢

鼠疫监测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鼠疫并非无药可治
鼠疫“六问”
重新认识鼠疫
鼠疫,不应让老鼠“背黑锅”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鼠疫是一种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