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2012-11-19黄静芳徐红星

检验医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均质滴度免疫性

黄静芳, 徐红星

(1.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2.苏州市立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急骤或缓慢发病、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免疫学特征是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而致病。自身抗体的检测是SLE诊断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已经开展了自身抗体的检测。我们就SLE患者抗核抗体(ANA)的滴度、荧光模式及其与各种自身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其对SLE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自2008年至2010年苏州市立医院(本部)门诊或住院的SLE患者109例,其中女 95例,男14例,年龄14~82岁。所有SLE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的诊断标准。

2.实验方法 ANA用Hep-2/大鼠肝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测定4个滴度:1∶100、1∶320、1 ∶1 000、1 ∶3 200。抗双链 DNA(ds-DNA)抗体用短膜虫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谱(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抗CENPB抗体、抗AnuA抗体、抗His抗体、抗Rib.P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单链DNA(ss-DNA)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试剂均由德国欧蒙公司提供。具体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二、结果

1.SLE患者ANA滴度及荧光模式见表1。

2.SLE患者各种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见表2。

3.SLE患者自身抗体在各种荧光模式中的分布结果见表3。各抗体组间核型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 SLE患者ANA滴度及荧光模式分布情况

表2 SLE患者各种自身抗体检测情况

表3 SLE患者自身抗体在各种荧光模式的分布 [例(%)]

三、讨论

ANA属非特异指标,可在许多疾病中出现,但其滴度可作为SLE患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1]。本研究109例SLE患者中ANA的阳性率为98.2%,≥1∶1 000的ANA阳性率达70.6%。说明受检患者多数为初发病例或活动期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ANA滴度随之下降。所以,定期检查ANA滴度有助于病情的监控。ANA靶抗原检测由传统的细胞核扩展到现在的整个细胞,包括细胞核、细胞浆等[2]。本研究的检测结果显示了6种荧光模式,包括颗粒型、均质型、颗粒合并均质型、颗粒+核仁型、颗粒+着丝点型、颗粒+胞浆型,以常见的颗粒型和均质型为主。各抗体组间核型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故根据荧光模式可初步判断相应抗体的性质范围,但应注意一种抗体可出现不同的荧光模式,不同的抗体也可出现相同的荧光模式。

SLE免疫学的显著特点为出现各种自身抗体。本研究共检测出11种自身抗体,与文献[3]报道相符。其中抗 SSA抗体的阳性率最高,为57.8%;抗Sm抗体是SLE的血清标志性抗体,阳性率为32.1%,与文献[4]报道相一致。抗ds-DNA抗体和抗ss-DNA抗体也有比较高的阳性率。抗ds-DNA抗体阳性率文献报道不一,可能与检测方法灵敏度有关[5]。

SLE的起始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诊断较为复杂。通过检测ANA荧光模式、ANA的滴度及各种ANA的检测,有助于SLE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

[1]马东来,张少静,文夫瑞德·斯特克.自身抗体及其免疫荧光模式[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7.

[2]牟君成,陈 联,王文昕,等.ANA、抗 ENA抗体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病诊断的意义[J].重庆医学,2009,38(18):2334-2335.

[3]李苏亮,叶 芸.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诊断的意义[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5):539-541.

[4]问亚锋.抗核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949-950.

[5]吴瑾滨,周厚清,李卓成,等.3种自身抗体检测在SLE诊断中的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4):221-222.

猜你喜欢

均质滴度免疫性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Orlicz对偶混合均质积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和ALT滴度与恩替卡韦疗效的关系
非均质岩心调堵结合技术室内实验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