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霉素与AnnexinV的偶联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2012-11-17华子春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微泡磷酸钠偶联

谢 德,华子春

(南京大学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3)

阿霉素是一种蒽环类抗生素,可以治疗多种癌症,但副作用很大,希望通过与靶向分子偶联的方法,可以降低它的用药量和增加治疗效果。Annexin V是一种人体内源性蛋白,属于Ca2+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家族,能与凋亡细胞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PS)特异性结合,具有抗凝及抗炎作用,近年还发现它具有抗肿瘤作用[1]。在肿瘤生长过程中,肿瘤细胞会产生表面富含PS的微泡,微泡中含有可以促进肿瘤血管新生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物质。Annexin V通过阻止这些微泡与肿瘤血管上皮细胞的融合,从而抑制了肿瘤血管新生和肿瘤的生长[1]。这种微泡的产生机制不明,但从微泡的特性来看,我们推测肿瘤细胞的PS外翻应该是这种微泡形成的必经过程,并且在肿瘤组织中确有很多细胞的PS是外翻的,而正常组织细胞的表面很少有PS暴露出来。Annexin V蛋白在体内可以与PS外翻的肿瘤细胞结合[2]。以Annexin V作为靶向分子的偶联药物,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选择EDC/sulfo-NHS为偶联剂,将阿霉素的氨基偶联到Annexin V的羧基上[3],对二者偶联实验条件作了初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和仪器

盐酸阿霉素(CAS:25316-40-9)购自南京康满林公司;Annexin V蛋白为本实验室表达、纯化[4];2-(N-吗啉代)乙磺酸(MES)、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磺酸钠盐(sulfo-NHS)购自Sigma公司;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

岛津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Eppendorf Centrifuge 5810R离心机;TECAN SAFIRE自动酶标仪;Eppendorf BioPhotometer plus核酸蛋白测定仪。

1.2 阿霉素与Annexin V偶联物的制备

将Annexin V冻干粉2mg溶解于含有0.05 mol/L MES、0.5 mol/L NaCl的缓冲液(pH 6.0)2mL中,加入EDC,使其终浓度在6 mmol/L,加入sulfo-NHS,使其终浓度在5~15 mmol/L,混匀后室温反应15 min。然后加入2-巯基乙醇(20 mmol/L)反应10 min,以中和未反应的偶联剂。用截留分子质量为10 kD的超滤管离心浓缩中间产物。将盐酸阿霉素3mg溶解于0.1 mol/L 磷酸钠溶液(pH 7.5)1.6mL中,再将超滤管浓缩的中间产物与阿霉素溶液混合,室温下搅拌2 h。反应后,体系中产生的沉淀用含8 mol/L尿素的0.1 mol/L磷酸钠溶液(pH 8.0)溶解。然后使用0.1 mol/L磷酸钠溶液(pH 7.5)稀释产物溶液,用超滤管超滤浓缩,重复稀释、浓缩操作4次,直至滤过液中检测不到阿霉素为止。

1.3 偶联产物的表征

以0.1 mol/L磷酸钠溶液做参比溶液,分别做偶联物、Annexin V、阿霉素、滤过液的吸收光谱分析,扫描波长范围为200~600 nm。偶联物中阿霉素的浓度根据朗伯-比尔公式计算,C阿霉素=A495/10 000,其中10 000为阿霉素在495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5]。Annexin V的浓度使用Bradford法测定[6],用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做标准曲线,进而得到蛋白的摩尔浓度。阿霉素与Annexin V的偶联比=C阿霉素/CAnnexin V。

1.4 MTT法测定偶联产物对MDA-MB-231细胞的毒性作用[7]

取对数生长期的培养细胞,加入适量的胰酶-EDTA溶液消化,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配成混悬液,并稀释成1×104/mL备用。取96孔培养板,每孔加入细胞悬液(含2×103细胞)200μL。次日,为了模拟癌细胞在体内的状态,先用0.2 mmol/L的过氧化氢处理1 h,使其PS外翻,然后再加入不同浓度的偶联物、Annexin V以及阿霉素与Annexin V的混合物,每一浓度重复做4孔。同时设无细胞组作为检测时的背景。置于相应的环境下培养72 h后,每孔加入5mg/mL MTT溶液25μL,继续培养4 h。吸出上清,加入DMSO 200μL,震荡15 min,用酶标仪测 A570值,存活率=(A/A0)×100%,A0为肿瘤细胞对照组吸光度值,A为药物处理组吸光度值。偶联物的药物浓度以其中含有的阿霉素的浓度为准。

2 结果

2.1 影响偶联反应的实验条件

由于盐酸阿霉素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比中性或酸性溶液小,所以本实验中所用的盐酸阿霉素在磷酸钠溶液中并不能完全溶解,形成阿霉素的悬浊液,阿霉素在0.1 mol/L磷酸钠(pH 7.5)溶液中的饱和浓度为0.378 mmol/L,浓度较低,并且在反应中一直处在饱和浓度下。而从表1可以看出,在EDC过量的情况下,sulfo-NHS的浓度对产物的偶联比有着较大的影响。

表1 Sulfo-NHS浓度对偶联物偶联比的影响Tab.1 Effect of Sulfo-NHS'concentration on molar ratio of conjugate

由于阿霉素的疏水性,偶联物在生成后会形成絮状沉淀。由于在随后的细胞试验中要求偶联物必须是溶解状态的,因此,本研究采用含有8 mol/L尿素的0.1 mol/L磷酸钠溶液(pH 8.0)溶解,再用0.1 mol/L磷酸钠溶液超滤,获得了偶联物的溶液。

2.2 偶联物的吸收光谱

从吸收光谱(图1)可见,偶联物在450~550 nm波长处有一个较明显的吸收峰,是阿霉素的特征吸收峰,而在滤过液和Annexin V溶液中则没有这个吸收峰,说明阿霉素是偶联在蛋白上的。

图1 4种溶液的吸收光谱Fig.1 Spectra of four kinds of solution

2.3 MTT法检测细胞毒性

由于Annexin V是与细胞表面的PS结合,所以在给药前用0.2 mmol/L过氧化氢处理细胞1 h,使细胞处于早期凋亡的状态下,这时细胞的PS外翻,可以模拟Annexin V在体内肿瘤组织的作用。从MTT结果看,偶联物浓度为1μmol/L时,细胞存活率已经降为27.7%(偶联物的浓度以其中所含阿霉素浓度为准),而要达到相同的抑制率,单独使用阿霉素则需要1.8μmol/L。Annexin V在高浓度时也显示了一定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例如,Annexin V为3.88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为63.9%。图2是4种物质对MDA-MB-231细胞的MTT实验结果。

图2 MTT法测定MDA-MB-231细胞存活率Fig.2 MTT assay of MDA-MB-231 cell survival

3 讨论

Annexin V是一种膜联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它含有24个天冬氨酸,29个谷氨酸,分子表面的羧基都有可能是偶联位点,其潜在的偶联位点较多,所以用这种偶联方法的位点特异性不强,有可能会造成蛋白上的PS结合位点被封闭,影响结合活性。因此,偶联方法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

通过测量阿霉素溶液的吸收光谱,计算出阿霉素在0.1 mol/L磷酸钠溶液中的饱和浓度为0.378 mmol/L,该饱和浓度较低可能是导致了偶联物偶联比低的一个可能原因。

过氧化氢是一种诱导细胞凋亡能力极强的氧化剂,本实验中使用0.2 mmol/L的浓度作用1 h后,可以观察到部分细胞变圆,呈现早期凋亡的状态。但在阴性对照组中洗去过氧化氢后,72 h以内,细胞生长正常,并没有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而且阴性对照组细胞MTT实验的测定的结果也表明该组细胞保持较好的活力。

肿瘤组织中不光是肿瘤细胞上的PS暴露在外表面,肿瘤血管上皮细胞也有这种现象[2],所以,Annexin V还可以作为靶向肿瘤血管上皮细胞的分子。有研究表明阿霉素可以破坏血管上皮细胞的微结构[8]。所以,有理由推断,Annexin V与阿霉素的偶联物在肿瘤血管新生可能具有较强的靶向抑制作用,进而加强抗肿瘤效果。

[1]Al-Nedawi K,Meehan B,Kerbel R S,etal.Endothelial expression of autocrine VEGF upon the uptake of tumor-derived microvesicles containing oncogenic EGFR[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9,106(10):3794-3799.

[2]Ran S,Downes A,Thorpe PE.Increased exposure of anionic phospholipids on the surface of tumor blood vessels[J].Cancer Res,2002,62(21):6132-6140.

[3]Hermanson G T.Bioconjugate Techniques[M].2nd edition.London:Academic Press Inc,2008:219-223.

[4]Funakoshi T,Hendrickson L,Mcmullen B,etal.Primary structure of human placental anticoagulant protein[J].Biochemistry,1987,26(25):8087-8092.

[5]Mackay J,Chen M N,Mcdaniel Jr,etal.Self-assembling chimeric polypeptide-doxorubicin conjugate nanoparticles that abolish tumours after a single injection[J].Nat Mater,2009,8(12):993-999.

[6]Bradford M M.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quantitation of microgram quantities of protein utilizing principle of protein-dye binding[J].Anal Biochem,1976,72(1-2):248-254.

[7]Mosmann T.Rapid colorimetric assay for cellular growth and survival-application to proliferation and cyto-toxicity assays[J].J Immunol Methods,1983,65(1-2):55-63.

[8]Yamac D,Elmas C,Ozogul C,etal.Ultrastructural damage in vascular endothelium in rats treated with paclitaxel and doxorubicin[J].Ultrastruct Pathol,2006,30(1-2):103-110.

猜你喜欢

微泡磷酸钠偶联
甘薯解偶联蛋白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混合有机配位剂对DTSPAM去除水中Cd2+性能的影响
功能型微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光催化乌尔曼型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六偏磷酸钠对制备超细生石膏粉体的助磨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姜黄素-二氯乙酸偶联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次磷酸钠废渣制备亚磷酸钠的工艺研究
NiCl2(dppp)催化下酚的活化、酚与芳硼酸的偶联反应同步进行的探究
制备RGDS/rt-PA双负载靶向微泡并初步评价其靶向性溶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