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观察

2012-11-16董丽娜

中外医疗 2012年4期
关键词:苦参素乙肝病毒转氨酶

董丽娜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检验科 河南濮阳 457001)

我国普通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位于世界最高,其携带率达8%~20%。同时多并发有肝功能损害,肝功能的损害主要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ALT/AST>10。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非线粒体中,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1]。细胞受损时,细胞通透性增加,主要存在细胞质中的ALT进入血液,此时主要表现ALT为升高[2]。本文通过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探讨肝功能指标变化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入住我院并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ELISA法)的住院治疗患者40例,其中HBsAg、HBeAg、HBeAb、HBcAb 4项中至少1项阳性者乙型肝炎患者。其他入选标准:乙肝病毒DNA大于103拷贝/mL,多聚酶链反应法(PCR)测定;治疗前ALT2-10倍正常值;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近6个月未接受系统的抗病毒治疗;患者同意。年龄18~59岁,平均35.6岁。男25例,女15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人全部给予一般保肝治疗,包括休息、营养、门冬氨酸钾镁、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ATP、辅酶A、甘利欣等。抗病毒药物包括应用干扰素、苦参素等静脉点滴。共治疗3个月。

1.3 肝功能检测

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清晨清醒空腹采静脉血采用Hitachi 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主要指标包括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白蛋白(ALB)等。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统计分析,肝功能组合组间数据比较用t检验。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在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ST、ALT、ALP水平有了明显降低(P<0.05),而ALB水平有了明显提高(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传染病。慢性乙型肝炎通常表现为反复肝功能破坏、病情迁延不愈,最终发展为肝硬化,乃至发生门脉高压、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甚至肝癌等并发症[3]。慢性乙型肝炎的起因是肝炎病毒感染侵害及其引起的肝脏损害,有抗肝炎免疫与肝细胞相互作用的免疫病理机制参与[4]。ALT和AST是临床上常用且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人体内的碱性磷酸酶ALP主要分布于肝、骨、肠和胎盘[5]。血清白蛋白ALB肝脏是血浆蛋白的主要来源,由肝细胞合成的血浆蛋白包括。早期研究中ALT是监测的关键指标,然而部分患者ALT和病毒DNA同时上升,其他患者则当ALT升高时乙肝病毒-DNA仍未检测到。

表1 2组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结果比较[n=40,()]

表1 2组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结果比较[n=40,()]

A ST(IU/L) 120.82±5.34 34.15±4.28 <0.05 A LT(IU/L) 112.85±5.20 33.62±3.34 <0.05 A LP(IU/L) 153.9±14.2 42.92±12.81 <0.05 A LB(g/L) 36.55±2.10 90.52±4.24 <0.05

目前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案,一般保肝治疗、免疫调节剂、抗肝纤维化、合理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从而抑制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甚或清除乙肝病毒以达到慢性肝炎的病情控制,阻止病情进展。近年来干扰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并且用药剂量增加,疗程延长,以提高抗乙肝病毒的疗效,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相关副作用,如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影响了干扰素的应用。有研究将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到3组治疗后血清ALT和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联合治疗组降低幅度较干扰素组及苦参素组大,而干扰素组与苦参素组间无差异。还有研究认为苦参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仅能提高HBeAg、乙肝病毒DNA阴转率,还可以有效降低肝纤维化程度,2者合用起互补协同作用,提高干扰素的抗病毒、抗纤维化效果[6]。本文结果显示,在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ST、ALT、ALP水平有了明显降低(P<0.05),而ALB水平有了明显提高(P<0.05)。

总之,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变化反应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1]何清,陈守春,王松,等.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反应及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11(4):215~218.

[2]陈宪锐,周玉霞,玄梅香,等.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动态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17(2):115~116.

[3]薛建亚,秦一中,韩絮林,等.植物血凝素诱导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O和干扰素的检测[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18(4):262~264.

[4]徐克成.肝功能试验:评价和应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9(4):310~318.

[5]付春来,魏宏建.解读临床肝功能结果[J].临床医学,2005,25(1):79~81.

[6]J K Limdi.Evalution of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detects Postgraduate[J].Medical Journal,2009(79):307~312.

猜你喜欢

苦参素乙肝病毒转氨酶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胡蝶飞:面对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龄期女性该怎么做?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选择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苦参素对缺氧/复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鱼肉保水性的影响
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胶原降解蛋白MMP13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