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食植物刺五加根的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2012-11-15胡春凤

绿色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刺五加根数插条

黄 丽,胡春凤

(昆明学院 农学院,云南 昆明650214)

1 引言

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et Maxim)Harms)又名五加参、刺拐棒、刺老牙等,属五加科五加属落叶灌木。因茎、枝条有刺,故被称为刺五加。日本北海道则称其为虾夷五加,俄罗斯称其为西伯利亚人参。在我国主产于黑龙江小兴安岭,在云南、吉林、辽宁,湖北、山西等省也有分布,多生长在土壤比较湿润,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微酸性的杂木林下、林缘、高山、河边及阴凉潮湿的地方。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夹沙土壤中生长最好。刺五加对气候要求不严,喜湿耐寒耐热,也不受雨水多少的影响。

刺五加是一种珍贵药食兼用植物,嫩芽为高档蔬菜,根、茎、叶均可入药,药效与人参相似,其多种制剂已畅销国内外。商品剌五加主要依靠野生资源提供,但由于人们采取了掠夺式采挖,野生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现已呈零星分布,我国于1987年将其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物种。199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已把刺五加列为渐危物种。实施人工种植是保护这一渐危物种,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而要进行人工种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种苗繁殖。刺五加可通过种子繁殖、组织培养、扦插繁殖等繁殖方式获得种苗,但剌五加结子较少,难以获得种子,而且种子休眠程度高,发芽率低。采用组织培养亦存在分化频率低,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的缺点。而扦插繁殖具有操作简单、技术容易掌握、繁殖材料多等优点。因此,采用扦插繁殖是快速获得大量刺五加苗木的有效途径。

目前,国内外尚未大面积开展人工繁殖和栽培刺五加,国内学者对刺五加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研究较多,但对刺五加扦插繁殖研究起步晚。经查询现有资料,已有人对刺五加扦插繁殖进行过试验,但都不够系统,特别是刺五加根的激素扦插繁殖研究尚无报道。

2 材料与方法

2.1 基质

采用洁净珍珠岩与沙子按1∶1比例混配做为基质,在扦插前2d用多菌灵进行插盘消毒,以8g/m2的标准配制1%的多菌灵液均匀地喷撒在插盘上,扦插前1d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基质表层湿透进一步消毒。

2.2 插条

试验于2011年5月进行,插条采自昆明学院白沙河校区药圃基地生长的刺五加植株。挖取刺五加根段,剪取具有潜伏芽的部位,长度12cm,根径粗11mm以上,每51段捆成一捆。

2.3 试验设计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激素浓度处理对刺五加根插条生根的影响,试验使用激素为吲哚丁酸(IBA)、萘乙 酸 (NAA),处 理 浓 度 为 0.000g/L(CK),0.25g/L,0.50g/L,1.00g/L,共设10组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与萘乙酸分别处理和混合处理刺五加插条,处理及代号见表1。每个处理51个插条,处理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17根)扦插。

表1 试验处理与代号

2.4 扦插方法

扦插前插穗分别用不同浓度IBA溶液、NAA溶液及IBA和NAA混合液分别进行处理,IBA和NAA 及 IBA×NAA 各 设 0.00g/L 、0.25g/L、0.50g/L、1.00g/L 4种浓度梯度,插条在配制好的药液中沾一下(5sec左右)。然后按株行距5cm×5cm的密度斜插入插盘基质内,根扦插直立插入基质中,顶端覆盖土2~3cm厚,并注意上下端不可颠倒。插后即浇透水,在插盘上覆盖薄膜,遮阴避免阳光直射。试验过程中每天测量拱棚内的温、湿度,适时浇水,并观察插条的形态变化。

2.5 插后管理

在刺五加扦插繁殖的插条生根期间,大气中应保持较大湿度,避免水分过多散失而枯萎。基质的水分含量一般不能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60%,尤其在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的情况下,若水分不足,则影响插条的成活。其次,插条生根对温度与空气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插条生根最适土温为15~20℃。土壤通气良好则有利于插条生根,基质应保持疏松、通气和保水状况良好。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温湿度控制。地温保持在18~22℃,气温在15~20℃,相对湿度为85%以上。

(2)通风消毒。塑料薄膜内温度超过28℃时及时打开塑料薄膜通风,待温度降到15℃左右再扣上塑料薄膜。到5月中旬将塑料全部揭开,6月中旬之前每隔5d喷洒1次综合性营养液和杀菌剂。

3 根扦插效果分析

用不同浓度的NAA、IBA溶液浸泡刺五加根插条,其扦插效果见表2。

表2 不同处理下根扦插效果

表2的结果表明:2、4、5、6、7、8、9、10处理刺五加根插条生根率分别高出清水对照10%、20%、3.3%、35%、45%、46.7%、15.5%、44%,而只有2处理生根率低于对照9.6%。由此可知,8处理生根率高于其它各处理,4、6、7、8、9、10处理的生根率比对照有明显提高。各处理对刺五加根插条平均根长影响不明显。5、6、7、8处理对刺五加多年生插条平均根数影响高于对照,以8处理平均根数高于其它各处理。

为了进一步确定不同处理对刺五加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对根插条平均生根率进行多重比较(LSR法),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处理间根插条生根率多重比较的差异显著性

表3的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刺五加根插条平均生根率有明显影响,处理8效果最好,但与处理7、10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处理8、7、10、6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极显著水平,但这几种处理极显著高于处理4、9、2、5、1、3。因此在生产中选用处理8、7、10、6进行扦插最有利于刺五加根插条的生根。

4 结语

刺五加扦插繁殖技术不但能保证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扦插苗,而且还能保持植物本身的固有特性。插条生根成活受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环境因素、生根处理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适宜地生根处理方法是扦插苗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IBA溶液、NAA溶液及IBA+NAA混合溶液对刺五加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A、IBA处理均可提高刺五加插条平均根数、增加插条的根数和根长,对刺五加扦插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诱导刺五加根原体的形成,促进细胞分化和分裂,有利于刺五加的根生成,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吲哚丁酸的处理效果好于萘乙酸,激素IBA 0.125g/L+NAA 0.125g/L混合液浸泡插穗的处理在根插穗进行的扦插试验中,刺五加的生根率较高,其生根率可达86.7%,平均根长4.2cm,平均根数位13.1条,生根率、平均根长、平均根数都高于其他处理,为较适宜的激素处理组合,有推广应用价值,能进一步拓宽刺五加扦插繁殖材料来源。

[1]赵淑兰,沈育杰.刺五加绿枝扦插繁殖研究[J].特产研究,2003(3):1~2.

[2]张美萍,于立河.刺五加秋季扦插繁殖技术试验[J].园艺园林科学,2004(3):202~203.

[3]陈彩杰,马文丽,朴楚炳.刺五加硬枝扦插技术[J].延边大学学报,2003(12):250~253.

[4]宋安详,贺吉华,池玉喜,等.刺五加繁殖技术及栽培利用[J].吉林林业科技,2003(12):58~59.

[5]马冬君.刺五加的开发利用与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5):56~57.

[6]武志刚,孙利国.刺五加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种植调查报告[J].农林科技,2009(5):76.

[7]祝 宁,王义弘.刺五加生殖生态学的研究(Ⅲ).根分布、能量分配及干扰对无性系小株发生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21(9):35~40.

猜你喜欢

刺五加根数插条
更正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对刺五加药理作用及刺五加注射液引发不良反应原因的探讨
葡萄硬枝冬季贮藏方法优化
3种保护剂对60Co-γ射线辐射栀子的保护效应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杨树扦插育苗中应用试验研究
教材,你用“活”了吗?
玉米的胡须
刺五加无性繁殖优于有性繁殖
药用植物刺五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