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城市道路绿化配置特点分析
2012-11-15卞贵建
路 艳,卞贵建
(1.潍坊学院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潍坊261061;2.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261206)
1 引言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人们对城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常常来自于街道,因此道路的景观构成对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1]。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景观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园绿地、滨河绿地、大型林地等共同创造了城市的绿地系统。景观型道路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点项目,不仅具有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的生态作用,并且以丰富的景观效果、多样的绿地形式和多变的季相色彩影响着城市景观空间和景观视线,提高了道路景观空间的观赏性,是建设稳定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内容之一[2]。
本研究主要对潍坊市景观型道路“北海路”绿化植物种类及其配置模式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形成潍坊市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及配置模式的基础资料,为潍坊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体现地域文化及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依据。
2 项目地理概况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5°41′~37°26′,东经118°10′~120°01′,东邻青岛、烟台市,西接淄博、东营市,南连临沂、日照市,北濒渤海莱州湾。潍坊城区辖奎文、潍城、坊子、寒亭、峡山、高新6区,面积1 472km2,人口126万人。市域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区丘陵,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沿海滩涂,市域处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型。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降水量在650mm左右。
北海路,素有潍坊“迎宾大道”的称谓,是潍坊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横跨开发区与高新区,南北贯通渤海湾、滨海经济区、寒亭、奎文、高新、坊子等区,路线全长约80km,是迎接重要领导人和外宾、展现潍坊风貌的最具代表性的道路。通过应用乔木、灌木、草花、地被等植物配植成美丽丰富的绿色景观,并且融合了具有潍坊特色的风筝、年画、剪纸等文化元素为主体的景观小品(候车亭、路灯),充分体现了潍坊浓郁的文化特色。
3 绿化植物种类与应用形式调查
对北海路道路绿化植物与应用形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北海路绿化植物大体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及地被植物、草坪草等几类。种类丰富,应用形式多样。绿化配置形式以落叶乔木为主,搭配常绿乔木、灌木、草本花卉地被、草坪植物等,约60多种,隶属53科58属。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应用形式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北海路景观绿化植物种类调查
如表1所示,北海路乔木植物在选择上主要考虑了株形优美,树冠开展、枝叶茂密,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如银杏、悬铃木、国槐、白皮松、合欢等;然后考虑了抗性强,寿命长;深根性、耐修剪、落果很少或没有飞絮、生命力强健的植物,如雪松、栾树、紫叶李、火炬树等。
灌木植物在选择上主要考虑了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的植物,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的植物,如金边黄杨、金叶女贞、月季、丁香、紫荆、连翘、榆叶梅、铺地柏等。草本花卉的选择上一般以一、二年生、宿根花卉为主,如月季、三色堇、矮牵牛等,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
4 北海路道路绿化特点分析
4.1 景观断面布置形式为四板五带式,方便、安全、美观
北海路景观绿化断面布置形式为四板五带式,即利用5条分隔绿化带将车行道分成4条,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都分成上、下行而互不干扰(图1),保证了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这种道路形式占地面积较大,绿化量也相对较大,景观效果和夏季避荫效果都较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能够解决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3]。
图1 四板五带式道路标准断面形式
4.2 景观规划遵循适应道路交通性质和使用安全原则
北海路景观绿化形式以功能为基础进行设计,充分考虑道路的交通性质和使用性质,进而增进其安全通行能力。其一,景观绿化设计以不影响道路基本通行能力为首要原则。如在一定距离内,绿地内的植物以不遮挡司机的视线和道路交通标志为配置原则;行道树有适当的分支高度,以保证行车安全;留出必要的范围给公交站台;分车绿化带中间隔一定距离预留硬质铺装方便行人通过;拐弯处竖向空间上的植物高度进行了限定等。其二,景观绿化对交通行驶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如选择种植阻滞烟尘、吸收噪音能力强的植物,吸收车辆行驶中产生的粉尘和噪音;中央分车绿化带中栽植一定高度的绿篱和灌木丛遮挡相向行驶的汽车眩光,并作为行车的缓冲栽植带等。
4.3 建设生态廊道,连通城市绿地系统格局
生态学家认为,当道路达到一定宽度时,道路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开始扮演廊道的角色,用以连接城市绿地系统中块状的绿地群落,有利于自然特性物种的空间生存和延续[4]。北海路在绿化配置上更加注重生态学意义,采用植物群体集中种植的方式,将树丛、树群相互结合,增加了群落的种植密度。在乔木层上构建双层群落结构,以树形高大、生长性较好的杨树、水杉等在绿化的外围作为背景种植,毗邻的是树形优美、季相分明的栾树、银杏、合欢和雪松等,相互之间错落而植,构成了多层结构的植物群落,形成了绿色生态网络,保证了多种生态进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这种绿色廊道所发挥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所有植物的累积价值,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小环境,对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改善绿地系统、自我维持机制生态群落本身的抗干扰能力有巨大的帮助。
4.4 植物配置形式体现多样性、复合性和特色性
北海路采用的多层次、多样变化的种植形式大乔木+花灌木(小乔木)+ 常绿灌木球 + 地被花卉(草坪)的配置形式创造出一个个生动的坡地景观、疏林草地、密林景观,极大地丰富了生态景观的类型。行道树以潍坊市的市树国槐作为行道树栽植的骨干树种,以悬铃木、栾树、银杏、白蜡等作为配调树种,既发挥了乡土树种的作用,又突出了城市特色;分车带绿地种植以片植的小乔木、花灌木和常绿绿篱、宿根花卉共同搭配,形式简洁、季相丰富;人行道绿化带中间种植乔木,在靠车行道一侧种植绿篱阻止行人穿越。乔木为常绿树种时,在乔木之间常种植花灌木和地被植物以丰富季相变化;乔木为落叶树种时,则采用常绿黄杨球、紫叶小檗、铺地柏等形成各种整形图案以保持四季常青;北海路与东风街、健康街交叉路口处设置的圆形交通岛(直径约50m)为一大亮点,嵌以乔、灌、花、草相互搭配的花坛,以色叶树种黄金槐、低矮的常绿灌木小龙柏、金叶女贞及时令草花围边组成,气势壮观,美不胜收。整条道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5 景观型城市道路绿化发展建议
随着近年来市政道路的大幅度新建、扩建,道路沿线可供种植植物的空间有所扩大,充分利用道路空间,提高绿化面,以改善道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发挥植物景观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使景观型道路绿化发展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更进一步改进。
5.1 以其他的形式补充道路绿量
以其他形式补充道路人行道绿化率不足的问题,如采用移动式花坛和垂直绿化的方法。移动式花坛是指在人行道上增加可移动的木制花坛,或种植乔木或种植灌木或者是草花。点式花坛的布置,既不影响人行通道,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道路绿量缺乏的问题,也补充了道路绿化层次的单一感,如果在花坛里种植的是开花的植物,则更加美化了道路景观效果。垂直绿化就是指绿化与地面垂直的线与面,运用在道路上可以利用隔离栏、立柱和花架等等方面进行绿化,也可以在道路周边可以利用的建筑外墙上种植垂直绿化,它与地面绿化相对应,在立体空间进行绿化,增加道路的艺术效果。
5.2 增加植物品种多样性,丰富绿带植物景观
北海路是相对较长的一条景观道路,如果道路上的植物景观没有变化,难免会产生视觉疲劳。为了改变潍坊市区道路绿化植物品种重复应用频繁,季相景观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应增加植物品种多样性,丰富绿带植物景观。推广普及现已出现的植物或者引进和推广新的植物品种。常绿植物要丰富,落叶植物要注意季相的变化组合。在本次调查的北海路各绿带中运用的花灌木频率相对较少,像红叶李、紫薇、碧桃、紫荆、樱花、垂丝海棠等开花效果好的花灌木以及红枫、鸡爪槭等秋色叶效果好的植物如果能够在绿带中被大量运用,势必将营造出一条景观视效优美的行车走廊。
5.3 加强养护力度,综合防治,科学规划
道路绿化应适当强化修剪、整形,坚持自然式的乔木行道树与规则式的灌木造型和灌木色块相结合的配置模式,同时应加对绿化养护资金的投入,提高绿化的养护管理水平,加强综合防治。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北海路某些路段的白皮松、黑松出现松针枯黄、掉落,甚至死亡等现象,对于整体道路景观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更要细心,某些路段的乔木易生虫害,再就是紫薇等花灌木易发生白粉病,应引起注意并提前防治。绿化树种死亡或病虫害危害情况比较严重时,应当及时清理和更换。
6 结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雕细琢的城市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也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5]。道路绿地以其丰富的景观效果、多样的绿地形式和多变的季相色彩影响着城市景观空间和景观视线。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使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1]唐 红,孟 瑾,吴明军.兰州市道路绿化现状调查与对策[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2,37(1):92~97.
[2]庞希玲.生态园林式城市道路绿化——以滁州市滁全路道路绿化设计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0(8):256~258.
[3]张 霖,方佳佳.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陕西林业,2008,(3):28~29.
[4]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杨晓清,沈 一.宜宾市城市道路绿化配置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1,37(10):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