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姜灸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观察与护理

2012-11-14武昆利刘春云马燕丽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施灸灸法中脘

武昆利,刘春云,马燕丽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650041)

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症状。从而引起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转归。笔者采用中医传统的隔姜灸法,对40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行隔姜灸法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均为2008年1月~2010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其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0例,男236例,女164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37岁。对照组200例,男128例,女8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39岁。2组一般资料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隔姜灸法,每日1次,每穴灸2壮,每次2个穴位(中脘、内关或中脘、足三里)交替治疗,疗程为4周。

1.2.2 对照组 给予常规保肝退黄治疗护理。

1.2.3 评估方法 对每例符合人选条件的患者,针对乏力,

纳差,腹胀,肝区疼痛的症状每日10:00评估1次。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进行处理。

2 结果

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比较

3 讨论

3.1 隔姜灸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效果 从表1中的数据显示隔姜灸法对慢性病毒性肝炎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的症状具有非常好的干预效果。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可主治胃痛,恶心,呕吐等。中脘属任脉,可主治胃痛,呕吐,腹胀。为胃之募穴,温灸有调整胃肠,助运化之功。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可主治胃痛,虚劳赢瘦等。为足阳明之合穴,温灸则有健脾土之效[1~2]。慢性病毒性肝炎属于外感表证虚寒性疾病,隔姜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等达到治病防病目的。

3.2 标准化的护理流程是保证治疗效果的有力保证

3.2.1 施灸前护理 详细向患者讲解隔姜灸方法及相关知识,告知其安全性,使患者充分了解隔姜灸的全过程及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情绪和疑惑,取得患者的配合。评估病情,如有异常给予相应处理。治疗前排空大小便。病室安静,光线充足,通风设施完备,保证艾灸时产生的烟雾能及时排出。

3.2.2 施灸时护理 护士协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将鲜生姜切成厚0.3 c m~0.4 c m的片状,以针穿数孔,在姜片上置枣核大的艾柱,把姜片放在选定的穴位,上置艾炷,点燃艾绒的尖端,使其逐渐向下燃烧,待患者感觉皮肤有温热感时,及时更换艾柱。注意燃点的距离,观察局部皮肤潮红程度,以便及时调整艾灸与皮肤的距离,防止烫伤。

3.3.3 施灸后护理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评估治疗后效果,准确记录。

[1]张玫,韩丽沙 .中医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66~68.

[2]李智君,陈淑婷,何小平,等 .隔姜灸配合药物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0例[J].山西中医,2000,16(1):34.

猜你喜欢

施灸灸法中脘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中暑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肘后备急方》灸法学术思想浅析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针灸结合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浅析温针灸的治疗机理及温度控制
自灸“足三里”延年又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