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2-11-13孟振窦林杜广中崔学锋王象鹏杨佃会卜彦青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胃瘫天枢大部

孟振,窦林,杜广中,崔学锋,王象鹏,杨佃会,卜彦青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2.平度市中医医院,山东 266700;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 250012;4.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济南 250014)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手术后继发的一种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其特征为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胃排空延迟[1]。PGS多见于上腹部手术后,尤其是胃、胆、胰腺手术,偶见于下腹部手术。据文献报道,胃大部切除术后 PGS的发生率约为 4%~10%[2-4]。PGS发生后通常持续较长时间,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笔者采用电针配合西医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 24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 12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们三所医院普外科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879例,发生术后胃瘫36例(占4.09%)。所有患者在手术后(4~6 d)拔除胃管开始进食或改半流饮食后,均出现不伴剧烈腹痛的上腹部饱胀或压迫感,呕吐含少量或大量胆汁的胃内容物,呕吐后自觉症状缓解或减轻,同时可伴有或无肛门排气、排便。体格检查可见上腹部略饱满,无胃肠形及蠕动波,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胃区叩诊鼓音,振水音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按是否有针灸参与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12例。治疗组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2岁,平均(56±12)岁;原发疾病有胃癌14例,胃息肉4例,胃淋巴瘤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3例;手术方式有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Ⅰ式吻合术9例,Billroth-Ⅱ吻合术15例。对照组中男8例,女4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67岁,平均(55±8)岁;原发疾病有胃癌6例,胃溃疡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例,胃平滑肌肉瘤 1例;手术方式有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Ⅰ式吻合术4例,Billroth-Ⅱ吻合术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内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西医综合治疗。①心理治疗,即向患者耐心解释病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②一般治疗,即严格禁食、水,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的高渗温热盐水洗胃 2~3次/d;③营养支持,即行全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纠正低蛋白、贫血状态,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④药物治疗,即应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包括红霉素、西沙比利、甲氧氯普氨等,给药途径包括经静脉、经胃管保留灌注或经空肠营养管用药。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电针治疗。取内关、中脘、天枢、足三里、公孙。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 0.30 mm×25 mm毫针直刺天枢、中脘、内关15~20 mm,选用0.30 mm×40 mm毫针直刺足三里、公孙25~30 mm。运用提插捻转复合行针手法,施平补平泻法10~20 s,待患者穴下有酸胀感后,接G6805电针治疗仪,一对输出电极连接中脘和右侧内关,另一对输出电极连接一侧天枢和对侧足三里,选用连续波,频率为16 Hz,留针20 min。每日治疗1次,每星期治疗6次,2星期为1个疗程。

两组患者最多治疗14 d,治疗14 d后统计治疗效果。

2.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液量(mL/d)的变化和治愈率。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5]

痊愈 无胃液流出,拔出胃管,无恶心、呕吐,可进半流食。

有效 胃液量明显减少,稍有恶心、呕吐,胃管不能拔除。

无效 胃液量无减少,仍有恶心、呕吐,胃管不能拔除。

3.2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液引流量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治疗前胃液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液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改善胃液引流量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液引流量比较 (s,mL/d)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液引流量比较 (s,mL/d)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4 1238.13±650.76 106.27±147.331)对照组 12 1168.56±580.33 359.68±486.75

3.3.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为87.5%,对照组为 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胃瘫属中医学“胃反”、“呕吐”范畴。胃大部切除术后脾胃受损,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脉络损伤,血瘀气滞,中焦阻滞而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组针刺处方选穴以中医基础理论和经络循行为依据,内关为手厥阴之络穴,又为阴维脉交会穴,手厥阴经脉下络三焦,阴维脉维系诸阴经,故针刺内关可调节上、中、下三焦之气机;公孙为足太阴之络穴,与冲脉相通,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足太阴经脉属脾络胃;中脘为胃之募穴,任脉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交会穴;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合治内腑,研究表明“足三里”可影响胃肌电活动,改善胃肠动力包括胃容受、胃收缩和胃排空,增强小肠蠕动,调节结肠运动,同时刺激足三里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6];天枢为大肠之募穴,针刺“天枢”可影响胃窦中P物质和延髓胃泌素的含量,调节胃运动[7,8]。

[1]秦新裕,刘凤林.术后胃瘫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7):441-442.

[2]浦长清,张鸣杰.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6):743-744.

[3]郑辉琴,钟文毅.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7):787-788.

[4]刘凤林,邓进巍,秦新裕.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1):56-57.

[5]张翠彦.调神穴治疗术后胃瘫的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0,35(6):458-461.

[6]PENG Yan, YI Shou-xiang, CHANG Xiao-rong, et al. Effect and Mechanism Moxibustion on Acupoints Zusanli (ST 36)and Liangmen(ST 21)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tress Ulcer[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7,5(1):14-20.

[7]易受乡,林亚平,严洁,等.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运动及脑肠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1(9):17-19.

[8]关建敏.针灸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6):19-20. 收稿日期2011-09-26

猜你喜欢

胃瘫天枢大部
老师没让坐,就一直站着聊天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尊敬
尊 敬
术后胃瘫怎么办?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症护理
在暗处尊重人
75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疗效观察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实现“三医联动”需大部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