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配合推拿治疗落枕疗效观察
2012-11-13倪卫平
倪卫平
(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321200)
落枕是颈部常见筋伤之一,以睡觉醒后感到颈项强痛,活动受限为主症[1]。重者疼痛明显,头歪向一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针灸推拿治疗落枕手段多样,疗效确切[2,3]。笔者采用腹针配合推拿治疗落枕23例,并与单纯推拿治疗23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6例落枕患者均为我院针灸伤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门诊患者,运用简单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疼痛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4]。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在 18~65周岁之间;③病程≤72 h。
1.4 排除标准
①颈椎有骨折、脱位、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结核、肿瘤、感染等;②合并有严重皮肤病、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③精神病患者;④已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⑤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1.5 剔除、中止、脱落标准
①纳入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未按试验方案规定治疗的病例为剔除病例;②治疗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其他疾病,不能坚持治疗者为中止病例;③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治疗而未完成本研究规定的观察疗程者为脱落病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腹针治疗
取穴中脘及患侧商曲、滑肉门穴。颈项双侧疼痛加双侧商曲、滑肉门穴;颈项后正中疼痛加下脘及双侧商曲穴。常规消毒后,采用0.25 mm×40 mm一次性毫针快速刺入穴位内,中脘深刺,针尖至腹壁肌肉层之上;滑肉门中刺,针尖至脂肪层中;商曲、下脘浅刺,针尖入皮下即可。留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3次。
2.1.2 推拿治疗
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先用拇指食指分别放于颈部两侧风池穴,用推法从上至下反复 3~5次,捏拿患侧斜方肌、胸锁乳突肌 3~5 min,用拇指螺纹面从风府穴开始反复按揉至陶道穴,推揉患侧肩部肌肉3~5 min,并向左右旋转和摇摆头颈部数次,继而以一手托其头后,一手托其下颊,使头略呈仰位,用两手左右旋转其头,待患者能主动配合旋转头部时,可突然向患侧加大活动范围(使下颏角处于锁骨前线),在活动过程中,听到发出清脆的弹响声音,略停片刻,随即将下颏角旋向健侧同样位置,最后揉摩颈部和肩部 3~5 min。推拿治疗每次 20~30 min。每次腹针治疗后给予推拿治疗1次。
2.2 对照组
仅采用推拿治疗。操作及疗程同治疗组。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疼痛指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5]评定,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次后、治疗3次后当日进行评定。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4]中落枕的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治愈 症状、体征消失。
好转 症状、体征减轻。
未愈 症状、体征无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Ridit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46例患者中有3例病例因脱落失访未完成本试验规定的治疗和疗效观察,共有43例病例的资料被纳入统计分析。
3.4.1 两组患者各治疗阶段疼痛指数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各治疗阶段疼痛指数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各治疗阶段疼痛指数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同组治疗1次后比较2)P<0.01;与对照组比较3)P<0.01,4)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1次后 治疗3次后治疗组 21 7.48±1.53 2.98±1.791)3) 1.55±1.432)4)对照组 22 7.34±1.41 5.09±1.881) 2.91±2.492)
由表2可见,两组治疗1次后疼痛指数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均P<0.01);两组治疗3次后疼痛指数均低于同组治疗1次后(均P<0.01)。治疗组治疗1次和3次后疼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提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均持续减轻,但治疗组减轻更明显。
3.4.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 3、4可见,两组治疗 1次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次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1次后临床疗效比较 (n)
表4 两组患者治疗3次后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落枕因睡眠时姿势不当,枕头过高或过低,使颈部肌肉长时间牵拉受损,或睡中颈部感受风寒之邪,使颈部肌肉挛急凝滞收引,故发一侧颈项疼痛、酸胀、活动不利[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推拿可以有效减轻落枕疼痛症状。落枕中医辨证多属“风寒袭络证”和“瘀血阻络证”。中医学认为疼痛的机理是“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素问·血气行志》:“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推拿一方面通过手法对人体体表的直接刺激,促进了气血的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手法对机体体表作功,产生热效应,从而加速了气血的流动。因此,推拿具有行气活血、温养经脉、通络止痛之效。正如《素问·举痛论》中说“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腹针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以神阙布气假说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微针系统。采用中医学的理、法、方、穴,通过针刺腹部最大限度地激发神阙系统及人体经络系统自我调控的潜能,使内脏逐渐趋于稳态来治疗疾病。腹针疗法具有痛苦小、见效快、疗效稳定、适应证广等特点[7-10]。高宏等[11]和冯骅等[12]都发现腹针治疗落枕快速有效。从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单纯推拿以及腹针配合推拿均能持续减轻落枕的疼痛症状,但腹针配合推拿较单纯推拿止痛作用更明显,且治疗1次后临床整体疗效更好,这说明治疗落枕时单纯推拿加用腹针后可加强止痛效果以及明显提高首次疗效,从而尽快减轻患者痛苦。笔者采用了薄智云教授治疗落枕的规范处方,中脘治疗头部诸疾;商曲位于腹全息图的颈部支出处与颈部相应,治疗头颈部的疾病,商曲还是足少阴肾经的经穴,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又循颈项而至背,故取商曲而治颈项;滑肉门是腹四关四穴中的两穴,居神阙之上,为治疗颈、肩、肘、腕等诸关节疾病的要穴,有滑利关节、肌肉、筋脉的作用[13-17]。且薄智云教授在临床中发现患侧的商曲疗效好于健侧,故取患侧的商曲配患侧的滑肉门。腹针疗法针刺部位在肌肉脂肪较丰厚的前腹壁,针刺深度较浅,故较局部针刺相对安全,且患者仰卧位治疗,体位舒适,不易晕针。
[1]张化武,赵磊,周忠民,等.骨科疾病诊断和治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12-214.
[2]LIU Ya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ovement-needling Technique: Stiff Neck[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5,3(6):58.
[3]WU Yao-chi, ZHANG Jun-feng, WANG Chong-miao, et al. Clinical Study of Tuina for Stiff Neck[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9,7(4):225-227.
[4]朱文峰.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08-509.
[5]薄智云.腹针疗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9.
[6]Chen Jianhua. Abdominal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for Pelvic Inflammation[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9(5):301-303.
[7]ZENG Yan-fen.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67 Case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ith Abdomen Acupuncture[J].J Acupunct Tuina Sci, 2008,6(1):42-45.
[8]MU Mei-jun,YUAN Yi-qin.Clinical Study on Simple Obesity Treated with Abdomen Acupunctur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8,6(3):165-168.
[9]赵宏强,吴阳阳,葛诗翠,等.腹针配合体针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21-22.
[10]赵小强,刘登娥,林成宏.体针与腹针疗法减肥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28.
[11]高宏,李雪珍,周柏英.腹针疗法治疗落枕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8):2799-2800.
[12]冯骅,吴毛.腹针动留针法治疗落枕2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7,122.
[13]秦玉革.意气针灸疗法加拔罐治疗重症落枕 175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4):42.
[14]钟伟泉,候乐.针刺落枕穴加牵引治疗落枕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9):32-33.
[15]余志辉,熊同学.平衡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6):339-340.
[16]袁民.腹针治疗气血两虚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7):32.
[17]黄玲,徐宏.腹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