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砖五国合作机制下中印经贸合作

2012-11-10温耀庆教授戴锦贤

国际贸易 2012年8期
关键词:中印两国依存度五国

温耀庆(教授) 戴锦贤

金砖五国合作机制下中印经贸合作

温耀庆(教授) 戴锦贤

一、金砖五国合作机制——中印经贸合作背景

(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BRIC”(金砖四国)这一概念,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2003年,奥尼尔在一份题为《与“金砖四国”一起梦想》的研究报告中预测,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重新洗牌,金砖四国将超越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与美国、日本一起跻身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高盛这份报告出台后,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领头羊,受到世界广泛关注,“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由此风靡全球。2010年三亚金砖国家峰会上,轮值主席国中国与其他成员国协商,吸收南非(South Africa)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由此变成了“金砖五国”,合称“金砖五国”(BRICS)。南非加入后,金砖五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近30%,人口占世界的42%。数据显示,201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18%,贸易额占世界的15%。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快速增长,年增长率约28%,目前已达到2300亿美元,中期目标是在2015年达到5000亿美元。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一个公开、透明以及包容性的机制,是在共同一致原则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与其他国际合作机制不同,在地缘上,巴西位于拉丁美洲,俄罗斯属于欧洲,中印同处亚洲,而南非则在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在宗教、文化上,各国背景各不相同,政治体制互不相同。金砖五国人口分布差异巨大,俄罗斯、巴西、南非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而中印两国则是人口大国。在自然禀赋上各国资源储备差异也比较大,俄罗斯是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大国,中国和印度则是石油能源的消费大国。金砖国家基于各个方面巨大差异的基础之上,为谋求共同的国际诉求,建起了旨在实现多边共赢的合作机制。

(二)《德里宣言》

继三亚峰会之后,2012年3月29日,第四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会议上,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以及南非五国领导人联合发布了《德里宣言》,全面推进金砖五国在经贸、金融、安全乃至外交领域上的合作。宣言体现了金砖国家在承认分歧的同时,存在着强烈的合作意愿,为缓和以及解决双边矛盾,进而实现多边共赢构建重要平台。

本次峰会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对于进一步完善金砖国际合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宣言指出,全球金融构架对于维护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稳定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五国呼吁建立更具代表性的国际金融构架,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权,同时建立并完善一个符合各国利益的、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公正的国际货币体系。五国探讨了建立一个新的开发银行的可能性,为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筹集资金,并作为对现有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促进全球增长和发展的补充。

由金砖五国开发银行共同签署的《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多边本币授信总协议》和《多边信用证保兑服务协议》是本次峰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协议指出,五国开发银行将稳步扩大本币结算和贷款业务规模,以多边促进双边的方式,切实促进金砖国家境内以及各国官方货币进行的商品、服务与投资活动,促进五国间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助力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次,本次峰会五国领导人一致强调夯实合作基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为强化金砖国家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五国必须“坚持务实合作,夯实合作基础,努力使各领域合作发挥应有作用,巩固合作的经济、社会、民意基础,加强财政金融部门磋商和合作,打造品牌项目”。各国领导人强调务实的重要性,表明五国有朝向共同目标做出切实努力的决心。近年来,金砖国家务实合作从无到有,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日趋多样。

再次,扩大合作领域是新德里峰会的重要呼声之一。新德里峰会上,五国领导人提出除了在经济金融领域继续加强合作外,更要进一步深化在能源、粮食安全、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以及联合国千年目标等领域的合作,并就共同关心的叙利亚、伊朗等国际热点问题进行磋商,协调立场,采取共同行动以充分发挥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和维护各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二、中印双边经济贸易现状分析

(一)中印贸易基本情况

中国和印度是亚洲毗邻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世界两大文明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印两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增加。中国和印度同为WTO成员,又是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在这一背景下,两国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中国和印度经济快速发展,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引擎,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进入21世纪,双边贸易额继续高速增长,从2001年的35.9亿美元到2005年的187亿美元,再到2010年的617亿美元,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双边贸易额较2009年有所回落,

十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38%,见图1。中国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的第九大贸易伙伴国,中国的产品、技术和劳务已成为印度经济不可或缺的因素,印度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之一,两国在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顺利开展。

近年来,中印双边关系呈现全方位多领域发展的良好态势,两国高层互动和各个领域里的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双方人员来往稳步增长。此外,中印两国在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机制下密切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国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等方面协调配合,有效维护了双方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二)中印贸易互补性分析

根据HS编码的商品分类标准,所有贸易商品共分22类、99章,其中1到4类为农产品,5到22类为工业产品。本文在分析中使用前18类商品数据,这些数据基本囊括了中印贸易90%以上的商品。根据HS分类表以及2008—2010年中印贸易数据,得出中印货物贸易结构几点结论:

第一,中印贸易商品主要集中于第5类的矿产品,第6类化工类产品,第7类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第11类纺织类,第13类石料陶瓷、玻璃制品,第15类金属及其制品,第16类机械电器设备等商品,而其他商品贸易额相对不大,或者较低。

第二,印度在第5类商品,即矿产品方面对中国保持绝对的顺差,2009年印度对中国矿产品出口额达到84亿美元,占该年前18类商品总出口额的61%,2010年达到125亿美元,占前18类商品总出口额的60%。中国则在第6、15、16类商品,分别是化工类产品、金属及其制品、机械电器设备中有优势,其中机械电器设备对印度顺差比较大。2009年中国对印度这几类产品的出口额为163亿美元,2010年为194亿美元,分别占当年前18类中国出口印度总额的56%和49%。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印双边贸易商品结构表现出较大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中国对印度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印度出口中国的则主要是初级产品和半制成品。此外两国产业各有所长,印度在软件、金融、医疗等服务业和生物制药等高技术方面拥有优势,中国以制造业和基础设施见长,可以取长补短。目前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是基础设施薄弱,而中国在这方面经验丰富,技术水平比较有竞争力。中印两国2010年12月16日发表的联合公报指出双边贸易要重点拓展在基础设施、环保、信息技术、电信、投资、财经等领域的合作。

图1 2000—2010年中印双边贸易额

(三)中印贸易竞争性与贸易摩擦分析

中印两国资源禀赋相似,都是人口大国,处于相似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同样的发展问题,这些都使得中印两国之间产生不可避免的激烈竞争。从贸易伙伴方面来看,两国主要的出口市场都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以及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均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出口主打产品,如纺织品、医疗化工原料等。从吸引外资方面看,中国和印度因为均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都需要吸引大量的外资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据调查,78%的跨国公司领导人把中国作为投资的首选国家,而64%的跨国公司领导人把印度作为第二位考虑对象。另外印度完善的资本金融系统为外资的进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将是中国的强力竞争对手。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被形象誉为“世界工厂”,然而印度人口迅速增长,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对中国某些行业产生了冲击。以纺织业为例,2004年欧盟取消对中国纺织品的普惠待遇,再加上印度劳动力凸显优势,欧盟的大量订单转向了印度。随着制约印度制造业发展瓶颈的逐步改善,印度已成为中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中印两国同处于相似的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拥有相似的自然禀赋,随着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入,中印贸易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两国的贸易摩擦接连不断。近年来,作为印度的最大进口国来源地,中国成为印度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对象。2009年印度对中国产品发起25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包括10起反倾销、1起反补贴、5起特别保证措施、9起一般保障措施;2010年,印度总共发起了11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产品包括偶氮二甲酰胺、硝基苯胺、纯碱等化学工艺产品,冷轧平板不锈钢、土工格栅、耐热玻璃器具等;2011年,印度对中国铝板铝箔发起特保复审调查。印度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调查等贸易保护主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企业的投资热情。高频率的贸易摩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印双边贸易更深入合作。

(四)中印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称为对外贸易系数。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该国或地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贸易依存度值越大,表示该国的对外依存度越大。本文是为了更进一步讨论中印双边贸易关系,本文分别计算中国出口印度总额、中国进口印度总额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印度出口中国总额、印度进口中国总额占印度国民生产总值来说明。

从图2可以看出,自2001年以来,中国和印度对对方的进口依存度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2008年印度对中国进口依存度达到最大值2.59,中国对印度进口依存度达到最大值0.45,在2009年两组数值都有所下降。从进口依存度的增长率来看,印度对中国进口依存度增长率比中国对印度进口依存度的增长率大,并且印度对中国的进口依存度比中国对印度的进口依存度也大,一方面这是由于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率比印度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总量增长率大于双边贸易额的增长率。

从图3可以看出,10年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依存度以及印度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一直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并且与出口依存度相似,印度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曲线也同样在中国对印度的出口依存度曲线之上。

从中印贸易依存度来看,两国对对方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中印对彼此的依存度均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2001年到2010年,印度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依存度增加了4.7倍,中国对印度的进出口贸易依存的也逐年递增,从2001年的0.27%到2010年的1.04%,中国和印度互为对方主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

三、中印经贸合作的政策建议

中印两国在“金砖国家”、“基础四国”、“发展中五国” 、“中俄印三国机制”等重要合作平台中都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成果。在金砖国际合作机制下,中印两国应牢牢把握良好契机,强化共赢。面对中印两国之间的问题,用谈判的方式去解决,主动搁置暂时无法解决的分歧,使得中印贸易关系良好发展的趋势得以延续,使得贸易的规模和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总结过去经验,未来中印合作要取得更好的成绩,两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一起努力,共同营造政府搭台、民间参与、法规依托、优势互补的中印经贸合作环境。

图2 中印双方进口依存度

数据来源:中印双边贸易额数据来源于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中印GDP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

图3 中印双方出口依存度

数据来源:中印双边贸易额数据来源于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中印GDP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

(一)增进高层互访,增强政治信任

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关系日益成熟,中印两国高层互访也日益频繁。2002年中国总理朱镕基访印使得中印关系进一步升温;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应中国总理温家宝邀请对中国进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访问;2005年中国总理温家宝访印促进中印关系的新发展,中印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联合声明》;2006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印,充实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发表《联合宣言》;2008年印度总理辛格访华把中印友好关系推向更崭新的阶段、2010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印庆祝中印建交60周年;2012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德里会见了印度总理辛格,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2012年为“中印友好合作年”,表示要以此为契机把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水平。中印两国应继续加深两国高层交流,促进政府沟通,为中印两国经贸合作奠定政治基础,为缓解贸易摩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健全贸易法律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中国长期以来出口的快速增长不仅给发达国家生产企业带来“市场恐慌”,而且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印度造成了竞争压力。两国产生贸易不平衡是导致中印之间贸易摩擦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两国间的贸易发展,关键在于健全两国贸易法律法规及贸易摩擦处理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优化贸易商品结构,挖掘贸易合作互补性

目前中印两国货物贸易商品比较单一,为此中印两国应该深入调研双方市场,开拓市场;充分发挥中印各自优势,深化贸易商品互补;深入市场调研,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增加贸易商品种类,优化贸易商品结构,增加贸易商品附加值;转变现有竞争模式,避免中印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充分发挥“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的互补性。

(四)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信息流通

中印两国信息交流渠道比较单一,两国要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提供中印各种经贸信息、组织市场考察、介绍政策法律,帮助两国企业更多了解对方基本法律法规及关税等对外开放政策和开拓双方市场,提升两国企业开展合作的积极性;举办各种商品展会,使中印双方保持联系和接触。通过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为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和发展做好准备。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责任编辑:薄雅)

猜你喜欢

中印两国依存度五国
江苏省农地依存度的时空变化
中亚五国网络媒体对华关注度现状分析
中国外贸依存度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
中印两国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分析
印度总理莫迪首次访华
韩媒担忧对华贸易依存度过高
中印明年继续联合军演
在新世纪加强和深化中印关系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