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立人格的比较研究*
2012-11-10韩小琼
韩小琼
青少年自立人格的比较研究*
韩小琼①
目的 探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现状。方法 采用青少年自立人格量表对689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并在不同性别、年级间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①人际责任(t=23.65,P<0.01)、个人主动(t=23.13,P<0.05)、个人开放(t=2.41,P<0.05)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②人际主动(F=8.52,P<0.01)、人际灵活(F=2.80,P<0.05)、人际开放(F=3.34,P<0.05)、个人责任(F=3.34,P<0.05)、个人灵活(F=2.39,P<0.05)在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③性别对自立人格主效应显著(F=4.36,P<0.05),年级对自立人格主效应不显著(F=2.01,P=0.076),性别和年级对自立人格交互效应显著(F=2.86,P<0.05)。结论 性别、年级对青少年自立人格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女生在初二、男生在高一时自立人格得分达到最高点。
自立;自立人格;比较研究;青少年
自立人格是一种优秀的人格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 华之一。自立人格是一个完全中国化的概念,它的特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要求。夏凌翔和黄希庭[1]将自立人格界定为一种综合性的人格特征,指在社会背景下,个体在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形成的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特征。这5种人格特质可以划分为个人自立与人际自立两大方面[2]。关于自立人格,夏凌翔等人在它的内涵、结构、测量方法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也已经有了信效度较高的《青少年自立人格量表》,为今后自立人格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给自立人格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测量工具。
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对青少年自立人格的研究,有助了解目前青少年自立人格的现状,为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及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广东省梅州市4所中学发放800份问卷,有效问卷689份。其中男生327份,女生362份;初一81份,初二173份,初三81份,高一133份,高二131份,高三90份;被试年龄在12~19岁,平均为(15.54±1.67)岁。
1.2 方法
采用青少年自立人格量表[3]:由夏凌翔等人编制,包含人际自立与个人自立两个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4]。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人际自立为0.6438,个人自立为0.6144,总量表为0.7252。
2 结 果
2.1 自立人格的总体状况分析 见表1。
表1 自立人格的总体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自立人格的各个维度及总分的均分都不超过4分。其中人际责任得分最高,其次是个人独立,而人际独立与个人灵活得分相对较低,低于3分。
2.2 基于性别的自立人格特质差异分析
见表2。女生人际责任、个人主动得分高于男生,但男生个人开放得分高于女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基于年级的自立人格特质差异分析
见表3。人际主动、人际灵活、人际开放、个人责任、个人灵活在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事后多重比较显示,在人际主动上,初一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初二高于高二、高三;初三高于高二;高一高于高二、高三。在人际灵活上,初一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在人际开放上,初一高于高二、高三;初二高于高二、高三;初三高于高二;高一高于高二。在个人责任上,初二高于初三、高三;初三低于高一;高一高于高二、高三。在个人灵活上,初三低于高二、高三;高一低于高二、高三。
表2 不同性别学生在自立人格特质上的得分s)
表2 不同性别学生在自立人格特质上的得分s)
注:*P<0.05;* *P<0.01,下同
项 目 男(n=327) 女(n=362) t人际独立 12.13±3.29 11.80±3.50 1.27人际主动 12.83±2.46 12.80±2.91 0.15人际责任 15.43±2.56 16.13±2.47 23.65**人际灵活 13.74±2.63 13.93±2.41 20.96人际开放 13.14±2.98 13.54±3.02 21.74个人独立 14.84±2.68 15.23±2.83 21.86个人主动 13.95±2.63 14.60±2.83 23.13*个人责任 13.61±2.85 13.92±2.74 21.49个人灵活 11.34±2.60 11.50±2.97 20.74个人开放 14.17±2.46 13.71±2.52 2.41*
表3 不同年级学生在自立人格特质上的得分(s)
表3 不同年级学生在自立人格特质上的得分(s)
项 目 初一(n=81)①初二(n=173)②初三(n=81)③高一(n=133)④高二(n=131)⑤高三(n=90)⑥ F 事后比较人际独立 12.41±3.85 11.87±3.22 11.93±3.67 12.14±3.58 11.53±3.24 12.12±3.06 0.82①>③?④?⑤?⑥;②>⑤?⑥;③>⑤;④>⑤?⑥人际责任 15.68±2.82 15.57±2.63 15.74±2.97 16.28±2.36 15.96±2.14 15.42±2.38 1.79人际灵活 12.91±3.07 13.82±2.40 14.14±2.81 14.11±2.54 13.89±2.27 13.97±2.082.80* ①<②?③?④?⑤?⑥人际开放 13.86±3.04 13.72±2.80 13.63±3.11 13.43±3.23 12.58±2.65 12.90±3.213.34* ①>⑤?⑥;②>⑤?⑥;③>⑤;④>⑤个人独立 14.14±2.61 14.82±2.83 14.77±2.94 15.21±2.79 15.37±2.61 15.86±2.56 4.24个人主动 14.41±3.03 14.61±2.93 14.46±2.85 14.25±2.89 13.91±2.36 14.08±2.32 1.17个人责任 13.78±2.75 14.06±2.97 13.00±2.90 14.34±2.77 13.60±2.62 13.31±2.493.34* ②>③?⑥;③<④;④>⑤?⑥个人灵活 11.46±2.92 11.49±2.87 10.79±2.76 11.03±3.14 11.74±2.53 11.96±2.272.39* ③<⑤?⑥;④<⑤?⑥个人开放 13.95±3.03 13.97±2.60 14.46±2.47 14.15±2.51 13.53±2.10 13.59±2.26 1.94人际主动 13.78±2.66 13.33±2.53 12.73±2.78 13.05±2.82 11.91±2.52 12.00±2.57 8.52**
2.4 基于性别、年级的自立人格差异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性别、年级对自立人格的影响,以自立人格总分为因变量,对青少年的自立人格进行性别和年级的二因素方差分析。
表4 不同性别和年级在自立人格上的方差分析s)
表4 不同性别和年级在自立人格上的方差分析s)
项 目 xθ±s F P性 别 男 135.15±0.75 4.36 0.037女137.24±0.66年 级 初一 136.49±1.36 2.01 0.076初二 137.70±0.94初三 135.23±1.37高一 ±高二 ±高三 135.73±1.48性别*年级 2.86 0.015
由表4可以看出,在自立人格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但二者的交互效应显著,交互效应如图1。
图1 性别*年级的交互作用
图1可以看出,男生在高一的时候自立人格达到最高分,初三在最低谷。女生在初二的时候自立人格达到最高分,由初三开始,自立人格得分呈现下降的趋势。
3 讨 论
研究数据表明,自立人格各个维度和总分的平均数都不超过4分,其中人际独立与个人灵活得分相对较低,低于3分。在各个维度的得分中,人际责任得分最高,其次是个人独立。这可能是在青少年学生当中,自立人格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对人忠、信及能够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基本个人(非人际)生活问题。这可能跟所选的被试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的纯朴民风、学校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使这些学生在人际责任及个人独立方面表现更出色,但相对来说农村又相对闭塞,生活圈比较狭窄,这使得青少年学生在从事基本的人际活动及现实地处理个人生活问题方面有所欠缺。
研究数据同时表明,性别对自立人格主效应显著,年级对自立人格主效应不显著,性别和年级对自立人格交互效应显著。
首先,在性别上,人际责任、个人主动、个人开放呈现出显著差异。女生人际责任、个人主动得分高于男生,但男生个人开放得分高于女生。在以往自立的相关研究中,有研究认为男生的心理自立优于女生[5],有研究认为男女学生在总体自立水平上相当,没有显著差异[6]。在本研究中,总体水平来说,女生自立人格水平优于男生,但具体来看,在自立人格的不同特质上,男女学生各有优势。这可能与男女生在处理个人生活问题上存在差异有关。
其次,在年级上,人际主动、人际灵活、人际开放、个人责任、个人灵活呈现出显著差异。在自立人格各维度上各个年级有其各自发展的优势。在这里,讨论自立人格各维度的得分,并不能说明哪个年级发展的比较快。正如夏凌翔等人认为自立人格是能够帮助个体很好地解决所遇到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自立人格所包含的特质之间相对独立,所提供的机能也可能相互配合或相互制约。因此,在某个阶段上,自立人格特质得分较高,只是说明在这一阶段,该特质更有利于个体解决其所遇到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在人际主动上,得分最高的是初一、初二的学生,对他们来说,除了适应初中的学习之外,还要适应人际关系。而对于高二、高三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在主动与人交往上相对较少。人际灵活、人际开放类似。在个人责任上,初二、高一的学生得分最高,高二、高三得分最低,这可能是因为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高涨,反抗意识强,身心发展不平衡,以及面临各种心理冲突与压力有关。在个人灵活上,高二、高三同学得分较高,这可能与他们逻辑思维的发展有关,高中学生逻辑思维发展到较高水平,再加上高年级的他们,生活经验相对比较丰富,处理问题更加灵活多样。但由于高二、高三学生所处阶段的特殊性,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得他们在自立人格其他人格特质上得分都相对较低。
最后,在二因素方差分析中,虽然年级对自立人格的主效应不显著,但性别和年级对自立人格的交互效应显著。交互效应结果显示,男生在高一的时候自立人格达到最高分,而初三在最低谷。女生在初二的时候自立人格达到最高分,由初三开始,自立人格得分呈现下降的趋势。男女学生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表现。这可能与男女学生青春期认知、情感发展的速度不一样有关。对于男女生在各个年级发展的不平衡,除了他们本身身心发展处于不稳定这个原因,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1]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J].心理学报,2006,38(3):3822391
[2]夏凌翔,黄希庭,王登峰.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的结构-基于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结果[J].心理科学,2008,31(5):103521038
[3]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建构[J].心理学报,2008,40(53):5932603
[4]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心理科学,2009,32(4):9522954
[5]周坤.高中生自立及其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6]钟慧.高中生自立结构问卷的初步编制[D].重庆:西南大学,2003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of Adolescents.
H an X iaoqiong.Psycholog ical Consultation Center,J iay ing
U niversity,M eizhou514000.P.R.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status of self2supporting sersonality.M ethodsA totalof 689 adolescentswere selected as a sample to complete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Scale of A dolescent Students(SSPS-A S).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s of interpersonal responsibility(t=23.65,P<0.01),personal initiative(t=23.13,P<0.05),and personal opening(t=2.41,P<0.05),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des of interpersonal initiative(F=8.52,P<0.01),interpersonal flexibility(F=2.80,P<0.05),interpersonal opening(F=3.34,P<0.05),personal responsibility(F=3.34,P<0.05)and personal flexibility(F=2.39,P<0.05).Therewas significant main effect on self2supporting personality in genders(F=4.36,P<0.05),no significant main effect in grades(F=2.01,P=0.076),but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interaction of Self2supporting personality was significant(F=2.86,P<0.05).ConclusionGirls score higher than boys,and the girls score has the highest point in second grade of junior m iddle school,the boys in first grade of high school.
Self2supporting;Self2supporting personality;Comparative study;A dolescents
① 中国.嘉应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梅州) 514015 E2mail:hanxq2003@126.com
本研究得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当代青少年和谐心理研究》的资助,项目编号:09 JDXMXLX01
201220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