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成人学生参与进修相关因素的研究——以云南德宏职业学院为例
2012-11-09寸晓红
寸晓红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潞西 678400)
Henry与Basile(1994)的研究证实成人学生参与某项课程的一个简单决定其实非常复杂,“动机或阻碍”都会影响参与的决定。因此,本文旨在深入了解影响成人学生参与进修的相关因素,期望能针对问题,有效地鼓励更多成人学生重返校园学习,这样既可以提升人力素质,也可减缓计划生育造成的冲击,达到互利。
一、成人学习面临的困境
黄富顺(2000)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视觉功能呈现逐渐减退的趋势,四十岁以后的衰退会更明显。成人常需要面临视力及记忆力减退的问题,年龄越大越明显,而传统课程学习的模式因需大量依靠视力及记忆力,这使得他们把重返校园视为畏途。
而且成人的学习与儿童或青少年的学习不同,Houle、Sheffield、Burgess、Boshier等研究发现,成人参与学习的动机类型分为六类:
1.求知兴趣:这类学习者参与学习主要是基于求知的欲求与兴趣,纯粹为满足求知欲、为获取新知,充实自己,避免落伍而学习。
2.职业发展:这类学习者是基于职业上的需要、工作升迁或加薪,获取文凭或资格以求职业发展而参与进修。
3.逃避或刺激:这类学习者参与学习主要是为了逃避不如意的生活情境,满足归属感,求得心灵及精神寄托、获得暂时的休息等。
4.社会服务:这类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是为了服务社会,增进服务的能力、增进对社会问题的了解等。
5.外界期望:这类学习者参与学习主要是在于顺从外界权威人士的要求或期待,包括师长、父母、雇主等。
6.社交关系:这类学习者,其参与活动主要在于扩展社交圈,结交异性朋友等。
在上述六类的动机类型中,成人进修动机一般以“职业发展”及“求知兴趣”两类居多;而以“社会服务”及“社交关系”居次,“逃避刺激”与“外界期望”最少。主要是因为成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参与需求主要来自于自我内在动机,所以,因“逃避刺激”与“外界期望”而进修者比较少。
二、影响成人进修的因素
可根据Goodman、Schlossberg与Anderson(2006)提出个人转变的概念图(图1),当个人遭遇转变时,可分析优点与弱点来了解他如何应对这个转变,他们把这些潜在资源分成四大类,以四个S来描述:情境、自我、支持及策略,通过4S的评估有助于弄清影响成人考虑参与进修时的因素。
图1 个人转变的资源4S'S
1.情境。影响他们重回校园的因素是什么?对个人生活这是个好时机吗?是自己主动决定或被动接受?增加学生角色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先前是否曾有类似经验,是正向或负面的?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的压力?有哪些资源?是否在个人的控制范围内?通过这些分析可帮助我们了解成人学生所处的“情境”。
2.自我。包括个人人口特征、参与动机、生理障碍及心理状态等。个人人口特征包含有性别、年龄(强调心理的、社会的及功能性的年纪)、婚姻、子女、生命阶段、健康状况等;生理障碍包括记忆力、身体状态、疾病;参与动机及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来自于个人对事情掌控能力的信念,当成人学生能有效掌控生活中的多重角色及负担时,自我效能较高,则对转变的适应也较好(Seligman,2002)。
人口特征对学习有何影响?参与动机为何?身心状态为何?能否控制转变的情境?对“学习”是否感到有意义与目的?
3.支持。支持可分成:亲密关系、家庭、朋友网络、机构或其所属社群。亲密关系中包含有信任、支持、了解及信心的分享,是成人学生面临转变压力时最重要的资源;家庭的支持,尤其是父母的支持也是成人学生的重要资源;朋友网络或是所属社群,如宗教、政治或社会团体等也都是成人学生可能的支持来源。面对转变时,表现支持的方式包括提供金钱、物质、技能或指导等。
在转变的过程中他们所需要的协助是情感、肯定或资助?是否有许多不同的支持来源,如家人、亲友、同事、学校等?他的支持系统是否会被转变打断?他觉得转变后的支持来源高或低?
4.策略。Pearlin & Schooler(1978)认为处理问题的策略需考虑三方面:能否改变情境、能否控制问题、是否有助于后果的处理。首先在改变情境时采取的策略包括:协商、行动及寻求建议、展现力量及无助放弃;其次在控制问题方面,可做的策略有正向的比较、选择性忽略及替代性的奖赏;压力管理的策略包括情绪释放、自我辩护及消极抵制。Lazarus与Folkman(1984)指出有两种适应的方式:以问题为焦点及以情绪为焦点。不管是哪一种适应方式,采取的方法有四种:寻求信息、直接行动、避免行动及内化心灵行为。
整体而言,在评估成人学生重返校园的优势及劣势,根据4S的分析,可简化为下列问题:(I)情境的特征变项,包括时间点、评估及持续期等;(2)个人及人口特征(自我部分);(3)健康状况;(4)自我发展、人格及前途;(5)采取的应对策略;(6)拥有的支持类型;(7)对转变的真实知觉。
三、影响成人参与进修的心理分析
在取样时考虑根据性别、婚姻及年龄的多样性。根据Cross(1981)认为的25岁以上的学生即可称之为成人学生,研究选择了12名研究参与者年龄介于25岁至46岁,六位未婚,六位已婚,五位女性,七位男性。选定研究访谈对象,征求他们的同意后,最后再确定本研究参与者的名单。
选定访谈对象后,先以电话连络,决定访谈的时间及地点,将访谈提纲及访谈同意书寄给访谈对象,每位访谈对象访谈的时间二至四小时,访谈一至二次。
通过访谈结果分析可知,成人学生参与进修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进修动机。12位访谈对象进修动机约有五类,包括职业发展、求知兴趣、外界期望、低学历的刺激及弥补童年缺憾。尽管各人进修动机不尽相同,却可发现大多都有多重动机,而非仅单一目的。
研究中发现,成人进修动机以职业发展为主,认为大学文凭已经是求职基本门槛,进修是必然趋势,为了未来事业发展的需要,先行进修取得学历,以应对未来发展需要。
获得肯定,满足家人期待是部分成人参与进修的动力。有些则是因为成长过程受刺激,决心力争上游,到学校进修就是完成童年的第二个梦想。
由上述参与动机的分析可知,成人学生参与进修的动机最主要是为了职业发展(王素琴,1994;陈志桦,2002)。年龄与动机取向有关,年轻人比较偏向实用取向,以达成个人目标为主,如职业晋升、获取文凭,为以后找到较好的工作打基础;而年龄较大的人则以满足求知兴趣、利用闲暇或社会服务为主(黄富顺,2000)。
以Gould的成年期发展模式,对照研究参与者的进修动机,可以清楚发现不同发展阶段者进修动机会有差异,显示成人的参与动机与其发展阶段的任务有关,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成人发展阶段与进修动机表
2.进修前的心理状态。在访谈中发现,年龄及跨专业进修是造成进修者心理障碍最主要的两大原因,尤其是中断学习越久,年龄越大的成人,在面对重新学习的思考时,心理上会更不安、焦虑及担心,而这种心理上的挣扎与犹豫是成人重返校园前要面对的第一道关卡。成人学生不管原本在工作职场上有多杰出的表现,面对已经离开很久的校园,会有许多的不安与焦虑。
研究分析发现,研究参与者参与前的心理障碍主要是个人自我意向方面,包括担心自己年龄太老、自信心不足及能力不足等。此结果与Musong(1994)及陈志桦(2000)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也应验了Kasworm (2003)所言,许多成人学生很担心重回校园后是否能应付课业要求,害怕缺乏学习技巧,自信心不足。
3.进修前的情境评估。(1)根据人生发展任务来决定进修时机。工作、结婚生子及家庭是成人重要的人生任务,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成人,进修时机的考虑各有不同。在研究中发现,他们进修选择的时机会考虑在工作熟练后、结婚前或子女长到一定年龄后。
本研究结果与Mohney & Anderson(1988)的研究一致,已婚女性的进修时机考虑,取决于当时关系与生活事件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由动机来考虑,她们通常会等到孩子够大或家庭责任较轻时才去进修。
(2)衡量单位态度,采取不同策略。怎样兼顾工作与进修是成人参与进修的首先要考虑的,由研究发现,如果在行政事业单位或有稳定职业的研究参与者,在进修时会告知单位,如果是在企业或私人公司,多数研究参与者进修前并不希望公司知道,除了担心公司会不同意而引起不必要的困扰,有人因担心自己低学历曝光而宁可隐瞒。由他们低调计划进修的态度可知,目前工作职场对进修者恐怕并不友善,以致他们顾忌很多。
(3)考虑学校地点方便性。对全职工作者,考虑进修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学校地点,因为这是他们能否在下班后赶到教室上课的关键,因此,进修地点的方便性是他们选择学校时最重要的考虑之一。由访谈中也发现,他们选择进修的学校多与其过去就读经验、工作或居住地点的地缘关系等有关。
(4)选择专业主要以工作相关性为主。已经有工作经验者,进修专业的选择常以工作相关性为主,体现出实用取向。
4.支持进修的来源及方式。许多研究也发现,影响成人学生持续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来自他人的鼓励与支持(Brinkerhoff,2000;Greenberg,1997)。本研究发现,进修前成人会面临许多的心理挣扎及现实问题需事先规划与安排,正如Kahn与Antonucci所认为的一样,亲友的情感及行动支持的力量发挥极大的功能,是他们能否踏出第一步的关键。
本研究发现,鼓励成人参与进修者主要是他们周围的亲友,包括父母、配偶、友人、同事或公司老板。支持的方式包括情感支持,口头鼓励及行动支持等。这些支持力量对他们影响极大,让他们有勇气踏出困难的第一步。当进修得不到周围的重要他人支持时,他们就须凭借更强的内在动力去克服,面临困境时也会显得孤立无援,不利于后续学习。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成人学生要参与进修必须经过多方的考虑与评估,考虑进修涉及的“自我”包括参与动机及心理状态,“情境”因素必须考虑进修时机、工作、学校地点的便利性及进修科目,在选择“支持与策略”含支持对象及援助方式。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成人参与进修大都有多重动机,主要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
(2)成人进修前心理障碍大,踌躇犹豫。
(3)进修时间选择与其人生发展任务及责任有关。
(4)由于部分企业不友善的职场环境,成人进修多采用低调策略。
(5)进修学校的选择以地点的便利性为首要考虑。
(6)亲友或公司的支持为进修的重要资源。
2.建议
我国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在政策积极鼓励推动之下已经蓬勃发展,各大学院校都广泛设置各类在职专业,提供在职人员进修,目前进修的困境并不是缺乏进修机会,而是职场上鼓励或配套不足政策的问题。
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一些做法:台湾在2002年6月26日公布的终身学习法中第十九条规定:各级政府为鼓励国民参与终身学习活动,应积极推动员工带薪学习制度。主管机关对于积极推动员工带薪学习制度之机关或雇主,得予以奖励。台湾教育部门还根据《终身学习法》于2004年1月14日公布“机关或雇主推动员工带薪学习制度奖励办法”等鼓励成人学生参与进修。国内其他地方可以学习台湾地区的有关做法,以鼓励成人进修,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 Aslanian,C..10 Predictions for the Adult Student Market.Recruitment & Reten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2005, 19(7):1-6.
[2] Sabbagh,T.M..Adult who return to community college and graduate:An examination for life-changing event(s) in adult students?lives prior to readmission.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2003.
[3] Henry,G.T.& Basile,K.C..Understanding the decision to participate in formal adult education.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1994,44(2):64-82.
[4] 黄富顺.成人教育导论[M].台北:五南出版社,2000.
[5] Goodman,J.,Schlossberg,N.K.,& Anderson,M.L.Counseling adults in transition:Linking practice with theory.(3nd ed.).New York:Springer.2006.
[6] Seligman,M.Learned optimism[M].New York:Knopf,2002.
[7] Lazarus,R.S.& Folkman,S.Stress,appraisal,and coping.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1984.
[8] 陈志桦.成人技职继续教育参与动机与障碍因素之相关研究[D].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系博士论文,2002.
[9] Musong,J.N.A.qualitative study of problems female undergradu ate adult returning students encou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1995,56(4):1214.
[10] Kasworm,C.E.Adult meaning making in the undergraduate classroom[J].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2003,53(2):81-98.
[11] Benshoff,J.M.nontradi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 developmental look at the needs of women and men returning to school[J].Journal of Young Adulthood and Middle Age,1991,(3):47-61.
[12] Greenberg,S.B.Factors that influence persistence among students in middle adulthood at the public two-year college (Doctoral dissertation, Boston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1997,58(8):2975.
[13] 蔡培村,武文瑛.回流教育理论与实务[M].高雄:丽文文化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