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感于县委书记敢上街遛达

2012-11-08郭宁虎

支部建设 2012年22期
关键词:上街县里爱民

郭宁虎

有感于县委书记敢上街遛达

郭宁虎

神池县委书记曹爱民有一个生活习惯,每天吃过晚饭,总爱上街遛达。紧张地工作、生活了一天,晚上上街走一走,既能放松心情,又能锻炼身体,还能听到许多群众的反映。

开始调任神池县委书记,人们并不知道他是谁,见有一个人在街上遛遛达达,问这问那,就凑过来与他说话。大家凑在一起,议论的都是民生大事,你一句我一句,还有许多良好的建议。于是乎,县里的许多热点问题、敏感问题,就在遛达中受到启示,形成观点,提出解决议题。

本来曹爱民并没有上街遛达的习惯,早在任保德县县长时,离家任官,衣带渐宽,搞得他很烦恼。有人建议让他早晚锻炼,这样可以避免继续发福,保持身体健康。于是他就开始上街遛达,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谁知这一遛达,还真的遛上了瘾,遛出了与普通市民的感情。

也有人劝曹爱民,你可不敢上街遛,有些刁民专找领导的麻烦,提无理要求。“本来专门找还找不上,这倒好,自动给人家送上门。”曹爱民却不这么看,他说:“矛盾想躲躲不过,应该解决的问题本来就应该给人家解决。有些问题,本来并不成为问题,只是沟通不畅,把问题说清楚了,就会得到群众的谅解。”

事实证明,上街遛达并不会引发与群众的矛盾,相反还能拉近与群众的感情。曹爱民几次在县级领导岗位上异地调任,都保持了这样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县委书记不敢上街遛达,这是干群关系极度紧张的标志。“文化大革命”以前,县委书记和普通干部同住一个家属大院,骑的是自行车,吃的是同样的饭,没有太大差别。许多县委书记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例如焦裕禄,天下暴雨,焦裕禄第一个冲进贫困户家里,把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为了治风沙,焦裕禄第一个下去探风沙、堵风口。而对物质享受,焦裕禄从来都是先想着全县人民,心里唯独没有他自己。像焦裕禄这样的县委书记,还有什么不敢到街上遛。

随着经济生活的好转、物质条件的改变,有些县委书记搞起了特权,住的是别墅,坐的是豪华车,追求的是超豪华享受,也就挖出了与群众的鸿沟。有些县委书记从市里派到县里任职,很少到县里办公,电话遥控指挥。人们很难见到县委书记,于是县委书记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皇帝”,脱离了与人民共同生活的基础。

县委书记不敢上街遛达,还反映出对民生和对事业的冷漠。有些县委书记,托关系走后门,千方百计下到县里,不是为了搞工作,而是为了升更大的官。对于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他们置之不理,而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目的不是为了搞工作,而是为了提拔。他们在党代会、人代会上夸夸其谈,而实际一件也不落实。逢有检查,就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有人说实话,还要打击报复。人们敢怒不敢言,甚至不敢怒不敢言。持不同意见者横遭排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干群关系很紧张,这样的县委书记怎敢上街遛达?

干群关系应当是鱼水关系。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人民是水,官是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望天下的县委书记都不要怕人民群众,都善于纳人民群众之谏,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猜你喜欢

上街县里爱民
县里办大学:产业升级与货币产业政策
李爱民美术作品
触摸俄罗斯
ALittleBettyBlueR.L.Stevenson
成长的经历——《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上街走丢了
阅读花瓣雨
师徒悖论
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