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是“世界图景”通往科学世界观的桥梁
2012-11-07方龙山
方龙山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 图书馆,安徽 池州 247000)
论实践是“世界图景”通往科学世界观的桥梁
方龙山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 图书馆,安徽 池州 247000)
之所以存在“自在世界”与“世界图景”之分,横亘其中的培根称之为“四假象”,即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而“世界图景”之种种不同还在于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不同,并由此造成了概念框架的不同。而实践正是由“世界图景”通往科学世界观的桥梁。
自在世界;世界图景;四假象;世界观;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观是指对整个世界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但人们经常说,世界观——观世界,只有“观”的不同,而被“观”的“世界”只有一个。这就将世界观和观世界混同起来了。其实,人类所认识的“世界”有多个,而客观存在的世界只有一个,称为“自在世界”。我们认识的世界是人们在表象和思想中建构的,既有每个个体独有的,也有相互重叠的部分,这就是“世界图景”,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将“世界图景”和“自在世界”混同,是人类的认识缺陷所致,培根称之为“四假象”。而“世界图景”要接近“自在世界”的真实存在,则会经常陷入培根所说的“四假象”中,横贯其中有一条认识的鸿沟。
1 “自在世界”与“世界图景”的鸿沟
1.1 “种族假象”
“种族假象”(Idols of the Tribe)是指人们常把人类的本性混杂到事物中去,因而歪曲了事物的真相。“人类的理智就好象一面不平的镜子,由于不规则的接受光线,因而把事物的性质和自己的性质搅混到一块,使事物的性质受到了歪曲,改变了颜色”[1]。“种族幻象的产生或者是由于人的精神的实体气质相同,或者是由于它的成见,或者是由于它的狭隘性,或者是由于它的无休止的运动,或者是由于一种情感的灌注,或者是由于感官的无力,或者是由于印象产生的方式”[1]。这说明“种族假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2]:
(1)人类理智依其“同质性”,把世界想象得完满,即更有秩序、有规则,比如分类,有利于我们快速认识和把握“世界”,但陷于简单化,将过渡型或混合型就忽略了,而“自在世界”中,典型的反而较少,更多的是混合型的,这就歪曲了“自在世界”的本来面目,而只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世界图景”。
(2)先入为主的偏见,“人的理智一旦接受一种意见,就把别的一切都拉来支持这种意见,或者使它们符合这种意见。虽然,在另一方面,可以找到更多的更有力量相反的例证,但是,对这些例证,他却加以忽视或轻视,或者用某些分别把它们摆在一边而加以拒绝”[1]。这些,也就造就了人们对“自在世界”正确认识的壁垒,以主观的偏见来判断、取舍对事物的认识,造成了片面的认知,不能客观地对待各种事物。
(3)囿于某些狭隘之见,对于遥远而异质的事物不能进行认真而细致的思考。“贴标签”的行为就是如此,以别人的识见,一个简单、抽象的归纳的看法来替代自己的判断,以至于经常“谬误流传”。
(4)人的思维总是不断向前推进。感受到世界的无限,而人类自身的有限——个体的有限、人类历史存在的有限,于是寻找、探索先于“自在世界”存在的东西,“反诸己身”,将人类自身的“目的因”投射到“自在世界”之中,认为上帝或自然按自己的目的、方式行事。从而由于追寻较远原因时,反而落在最近的东西上。
(5)人类理性的“明镜”,由于意志和感情的渲染而蒙上了尘雾。因为意志和情感的灌注,人们浮躁而排斥困难的事物;因为傲慢,恐心理为琐屑无常的事物所盘踞,而抛弃“经验之光”,因为敬服众人的意志和情感,而舍弃不常为人相信的事物。
(6)人类理智由于感官的局限性——迟钝、无能和欺骗的障碍,而不能察觉事物细微而隐蔽的结构和本质。
(7)人类理智不愿脚踏实地一步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而只是简单地归纳几个例证,就上升到抽象的形式,忽视对事物结构、变化、活动及规律的探究,从而偏离了“自在世界”的真实面貌。
1.2 洞穴假象
洞穴假象(Idols of the Cave)是由于个体从自己的性格、喜好、经验、经历及所处的环境出发来观察“自在世界”而导致的偏离和歪曲。“因为每一个人(除了普遍人性共有的错误外)都有各自的洞穴或窝窟,它使自然之光发生折射和变色。洞穴的形成,或者由于这个人自己固有的特定本性;或者由于他所受的教育和与他人的交往;或者由于他所阅读的书籍,以及他所尊敬和钦佩的那些人的权威;或者由于他所得到的印象不同,这些印象之不同依它们发生时心灵是全神贯注、预存偏好,还是漠不关心、无动于衷而定”[1]。
1.3 市场假象
市场假象(Idols of the Market-place)是指滥用或误用语言和文字的概念而造成的交际中各自的“世界图景”不同。“‘市场假相’是一切假相中最麻烦的一种假象,这一种假象是通过语词和名称的各种联合而爬进我们理智中来”[1]。因此,尼采认为:语言使我们误以为我们说世界的方式就是实在世界的反映。但语言及其表达不过是人的虚构,它们的正当性不在客观的根据,而在于它们的实用性[3]。在此,正是由于“语言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以及语言概念可能的乖离,语言对思维可能发生约束限定的作用”[4]。
1.4 剧场假象
剧场假象(Idols of the Theatre)是由各种各样的哲学体系或教条之类所造成的假象。“一切流行的体系都不过是许多舞台上的戏剧,根据一种不真实的布景方式来表现它们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罢了。……我所指的也不只是完整的体系,也还有由于传说、轻信和疏忽而接受下来的许多科学中的原理和公理”[1]。
总之,培根对种族假象的批判,体现了他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对洞穴假象的批判,坚持从后天的观点来讨论问题是正确的;对市场假象的批判,指出了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语义含混不清,从而导致认识错误或者认识停滞不前的可能性;对剧场假象的批判,表示了对盲目信仰权威和教条的反对态度。而“四假象”正是“自在世界”与“世界图景”之间的鸿沟,同时也是“世界图景”与科学世界观之间的鸿沟。
2 世界图景的种种不同在于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不同
世界图景的种种不同,除了由于培根所说的“四假象”之外,还在于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不同。我们过去对“世界”的理解中,最重要的问题离开了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去思考人同世界的关系[5]。正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的殊异,造成世界图景的种种不同。人既是自然存在,又是社会存在。作为社会存在,人是历史文化的存在,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而“语言”、“概念”、“范畴”则是历史文化的“水库”。因此,这些就构成了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也就是说,概念在人与世界的“沟通”中实现了思想对世界的“占有”。概念既是人类思维的形式,又是人类的认识成果。在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人,把握、描述、解释和反思人和世界及其相互关系凭借的是概念,理解、解释、规范和反思人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依赖的是概念,最终建构关于世界的规律性图景以及世界的理想性、目的性要求依靠的还是概念。而人们用以构筑思想中的经验世界,并用以整理思想中的概念的方式就是概念框架。“现在它们把形式赋予了我们的观察和我们的研究。也许它们曾受到质疑。但是也许由于经历了久远得不可想象的年代,它们已经属于我们思想的框架”[6]。概念在不同框架中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如对“真善美”的理解,就会在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中产生不同的意义。如表1 所示[5]:
表1 “真善美”的理解
正基于此,狄尔泰认为:世界观不是知识和理论,而是我们的基本的信念系统。它不是产生于我们对事实的把握和认识,而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事实的前提[4]。维特根斯坦也认为世界图式可以是多元的。不同世界图式间的冲突不是逻辑的,或事实的差别,而是世界观的不同。因此就有罗尔斯的“重叠共识”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罗尔斯推理:在原初状态中的各方是从理论上加以规定的个人。他们同意的理由是通过契约状态和他们对基本善的选择来表述的[7]。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理性的人们将会做出某个确定的决定。在《政治自由主义》中进一步明确为“重叠共识”。交往行为理论认为生活世界可划分为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合为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可以与多个世界建立起联系,并就世界中的事物达成沟通,相应的有效性要求是真实性、正确性以及真诚性[8]。穆尼茨在《当代分析哲学》中,总结维特根斯坦的理论:世界图式“相当于命题、概念、信念和实践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或框架——简言之,相当于一种‘生活形式’”。因此,世界图式“它以无数种方式,无数次地同我们日常实践交织在一起。像每一种语言游戏一样,世界图式以生活形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实践使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更为可靠,从而导向科学的世界观。
3 实践是通往科学世界观的桥梁
哲学是对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反思,从而为人类提供一种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之间相互关系的“世界观”。那么如何理解人和世界的关系?首要要明确两点:世界在时间上是先于人而存在的,因而海德格尔有人“在世界之中”的说法,这也是唯物主义所坚持的物质第一性;然而在主客体关系中,主体对客体具有“逻辑的先在性”,因为客体是作为被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而存在的。主体在“逻辑”上先于客体,就需要我们从“主体”的实践本性视角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深谙作为“客体”世界的“二重化”;就需要我们从 “主体”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神话、宗教、科学、艺术、伦理和哲学——视角去理解“属人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就需要我们从“主体”的历史发展视角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领会作为“客体”的“属人世界”的历史性。而人与世界最基本的关系是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基础也是实践关系。那么何谓实践?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是人对世界实际把握的一种方式。因此,“实践”不仅是以“主体—客体”结构为核心,旨在改变外在对象、简单的工具性操作活动(practice),而且是以主体间的交往为核心的人的基本生存活动 (praxis)[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规定着人的类的特征,也就是说,实践规定着人的本质的活动。实践既是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自然界的活动,又是进而创造人本身的活动[10]。人类的社会实践囊括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所有根本特征,如:创造性、社会性、目的性和超越性等等。实践的最本质特征是对自然和自身的给定性的扬弃,即是对人类自身和人的世界创造与再创造。因此,实践不仅是现实世界分化与统一的根基,而且是人类了解自身与世界分化、统一的契机。
在人所特有的自由自觉的和创造性的本质活动中,实践结构现实生成、展开、并不断重构两种基本的关系或生存结构:一是主客体关系或主体——客体结构,既包括人与自然在实践上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人对客体技术征服,也包括认识主体与客体在符号上的相互作用,即人对客观对象的理性把握;二是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双重结构的展开,从共时态角度,是人的世界或人类社会的建构,从历时态角度,是人的历史或实践总体的演进。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理论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对主客体关系和主体间交往关系的理性展开。詹姆斯也认为:经验首先不是一个认知过程,而是一个生活过程,人们通过经验与世界万事万物发生关系,经验是人与世界相遇的方式[4]。在此,我们将实践理论展开为以下两点:
第一,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及统一的基础。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但人的生成促使了人与自然的分化。另一方面,人类一直试图探索建立自然界与人类自身的统一。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而人类的实践不仅能够积极地改变自然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变自身。人的需要、欲望等等有其必然规律性,而人类最终要达到的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是合目的性。两个尺度的统一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就是“合乎规律”地把世界变成“合乎目的”的世界,也就是把现实变成人所理想的现实。
第二,实践是人(个体)与人(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有了主体间性,即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个体之间才能自由交往,个体才能通过与自我进行自由交流而找到自己的认同,也就是说,才可以在没有强制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化。这是人与人的分化,也就是个体在相互承认的基础上的独立,这种相互承认是基于实践的。“交往行为者在主体间性关系中所使用的是一种自然语言媒介,运用的则是传统文化的解释,同时还和客观世界、共同的社会世界以及各自的主观世界建立起联系”[8]。这是一种建立在社会交往实践基础上可以达到沟通的主体间性,沟通就是旨在有效达成共识的交往。人与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实现了统一。
总之,正是实践能达致人与世界的分化与统一,能使实践所把握的“世界图景“与“自在世界”达到最大程度的吻合,从而导向科学的世界观。
4 结论
综上所述,破除认识世界的“四假象”,同时认清“世界图景”的种种不同还在于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不同,因而概念框架也是殊异。而实践是铺设在“世界图景”与“自在世界”之间的桥梁,在实践的基础上能促进人与世界的分化与统一,从而达致科学的世界观。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所深刻阐述的那样:“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0]。
[1]培根.新工具[M]//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2]周晓亮.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四卷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英国哲学[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余丽嫦.培根及其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维特根斯坦.论确实性:第211节[M]//.涂纪亮.维特根斯坦全集[M].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7]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 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9]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B0
A
1674-1104(2012)04-0036-04
2012-06-05
方龙山(1964— ),男,安徽贵池人,安徽人口职业学院高级讲师,安徽省人口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口管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韩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