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皖江地区人口变化及原因探究
2012-09-06朱贝多
朱贝多
(安徽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清末民初皖江地区人口变化及原因探究
朱贝多
(安徽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太平天国战争之后,皖江地区的人口变化剧烈,战争和自然灾害成为人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战后农业生产、经济活动受到摧残,清政府开展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以恢复经济。
皖江地区;人口;战争;自然灾害;人口迁移
皖江地区是指覆盖长江流域安徽段两岸的地区,即青弋江和水阳江流域地区。当涂、芜湖县、繁昌、南陵、宣城、广德,分布在青弋江、水阳江流域,这些地区在近代分别隶属于太平府、宁国府、广德州。纵观整个皖江地区,地形变化多样,河网密集,境内水道发达,交通便利。皖江地区的宣城、南陵两县都是沿江平原,人民因地制宜,务农垦田,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广德县境内低山丘陵广布,平原狭小,山林资源,矿藏资源较为丰富,山产物资吸引外来商客;当涂县、芜湖县、繁昌县地处沿江圩区,交通方便,自古就是商旅汇集之地,商业也相当繁荣。进入近代皖江地区的人口数量发生很极大的变化,人口骤然减少,人口的锐减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为此清政府开展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以此来恢复生产,维护赋税收入,本文试就这一地区人口变化的情况及原因作一论述。只有13955358人,与1852年人口总数相比人口减少了23694642人,保守估算出安徽通省总人口损失约达到63%。据《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的记载安徽人口在1911年仅占是年全国人口的4.48%,居全国各省人口第10位[1]268。由此可以看出,安徽总人口在战争中损失严重。
由于战争的影响,皖江地区在太平天国时期的人口统计有所遗漏。如何炳棣所言:安徽省在咸丰二年(1852)曾登记到3765万的人口高峰,但由于备受太平天国和捻军战争蹂躏,以后再没有上报过任何人口数[3]。推算本区的人口变化主要依据《皖省辑要》、《安徽省志·人口志》、本区各县地方志以及《皖省志略》等文献记载的关于嘉庆、光绪、人口数来算出在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本区人口的变化。
皖江地区人口的变化可以用本区所处的省、府、州人口不同程度的变化来做一个初略的判:
1 近代皖江地区的人口变化概况
1.1 人口剧减时期
自1953年太平军进入安徽到1864年太平军从安徽撤走,安徽经历了十几年的战争摧残,人口损失惨重,而皖江地区是属于清军与太平军混战拉锯的重要战场,人口变化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就是剧减。
咸丰二年(1852年)安徽人口达3765万人[1]262,在当时是仅次于四川、江苏的第三人口大省,是安徽近代人口的顶峰时期。1892年和1902年,安徽地区人口分别为 20596988人和23672614人[2],1892年至1902年人口增长率为14%,按此人口增长率推算在战争刚刚结束的1864年安徽人口总数
表1 1819年与1904年安徽各府州人口比较表
另据《安徽省志·人口志》中记载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本区各县人口分布,见表2
表2 嘉庆二十四年各县人口分布表
依据《皖政辑要·民政科卷十五·户籍》记载在光绪三十年(1904),本区各州县土著及客籍户数和人口归纳如表3:
表3 各州县土茗客藉户数和人口
(表3据曹树基在《中国人口史·清时期》对《皖政辑要》涉及的宣城县和广德本州的人口说做了修正。光绪十三年(1887)年宣城“民屯土客”为31.9万,(光绪《宣城县志》卷七·户口)《皖政辑要》记载的宣城县土客籍人口并不准确。如据《皖政辑要》记载1904年宣城县土著人口为158741人,客籍人口为100656人,合计为259397,大大少于《宣城县志》所载的光绪十三年的人口。)
在《皖政辑要》中广德本州的人口不增反减,实与对女性人口的漏载有关[5]。这种结论的得出是基于对乾隆及民国年间的人口数的分析。
由上述嘉庆二十四年和光绪三十年的人口数可以计算出本区的人口变化数字,当涂县,嘉庆二十四年(1819)人口为885104,光绪三十年(1904)148747,人口损失率为84﹪;芜湖县,嘉庆二十四年 (1819)人口为 341838, 光绪三十年(1904)124971,人口损失率为65﹪;繁昌县,嘉庆二十四年 (1819)人口为 313258, 光绪三十年(1904)61537,人口损失率为81﹪;宣城县,嘉庆二十四年(1819) 人口为 1330719, 光绪三十年(1904)294000,人口损失率为78﹪;南陵县,嘉庆二十四年 (1819)人口为 593999, 光绪三十年(1904)66785,人口损失率为89﹪;广德县,嘉庆二十四年(1819)人口为305466,光绪三十年(1904)137000,人口损失率为61﹪。
1.2 人口恢复时期
人口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战后皖江地区社会环境平稳,
土地大量闲置,加之自然环境及生产条件好,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扩充了本区的劳动力;加之清政府开展大规模的移民政策,皖江地区人口才得以逐渐开始恢复。
太平府所属的当涂、芜湖、繁昌三地,移民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自湖北及河南迁来,大多居住南部的丘陵地带,另一类是江北的安徽省内的移民。本区战后人口大幅减少,各地人口损失及迁移的情况有不相同。
当涂县战后“人口仅存五分之一”[6]75。整个县的人口直至光绪年间的人口迁移才逐渐充实,其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和县、无为、巢县、含山和少数皖北的移民,“他们来这里垦荒种地、植树造林定居下来,大多分布在江心、青山、亭头、围屏等乡”[6]75,还有一些来自外省如山东、河北等省的移民定居在湖阳乡等地。
芜湖县在战后由湘、鄂、浙及江北人口迁移本区为多,民国《芜湖县志》记载:“湖北会馆于河北江口”,“湘人旅芜日多”,江北会馆繁多,如庐州、和州等[7]47。
按照近年的调查繁昌县人口约30﹪为战后移民的后裔人口[8],来自湖北的移民主要集中在繁昌县的新林、平铺两乡,而在靠近江边繁昌县的北部地区的北保定、小洲两乡则主要是来自江北无为县的移民所居住、开垦。
宣城县客民占约十分之九,其中以两湖占多数,皖北次之[9]172。其中外来移民以湖北应山县的移民最多,除了湖北移民之外还有部分河南移民的移入,“湖北客民最为强盛, 河南客民少于湖北”[10]。在《应山县志》上记载的家谱中可以了解到“张氏,清同治三年,迁移宣城县;颜氏、魏氏、熊氏迁入安徽宣城县的水东、孙家埠镇和杨柳铺等地”[11]91。
南陵县战后土居之五六,所以战后移民迁入较多。“宣、南、宁乱后土著稀少,同治初年创议令楚南之人挈室来佃者,于是趾踵相接,蔽江而至。……不数年,客即十倍于主,因是有客民之号”[10]。这些移民主要分布在南陵的丘陵地区。南陵县除了有外省移民,本省江北移民人数也较多,主要分布于县城及县城周边。
广德县人口损失最为严重,其外来人口数量也最多。广德州内,湖北人、河南人、江北人、“至同治乙丑以后……因庚申遭寇难州民存者无几,江督曾侯出示招垦,于是楚豫各省之民络绎来归,坌集境内,垦荒纳税”[12]251。 《皖志便览》载:客民居十之九,东北多河南人[13]。
2 近代皖江地区人口变化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战火燃烧到整个安徽,沿江地区也成了太平军与清军反复厮杀较量最为频繁、严重的地区之一。连续不断的战争、清军的大肆屠杀,再加上残酷的自然灾害,使得本区人口大量锐减,成为十九世纪中后期全国人口减少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而战后移民的迁入增加了本区的劳动力,使得人口缓慢增长。
2.1 战争因素
本区所属的太平府、宁国府、广德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该地区是控扼由皖入苏、浙的孔道,是屏护天京十分重要的外围要冲。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与清军在此拉锯不断,很多地方被两军反复易手,在此频频征战。在太平天国时期,该地区在当时既有太平天国政权,又有清军地方政权,太平军,清军,地方团练再次交战不断,斗争尖锐复杂。太平府、宁国府、广德州所属州县依次被攻占的平均次数为5次、7次、5.5次[14]。太平军定都天京后本区的战事主要集中在西征及攻破江南大营时期,本区在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受兵燹之祸惨重。
曾国藩言“自池州一下,两岸难民,皆避居江心洲渚之上……壮者被掳,老幼相携,草根掘尽,则食其所亲骨肉,风雨悲啼,死亡枕籍……徽、池、宁国等属,黄毛白骨,或竟日不逢一人”[15]。如咸丰四年(1854年)清军傅振邦、张国梁部在攻克当涂县城后,“纵火焚之,全城俱尽”[16]28。 湘军在本区作战时“专以杀戮为攻”,破圩、寨,便把圩、寨人,“杀戮不留遗种”[17],清末谭嗣同也写道,城邑“一经湘(淮)军所谓克复,借搜缉捕匪为名,无良莠皆膏之于锋刃,乘势淫掳焚掠,无所不至”[18]。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清政府的在安徽施行的是“坚壁清野”的政策,对战争区的人民毫不留情:“各处烧杀抢掠亦多为溃败之官军所为者,不仅属贼也。又官军败贼,及克复贼所据城池后,其烧杀劫夺之惨……不可不知也”[19]。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害正如一首诗描述的:
咦,一滴杨枝洒十方,万千冤魂洗愁肠。兵灾生死皆由数,莫要黄泉怨老张[20]。
正是由于清军的残酷杀掠及战争中的混战造成本区“环视数百里内,蒿莱弥望,炊烟几绝”[21]。的情况。同时受战争的破坏人们正常的生产收割也被破坏,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也得不到保障,物价飞涨,“米价每斗至两千钱,肉每斤五六百钱,日不能具一食”[22]。战争使人们的生活陷入困顿中,当涂“县境东北、东南各乡数十里渺无人烟。劫余遗黎仅有存者,又耗之八”[16]43。
人口的死亡除了被清军所害,当然还有部分是死于太平军的刀下,“但农民起义的镇压对象,主要是官吏、乡绅、地主、富豪,清军及外国侵略者才是杀害人民的祸首”[9]37。
总之,历经十数年的战争,整个安徽是遍地荒凉,“终日不见行人,百里不见炊烟”[23]。
2.2 灾害因素
人口的大量锐减除了与战争有关外,还与十九世纪中期以来频繁的自然灾害有关。在战争死亡的人口常年累积,又会带来大疫。咸丰十一年(1861年)前后,从江西彭泽到安徽东流一带,由于“连年战斗,尸骸腐朽,蒸郁积为瘟气,……肿头烂足而死者十有八九,多道毙”[24]。广德“同治元年大疫,先是州民在贼中困苦流离,死者过半,至是又病疫,五月至八月,积尸满野,伤亡殆尽”[12]838。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军,调集了大量的湘军进入本区,沿江地区又作为两军交战区,使得吸血虫病的爆发很快四处传播,许多村庄感染病菌人口减少。
本区地理位置处于沿江地带,属于洪涝灾害多发区。1849年,沿江一带“平地水深自三四尺至七尺不等”[25]。在1850年遭受水灾的59个州县中,夏季作物不满六成的2个、六成以上的19个、七成以上的35个、八成以上的3个;秋季作物不满六成的7个、六成以上的27个、七成以上的23个、八成以上的2个[9]765。粮食作物的供应不能做到基本的保障直接导致百姓大量饿死。
当涂县“咸丰二年(1852年)当涂、泾县、绩溪、婺源水沸”[26]566。
1856 年,芜湖县,“天旱,蝗蔽天日”[27]。
“同治八年(1869年)当涂、芜湖、繁昌、合肥、无为、巢县、和州、含山俱大水”[26]570。
道光元年至宣统三年,太平府所属水灾不断,《民国芜湖县志》记载“宣统三年大水,本年丁漕全数豁免,民避居土埂”[7]75。“皖南各属旱蝗被扰,收成歉薄,宣城、南陵、泾县、太平、宁国各县据系被扰之区,”“同治五年,皖南宁池两属蛟水陡发,冲没田产,被灾极重”[28]。
南陵“壬戌(1862年)三月,贼退瘟疫时作,间有旋里者,十死六七”[26]568。
广德州 “江上乱峯生暮烟,隔江遥望水云连,西风战舰进无数,不见米家昼昼船”[12]821。“咸丰二年三月地震连日月余始定,六年夏五月至六月不雨大旱,九月蝗,大饥,斗米钱六百,七年夏旱蝗”[12]838。
综上所述,清末皖江地区战争不断、瘟疫、洪涝、旱灾、蝗灾等各种灾害频发,使传统农业社会抵抗能力进一步的减弱,加剧人口的锐减。除了这些原因,政府在赈灾救济发面未能发挥积极作用,也是导致皖江地区人口大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2.3 人口迁移因素
本区移民跨度时间非常漫长,从太平天国运动结束至清末,人口迁移的活动一直持续。“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安土重迁的过国度内,过去历朝的人口流动,或因战争、或因灾荒、或因任官、或因迁移的政策”[29],本区内如此漫长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是有很多诱导因素的,下面具体分析。
2.3.1经济移民 “每个移民的迁移行为,都受到某种意愿的支配,有其特殊性。如果大量的人口持续不断地离开其原居地,而不约而同地向一个地区迁移,这种特殊性就包含着某些共同的更为深刻的因素”[30]83。本区所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尤其是在近代还是以农业社会为主的背景下,本区地处沿江圩区,战争之后土地荒芜,地广人稀与迁出地区相比较,本区有较为优越的自然生存环境,给垦荒者留有更多资源。
如湖北应县的移民在迁入本区之前,“山陬水澨,村社鳞鳞,几有人满为患”,即使经过太平天国战争的破坏,仍然出现“家有闲丁,野无旷土,负耒耜,走吴越,离乐土,垦荒芜”[11]90的情况。而当时江南地区成为很多外省人民向往的富庶之地,正如皖南花鼓戏《唐老山下江南》所唱:“有人说江南田好,有人说孝丰县好大竹山,一颗毛竹做水桶外做扁担,那杉树能造米粮舟船。一束稻子能打一大碗,栗谷米能长一尺二三。棉花套子赛鹅蛋,一串钱能买八十斤盐,葫芦长的水桶大,南瓜长得磨盘圆”[31]169。
正在这种心态下,迁出地区的目的是明确的,就是为了求得更好的生存发展。“待开发区因能提供更多改善物资条件的机会,可使狭乡民众获得更多土地等而产生的诱惑力、拉力”[30]85-86。
2.3.2政治移民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的湘军,战后成为本区首批移民。如在南陵,“他们定居南陵后,乘人烟稀少、田价低廉之际,纷纷纷纷购置田产,后来其同乡闻风而至”[31]125。在广德,两湖散勇也在战后定居当地,因为受战争的影响,人口大量死亡,定居下来出现“不用置产而有田可耕。不用建房而有房可住”。
本区大量的移民还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招垦政策。在战争中,本区大部分的生命财产都受到严重的破坏:“谷地的土壤极其肥沃,却完全荒芜着。刷着白石灰的漂亮房屋掩在丛生的树木之中,无人居住。……山谷中的耕地和山坡上种水稻的梯田,现在长满了荒草;以前在中的桑树,大都因无人照管而开始朽烂……”[32]。战后本区出现的人口真空现象,大量土地无人开垦对赋税出现极大的影响使得清政府制定了招垦政策。
在清政府的授意下,曾国藩和安徽巡抚向河南、湖北等省发布招垦公告:
你们离开你们贫瘠之土,到这里肥沃之地来吧!让这些田地、这些房屋成为你们的不动产吧!头几年,你们可免交公粮,到了规定时期,你们再和其他人民同样地向朝廷纳税,共享同样利益。只要你们奉公守法,我们一致保护你们[33]。政府的大力宣传吸引了外省的移民,湖北、河南等省的农民大批迁入本区,成为本区迁移人口的主力。在战后的几年里清政府实行的较为宽松优惠的开垦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本区外来移民的迁入。至光绪初年,大规模人口招垦才告一段落。
3 清末民初皖江地区人口变化规律的总结——急剧下降到缓慢回升
19世纪中期长时间的战争和各种灾害导致皖江地区的人口减少,劳动力大量锐减,田地无人开垦,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都受到严重影响,制约着皖江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必然影响清政府的赋税收入,战后政府鼓励外地人口迁入本地恢复生产,皖江地区的各县在不同程度上吸收外来移民,民初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人口缓慢回升,对本地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人口的迁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劳动力,但是大幅度的人口减少制约了日后人口的发展,而人口动力的不足进一步制约着本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1]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2]安徽通志稿·民政考·户口[Z].民国23年版:11.
[3]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83.
[4][清]冯煦主修,陈师礼总纂.皖政辑要[M].合肥:黄山书社, 2005(8):128.
[5]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五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493.
[6]当涂县志编纂委员会.当涂县志[Z].北京:中华书局,1996.
[7]民国芜湖县志[Z].余谊密,等修.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8]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六卷·民国时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1997:460.
[9]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M].北京:三联出版社,1957.
[10]客民禁入皖省宣城示[N].申报,同治十三年二月十一日.
[11]湖北省应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应山县志[Z].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2][清]光绪广德州志[Z].胡有诚,修,丁宝书,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3]李应珏.广德直隶州序[O]//皖志便览:卷二光绪二十八年刻本影印本:127.
[14]林齐模.旧制度的危机——太平天国战争对安徽田赋征收的影响[J].安徽史学,2002(3):23-25.
[15]李翰章.曾国藩全集[M].李鸿章,校刊.长春:吉林出版社, 1995:930.
[16]欧阳奎纂.当涂乡土志(光绪三十二年)[Z].当涂县档案馆藏.
[17]范文澜,翦伯赞.捻军第六册[M]//任重光.上毛亲帅平贼义.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196.
[18]蔡尚思,等.谭嗣同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345.
[19]李圭.思痛记.[J].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1957(4):474.
[20]柏文蔚.五十年经历.[J].近代史资料,1963(1):153.
[21]唐训方.唐中丞遗集`·教条[O].光绪十七年刊6.
[22]李文海,李敦奎,周源,宫明.近代中国灾荒纪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216.
[23]曾国藩.曾文正公集·奏稿卷二十一`[M]//报销安徽省抵征总数疏.光绪二十九年石印本:77.
[24]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人口志[Z].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21.
[25]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长江海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G].北京:中华书局,1991:891.
[26]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566.
[27]芜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芜湖县志资料选辑:第一辑[M].芜湖县印刷厂印1988:8.
[28]余谊密,修.徐乃昌,纂.民国南陵县志·卷十四·食货[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180.
[29]谢万里.试论明清人口迁移的特点[J].贵州社会科学,1999 (5):107-109.
[30]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1]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2]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239. [33][法]史式徽.江南传教史:第二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217.
[责任编辑:胡惠芳]
C924
A
1674-1104(2012)04-0109-05
2012-03-27
朱贝多(1987-),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