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助力民办高校科学发展
2012-11-06阙明坤
阙明坤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今年7月,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各地党建经验,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强调:“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党的建设是民办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民办高校党建受关注
民办高校是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在党和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指导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目前,全国有民办本科高校84所,独立学院303所,民办高职院校319所。在校生达600万人,其中民办本科院校100多万人,独立学院近300万人,民办高职高专200多万人,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20%。
党建作为民办高校的重要工作,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2006年中组部、教育部党组下发《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自此,我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驶入了规范发展的快车道,由原先的自主自为地开展工作转变为党和政府的直接推动、直接参与,各地纷纷加强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管理,相继出台了落实意见和一系列有力举措。
为加强党对民办高校的领导,陕西、江西、辽宁、山东、安徽、福建、广东等20多省份向民办高校派出督导专员,负责联系党政领导班子,了解情况、沟通信息、督导检查,向有关部门和学校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江西省副省长孙刚认为,“督导专员要做民办高校办学方向的扶正者、事业发展的推动者、和谐稳定的保证者、党建工作的创新者。”江西省2007年在全国率先向10所民办高校委派了督导专员(党委书记),“四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向民办高校选派督导专员(党委书记)的做法是科学的、有效的,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标志性的成果。”2011年,该省又向13所民办高校委派了新一任督导专员。
为强化党建工作,不少地方还划拨专项资金,开展评估验收,成立专门管理部门。北京每月给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辅导员每人发放500元的岗位补贴,并开展党建评估,纳入民办高校办学状况综合评估体系之中。2012年年初,江苏下发了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党组织工作业绩、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挂钩,并作为开展教学评估的前提条件,实行一票否决。上海市教委还成立了民办高校党工委办公室和“民办教育管理处”,合署办公,整合资源,进一步增强了民办高校管理和党建工作的合力。
在党和政府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愈发关心支持的同时,民办高校自身也对党建工作越来越重视。北京城市学院以章程的形式,率先在全国民办高校中确立了党委在日常管理中的决策地位,将党建工作经费列入预算,为全校党员每人每年配套400元活动经费,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加强党的领导,形成了“六管六抓”的党建特色,即“管方向抓保证、管政策抓监督、管政治抓稳定、管思想抓引导、管干部抓教育、管服务抓宗旨”,充分发挥了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眼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近年来,在每年召开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都有民办高校的身影。在各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七一”表彰中,民办高校的党组织也榜上有名。
截至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党组织实现了全覆盖,党的组织和工作机构逐步建立健全,党务干部队伍明显加强,党组织行使政治上的领导权、管理上的参与权、行为上的监督权,在民办高校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全国民办高校专任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已达40余万人,学生党支部6430个。
在全国“两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抗震救灾、铁路春运、城市义工等志愿服务活动中,都活跃着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身影。据统计,民办高校获国家奖学金、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学生中,党员所占比例超过80%,不少民办高校申请入党的大学生占全校非党员学生总数的70%以上。
转型期,民办高校党建面临新挑战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尽管目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开端良好、初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与民办高校自身的快速发展相比,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党组织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由于开展的时间不长,民办高校党建作为一个新的工作领域,还存在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办学体制、经费来源、领导体制不同,民办高校实行的是董(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些办学者认为坚持党组织在民办高校的政治核心地位,会冲击董事会的最高决策地位,党组织可有可无。一些民办高校把党建工作当做软任务、虚指标,存在“重行政、轻党务”的现象,党组织负责人并未进入董(理)事会,不能直接参与学校重大决策,致使党组织无法正常有效地发挥作用。
“民办高校在工作重心上,往往更多地关注资金、师资、生源等影响到学校生存的问题,党建的核心工作相对弱化;在机构组成上,追求以最少的机构获得最高的管理效率,党务部门和基层组织的建立则相对忽视。”对民办高校党建有多年研究的浙江树人学院教授章清这样认为。
2012年4月至5月,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调研发现,有8个学校成立临时党委多年,没有按时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党员未能有效行使组织权力。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并不少见,江苏省教育厅一位负责人表示,民办高校对党建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是党务干部队伍匮乏,党建保障力量不足
当前,由于重视不够、经费短缺,有些民办高校为节省开支而精简机构,党务人员配备不足,一人多岗现象普遍,院系两级党组织负责人产生办法不规范,流动性较大,工作量太大,疲于应付,影响了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调查显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专职党务干部151人,仅占党务干部总数的15%,兼职的党总支书记50人、党支部书记230人,分别达到了54%和65%。
在党建专项经费上,民办高校也是投入严重不足,平均到党员个人的活动经费少之又少。党建活动场地也极为缺乏,一些民办高校没有设立党员之家、党员活动中心等党员教育、学习、交流场所,影响了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
三是党组织活动和党员发展,不够规范有序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办学条件有限,内部管理体制和办学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党组织活动存在不规范的状态。有的学校组织活动缺乏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活动内容单一,方式方法陈旧,载体建设滞后,与师生实际生活结合不够紧密,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在事关学校重大发展的问题上党组织存在缺位现象。同时,发展党员工作还不够规范科学,存在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从内部来看,当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滞后于学校规模发展,自身建设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急需进一步加强。
从外部形势来看,国际国内社会形势深刻变化,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高校作为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的地方,处于抵御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前沿,应对复杂局势和意识形态领域新挑战的任务十分艰巨。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虚拟化、思想复杂化、价值多元化,民办高校党建面临很大挑战。
教育部思政司组宣处处长徐艳国认为:“经济形势、政治形势、社会形势不断发生变化,使思政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意识形态的斗争依然存在,新媒体时代全新的传播方式也对思政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制度建设,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保障
提高民办高校党建水平,促进党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建设是根本。只有建立长效机制,运用制度来管理约束党员和党的组织,才能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首先,要健全党组织参与决策制度体系。加强和保障民办高校党组织地位的最大困难源于其特殊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董事会、行政、党委三者如何和谐共处,形成合力,一直是困扰民办高校的一大难题。民办高校要理顺体制机制,必须创新领导决策机制,形成一个董事长、校长和党委书记相互配合、三方权责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坚持董事会、校行政、校党委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民办高校党委和行政工作容易出现两条线、两张皮,无法对接融合”, 西安外事学院党委书记李玉华说。该院创新管理体制,党委书记、副书记均进入董事会,党委6名成员进入院务会,参与行政管理,二级学院院长或副院长兼总支书记,打通了党政合作途径。
宁波大红鹰学院党委书记孙惠敏认为,“应当在学校章程中,明确党委作为学校政治核心”,在她看来,董事(理事)会议容易成为董事(理事)长“一言堂”,她表示,“要落实由党委领导下召开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选举产生教职工代表董事(理事),落实教职工代表董事(理事)的决策参与权。”
民办高校党委参与决策,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落实党代会、教代会制度,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广泛征集提案,让教职工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重大举措的讨论。西安外事学院将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工资待遇、福利、住房等问题提交党代会、教代会讨论研究决定,发扬民主,学院新建600余套福利房,基本解决了教职工住房问题。
其次,要健全党员发展制度体系。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是一支规模庞大、数量可观的群体,但质量参差不齐,应严把“入口关”,确保党员质量。江苏省实施“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用民主程序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确保把最优秀、最公认的大学生发展入党。该省积极推行发展党员“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制度,即推优投票、发展预备党员投票、预备党员转正投票,推优公示、发展公示、转正公示,召开预备党员转正答辩会。2011年以来,江苏推行上述做法的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有46所,经历上述做法的有17326人。
同时,还要健全党员教育学习制度体系,包括“三会一课”制度、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党务工作者培训制度、党员示范岗制度、学生党员带班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
党员教育既要坚持讲座、党课、报告会等传统的集中教育方式,又要注重通过交流讨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抓好经常教育。要积极搭建志愿服务、科学研究、文化活动等各种实践平台,使学生党员的教育从重视课堂灌输,转到注重实践锻炼,引导学生党员在专业学习、志愿服务、创新创业以及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的先进性理论教育找到实实在在的落脚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党员教育是新形势下一种有效途径。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积极构建网上党校、党建QQ群、红色微博等网络教育阵地,丰富网上学习内容,拓展党员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途径,把网络建成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党员思想建设、开展和交流支部活动的新阵地。截至目前,江苏省民办高校建有思想政治教育或党建专题网站、博客、微博、QQ群近百个,日均登陆上万人次。
再次,要健全党员管理制度体系。民办高校中党员流动性大,应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上海教委调查显示,民办高校党员中有12.9%是返聘教师党员,流动速度快、不稳定,给党员管理带来难度。民办高校应加强对返聘教师党员的管理,尽快将其党组织关系转入学校。除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还应健全党员考核制度、党建工作评估制度、毕业生党员跟踪调查制度等。
创新载体,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多元化
新形势新任务给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开创党建新局面。
一是要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与形式,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
党建工作只有融入学校的中心工作才有生命力。当前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提高质量是民办高校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这给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如何“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更好地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是民办高校必须思考的紧迫课题。
浙江树人学院党委围绕学校“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的定位,重点推进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做足、做好“服务”的文章,零距离联系群众,面对面服务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由党组织牵头与地方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机制,积极探索校企无缝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明显。
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单纯的工作任务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通过“书记热线”“院长信箱”、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多种途径倾听群众心声,着力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受到师生广泛欢迎。
同时,党建工作还要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一名党员帮助一名同学,负责一个寝室,带动一个班级。上海杉达学院在学生公寓成立“党员工作站”,推动学生党员在实践锻炼中锤炼品格、增强党性。每名学生党员把自己的姓名、照片、寝室号等信息在“党员信息窗”公布,张贴在公寓入口醒目的位置,一方面方便同学对党员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履行“有困难请找党员”的庄严承诺。
推进支部共建是创新党建的一种有效形式。目前,不少公办高校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包括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高年级党支部与低年级学生党支部的共建,同时党支部与社区、街道、厂矿企业等单位的党支部共建,互惠双赢。民办高校机制灵活,校企合作联系紧密,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探索与企业、社区党支部共建,丰富活动形式,增强党建成效。
二是要创新党支部设置模式,增强党组织覆盖面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增强党支部的生机活力是民办高校党组织“强基固本”的关键。
目前,民办高校要主动适应内部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党员队伍构成的新变化,优化和改进党组织设置模式。积极探索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实习基地、实验室、学生公寓、学生社团上,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党组织三延伸”,即把党团组织延伸到工学交替的企业、把党支部延伸到海外、把党小组延伸到学生宿舍,实现了党建工作无缝隙全覆盖。
总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党组织要真正赢得地位,根本在于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党建模式,提高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能力,以“有为”确保“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