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
2012-11-06胡颖
胡 颖
(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4)
参芪扶正注射液以党参、黄芪为原料,内含皂苷、黄芪甲苷等成分。黄芪可诱生干扰素,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力,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抑制某些病毒的DNA复制。党参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多糖,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并可减轻化学治疗毒副反应;同时其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能提高心排血量而不增加心率,其强心作用与强心苷类似,能改善心功能,具有抗凝、降低血小板黏附率,增强缺氧能力,并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1999年被批准正式生产,适应证为“益气扶正。用于肺脾气虚引起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眩晕;肺癌、胃癌等辅助治疗”。其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肺心病、心力衰竭等;以及用于辅助肿瘤治疗,可改善免疫功能,保护造血系统并具有增效减毒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其不良反应报道也日益增多。为此,笔者在此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的临床不良反应,以利用药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本院2009年2月1日至2011年1月31日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住院患者共442例,对其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患者平均年龄59.01岁,最小28岁,最大90岁,主要年龄段在30~70岁;男女性别比例为52.26∶47.74(231/211);使用患者以肿瘤科与放疗科为主(占49.32%),外科性科室占50.00%,其他科室占0.68%。具体见表1。
表1 参芪扶正注射液使用者情况
442例使用者共发生不良反应6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分别为寒战、发热、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憋气、眼干等。不良反应程度为轻度5例,中度1例,无严重不良反应。详见表2。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多为男性,占83.3%;年龄多集中在40~60岁之间,占66.6%,有1例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表2 参芪扶正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2.2 原患疾病
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者原患疾病以肿瘤为主,胃癌81例次,乳腺癌64例次,肺癌60例次。除肿瘤外,消化系统疾病占2.26%,包括肠梗阻、胆结石、肝炎等;循环系统疾病占3.39%,包括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等;呼吸系统疾病占1.58%,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支气管炎等;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占2.49%,包括糖尿病、甲状腺肿、高血脂症等及其他疾病。原患疾病中,符合说明书适应证(胃癌、肺癌)141例,占总人数的31.90%。详见表3。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原患疾病全部为癌症,且多鼻咽及喉部癌症,占66.67%。
表3 参芪扶正注射液使用者原患疾病排序
2.3 过敏史
参芪扶正注射液使用人群中4.30%的人有药物过敏史,过敏药物主要为抗微生物药(60.00%),其中具体过敏药物最多的是青霉素G(40.00%),其次为磺胺类抗生素(12.00%)。在发生不良反应的6例病例中,有1例(16.67%)有过敏史,过敏药物为中药注射剂(痰热清注射液)。
2.4 用药量
患者病程最短的1 d,最长的30年,平均为59 d。患者累计用药天数最少为1 d,最多为72 d,平均14 d。平均总用药量为3 500 mL。在发生不良反应的6例病例中,累计用药天数大多超过5 d,占66.67%,且不良反应多发生于静脉滴注量超过1/2袋后,不良反应以迟发型为主。
2.5 合并用药
合并用药以肿瘤用药、消化系统药、抗微生物药、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免疫系统药、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为主。详见表4。在发生不良反应的6例病例中,均有合并用药情况,其中合并中药注射剂的占83.33%,合并抗菌药物的占33.33%,合并化疗药物的占16.67%。
表4 参芪扶正注射液主要合并药品前5位
3 分析与讨论
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问题近几年倍受关注,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包括机体对药物过敏;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药物本身稳定性不佳,贮存条件要求高;药物的刺激性;制剂提取不纯,含较多的微粒或混有热原等。
参芪扶正注射液作为一种近几年在临床上倍受医师青睐的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上所提及的不良反应有轻度出血、低热、口腔炎、嗜睡、皮疹、恶寒、寒战、高热、呕吐、胸闷、心慌等。本研究所发现的不良反应中,寒战、高热、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均有发生,另有静脉炎、多汗、眼干等新的不良反应发生。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静脉炎,此不良反应症状在减慢滴速约10 min后自然痊愈。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关联性较强,提示该药对血管和局部组织可能有刺激作用。根据厂家前期实验室研究表明,参芪扶正注射液属于偏高渗溶液,加上当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如皂苷,可能造成血管收缩,产生疼痛。因此建议临床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滴速不宜过快。对于长期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患者,要注意对静脉的保护,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及时处理。
一般中药注射剂最容易发生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本研究所发现的过敏样反应表现涉及各个系统,包括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汗、眼干等)、全身性损害(发热、寒战)和呼吸系统损害(胸闷、憋气等);多数症状较轻微,停药后自然痊愈,部分症状稍重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有效;多为迟发型过敏反应,可能与药物本身成分含有的致敏原有关。其中有1例患者有中药注射剂过敏史,提示对中药注射剂过敏者要慎用本药。
本研究发现的参芪扶正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以血管刺激症状与过敏样反应为主。造成的原因主要有:1)中药成分复杂,其中的药物固有成分,或生产、储存过程中产生、混入的杂质作为致敏原,使某些特异个体产生抗体应答,导致这些患者出现速发或迟发型过敏反应;2)参芪扶正注射液本身对血管有一定的刺激性,滴速过快时会导致患者注射部位疼痛或静脉炎;3)参芪扶正注射液用于肺脾气虚引起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眩晕,以致肺癌、胃癌见上述证候者的辅助治疗,实证、热证患者不宜使用,不对症用药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4)参芪扶正注射液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具体配伍禁忌还需进一步研究;5)其他因素,如运输、储存等。因此,为了提高用药安全性,临床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同时,应关注新发生的不良反应报道,排除潜在发生的不良反应因素,加强监测,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1]陆 益,陆益线.参芪扶正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 083-2 084.
[2]武云涛,曹晶晶.参芪扶正注射液相关血小板减少[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9(6):443-444.
[3]栾家杰,陈 玲,汪平君.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定量评价与分析[J].中国药事,2009,23(7):700.
[4]曾白林.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探讨及其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3):757-758.
[5]齐玉光.参芪扶正注射液致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9):101.
[6]欧智明,欧春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不良反应[J].海峡药学,2011,23(1):143-144.
[7]王春英,郭会霞.参芪扶正注射液致皮疹[J].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0):735.
[8]甘国保,李 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J].海峡药学,2010,22(2):182-185.
[9]王智勇,张久星,许世伟.参芪扶正注射致严重呼吸困难及眼睑水肿1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9(2):143-144.
[10]韩 玲.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4):3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