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恰当性”是逻辑哲学的中心问题

2012-11-06任晓明桂起权

关键词:原型逻辑哲学

任晓明,桂起权

(1.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南开300715;2.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2)

论“恰当性”是逻辑哲学的中心问题

任晓明1,桂起权2

(1.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南开300715;2.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2)

从逻辑哲学观点看,归纳逻辑首要的哲学问题在于,抽象的归纳逻辑系统的句法及其语义解释与现实原型之间的恰当相符性问题。逻辑哲学作为对逻辑的哲学反思,则着重于从哲学角度探讨逻辑问题。逻辑哲学有一个中心问题,那就是形式系统内的推理有效性是否恰当地符合非形式原型的问题,亦即恰当性问题。

恰当性;逻辑哲学;哲学逻辑;逻辑学;逻辑

一、提出逻辑哲学中心问题的背景

从问题背景和理论渊源上看,我们关于逻辑哲学的中心问题的研究主要受到江天骥先生的影响。江先生一直强调和关注归纳逻辑的哲学省思,特别关注非经典归纳逻辑的产生和发展。在他看来,归纳逻辑发展的历史是先行理论不断为更新、更好的后继理论所更替的历史,也是在不断消解归纳悖论、归纳疑难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归纳逻辑的发展,非经典归纳逻辑的产生实际上是逻辑学家不断追求恰当性的必然结果。

一般地说,在前后相继的理论更替过程中,每一种新理论都从特定角度消解了旧理论的某种疑难,因而相对地说具有更高的恰当性、合理性。以“恰当性”为主线,从逻辑哲学观点看非经典逻辑,我们这一思路源于1988—1989年期间我们形成“归纳恰当性”概念的历史背景。在此期间,我们确立了这样一些基本观点:一是哈克的(演绎)“有效性”,经过适当弱化可以推广到“归纳有效性”,即用概率表示的“归纳强度”;二是概率归纳逻辑可以定位为一种激进的非经典逻辑,其特点在于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证据支持关系被概率化;三是“相符性”只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前后相继的理论是可以不断改进的),科恩的“恰当性”概念也应该如此,也是相对于现实原型而言的。由此可以得出,从逻辑哲学观点看,归纳逻辑首要的哲学问题之一在于,抽象的归纳逻辑系统的句法及其语义解释与现实原型之间的恰当相符性问题。“恰当相符性”的概念就此产生。[1]

二、什么是逻辑哲学?

逻辑哲学和元逻辑都是以逻辑为研究对象的、比逻辑层次更高的理论,但元逻辑着重于从纯形式角度研究逻辑系统的性质(如完全性、一致性、可判定性等),而逻辑哲学作为对逻辑的哲学反思,则着重于从哲学角度探讨逻辑问题。[2]

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同属逻辑与哲学的交叉学科,自然存在亲缘关系,由于“哲学逻辑”一词往往有歧义,因此,我们首先对它们做一些划界或者区分。

关于逻辑哲学,人们的看法比较一致,狭义的逻辑哲学是指对逻辑所作的哲学反思。广义的逻辑哲学则是指对从逻辑引伸出来的哲学问题的研究。然而,人们(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学者)对“哲学逻辑”却有极不相同的说法。英国遵循牛津传统的学者所说的“哲学逻辑”属于语言哲学的范畴。例如《哲学逻辑导论》一书作者格雷林(A.C.Grayling)认为,哲学逻辑是围绕语言问题而展开的哲学研究,尽管它起源于逻辑和对逻辑的哲学分析,但超越了它们。美国逻辑学家雷歇尔(N.Rescher)则把“哲学逻辑”一词用作富有哲学意味的各种非经典逻辑。

原则上说,逻辑是研究有效推理规则的学科。理解划界并没有困难。正像数学哲学一样,在逻辑哲学中也会遇到“解释系统”与“未解释系统”的区分,后者是指抽象符号的集合,没有联系经验意义;前者则将符号与经验意义对应起来,究竟什么样的形式系统可以算得上逻辑?多值逻辑算不算逻辑?持坚定的正统立场的人否认其为逻辑,至多承认它是一种作为权宜之计的数学形式系统,因为他们认为“第三值”没有资格被看作像真、假一样的独立真值。相反,持非经典逻辑立场的人认为,中间真值应当具有独立的地位,多值逻辑与经典逻辑一样是不折不扣的逻辑,多值真值表同样能提供新的有效推理的准则。

三、逻辑系统及其现实原型

如前文所述,逻辑的中心问题在于将有效推理与非有效推理区别开来,即制定有效性的精确规则和纯形式标准。与此相适应,逻辑哲学则是围绕着逻辑系统内有效的形式推理如何与系统外的非形式原型恰当地相符合这个中心问题而展开的,其他问题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从能动反映论的观点看,这个“恰当相符性”问题确实是个中心问题。

从归根结蒂的意义上说,逻辑的各种联词、词项和形式化的推理论证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逻辑扎根于日常生活和科学实践。从能动反映论的观点看,逻辑认识能够提供日常和科学的现实原型的正确映象、表征和摹写,但逻辑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一成不变的,“恰当相符性”是在运动、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过程中逐步达到的。既然逻辑中的形式化的推理论证来源于生活和科学实践,那么,逻辑哲学理应重视这种形式化的推理论证与其所对应的非形式现实原型的关系研究。

对于推理来说,重要的是“有效性”的概念,对推理的有效性或说服力作出评价有不同的方法。主要有:(1)逻辑的评价。考虑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存在着合理的联系,即证据支持关系。(2)关于实质性内容的评价。考虑前提与结论的内容是否真实。(3)修辞的和心理的评价。考虑推理论证是否能吸引或感动听众,能抓住听众的心理。按照苏珊哈克的观点,逻辑哲学应该把“有效性”划分为形式系统内的有效性和系统外现实原型中的有效性。无论系统内外又都可以划分为语义的和句法的有效性。

在现实原型中,即在生活和科学推理中,非形式论证的语义有效性可以这样加以定义,并加以推广:(1)“不可能前提真而结论假”的推理是演绎地有效的,并简称为有效的;(2)“不怎么可能前提真而结论假”的推理是归纳地有效的。为了避免与上述有效性相混,也可改称为归纳地有力量的,或有足够归纳强度的。

对系统外直观的非形式判断与形式逻辑系统是否符合的关系问题,不同的逻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些逻辑学家主张用更简洁的刻画。据此,每一个非形式论证都有一个惟一的逻辑形式。罗素和维特根斯坦在他们的逻辑原子论时期就持这种观点,他们渴望能设计一种惟一的、在观念上清晰的语言,在这种语言中,逻辑形式将会完美地显示出来。这种理想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逻辑学发展的实践与美好的理想愿望却有很大差距。

四、为什么“恰当相符”是逻辑哲学的中心问题?

逻辑的形式论证来源于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中未经形式化的实际论证,即非形式论证,同时它又是对非形式论证的反映/表征和概括。因而,逻辑哲学研究应该高度重视形式论证及其对应的非形式原型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简言之,逻辑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关于逻辑系统内有效的形式论证与系统外的非形式原型的恰当相符问题。其它问题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为什么说逻辑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关于逻辑系统内有效的形式论证与系统外的非形式原型的恰当相符问题呢?理由是:

第一,这个问题对于逻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逻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原有的逻辑理论或形式系统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充实甚至修正,新的逻辑理论或形式系统不断出现,这就是现代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不考虑形式系统内外的恰当相符问题,仅仅考虑系统内部是否融贯,就永远不会出现直觉主义逻辑、次协调逻辑、非帕斯卡概率逻辑等非经典逻辑系统。也不会在出现实质蕴涵之后出现严格蕴涵、相干蕴涵、反事实蕴涵等性的蕴涵词以及相应的逻辑蕴涵理论了。

第二,与其它问题相比,这个问题在逻辑哲学研究中具有首要的地位。我们知道,逻辑哲学是对逻辑学的反思,它要回答的问题是逻辑学本身不能回答的问题。例如,逻辑哲学首先要回答逻辑学为什么发展?为什么如此这般的发展?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探讨形式系统内外的恰当相符问题,然后才谈得上逻辑学为什么发展,为什么如此这般发展。例如,我们在探究内涵逻辑产生的原因时,我们必然要首先考虑经典逻辑(外延逻辑)在形式系统内外的恰当相符方面有什么局限。实际上,问题的根子就在于经典逻辑的外延性原理上。外延性原理在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中是适用的,亦即形式系统内外是恰当相符的,但是并非在一切自然语言的语境中适用。逻辑哲学要追根溯源,就必须首先考虑恰当性问题。

第三,整个逻辑哲学研究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其它问题都是派生的,不具有中心地位。逻辑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大到逻辑真理问题、意义问题、实在论与反实在论问题、归纳问题,小到跨界同一问题、确证悖论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虽然都有一定的重要性,但都不是中心问题。因为对它们的研究都是围绕着恰当性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例如,意义理论在逻辑哲学中是一个重要问题。按照陈波的说法,“从逻辑哲学角度看意义理论,就一定要考虑不同的意义理论与不同的逻辑类型的联系。例如,指称论、真值条件论与外延逻辑,精致的指称论与内涵逻辑,使用论与自然语言逻辑,则有着内在的关联。因此,意义理论属于逻辑理论背后的基础假定和预设。”[3]

但是,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是因为每一种逻辑类型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它的形式系统内外的恰当相符性只能相对于一定的范围或领域。这就又回到中心问题上来了。连意义理论中这样的“十分重要”的逻辑哲学问题都要围绕着中心问题展开,那么其他的问题能不围绕着中心问题展开吗?[4]

综上所述,正如科学哲学有一个科学知识增长的中心问题一样,逻辑哲学也有一个中心问题,那就是形式系统内的推理有效性是否恰当地符合非形式原型的问题,亦即恰当性问题。

[1]桂起权,任晓明,朱志方.机遇与冒险的逻辑——归纳逻辑与科学决策[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2]李志才.方法论全书(I)[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18-757.

[3]陈波.逻辑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7.

[4]任晓明,桂起权.非经典逻辑系统发生学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10-11.

"Property"is a Central Question of Logic-philosophy

REN Xiao-ming1,GUI Qi-quan2

Fromthestandpointofphilosophyoflogic,inductivelogicfirstphilosophicalproblemis,theproper correspondence problem between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of abstract inductive logical system and realistic prototype.Philosophy of logic as the logic of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emphasizes from the philosophy angle of logic.Logic-philosophy's central issue is appropriateness of question,that to be the inference validity of within the form system is or is not properly matched with a prototype.

property;philosophy of logic;logic of philosophy;logic;logical

B81

A

1009-2692(2012)03-0005-03

2012-06-10

任晓明(1955-),男,四川成都人,南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桂起权(1940-),男,浙江鄞县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原型逻辑哲学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包裹的一切
菱的哲学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小包哲学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