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打造籽种产业之都
2012-11-05北京市科委农村中心副主任李志军
文│北京市科委农村中心副主任 李志军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籽种产业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知识性和辐射性等特点,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促进种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壮大,对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种业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北京种业已确立了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北京已成为全国种业企业聚集中心,2010年有种业经营企业1335家,其中持证种业企业361家。全国种业前10强有4家总部设在北京,全球种业前10强有8家在北京设研发机构。北京已成为全国种业交易交流中心,北京正在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全国性的种业交易平台,2011年种业交易额达71.25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46%,其中农作物种子总销售额为51.1亿元,种业技术合同成交额2.1亿元,在全国市场所占的份额不断上升。北京是种业科技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北京保存着农作物种质资源40.18万份,居世界第二位。有种业研发机构80多家,11个国家重点农业实验室(占全国的61%),14个涉农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全国的23.7%),从事育种专家300多人,育种人员1000多人,每年新育各类作物品种约400个,目前有16个品种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北京种质科技创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生物技术、航天育种技术、DNA指纹技术检测等技术领域均处全国前列,已有52个基因系列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北京农业科技成果平均推广率达到77.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种业服务网络。
北京市籽种产业规模、技术研发水平及影响力均走在了全国前列,已开始成为全国种业的科研育种中心、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具备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北京市种业发展面临着政策、市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机遇,拥有科技、人才、市场、金融等诸多独特优势,但也面临着自然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高、发展空间小的制约。跨国种业公司竞争激烈,高端育种人才流失威胁加大,种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足。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形成,科研机制体制有待创新。
发展趋向分析
北京籽种产业发展呈现出“高端、高效、高辐射、高融合”的特征。受自然资源、科技资源以及产业发展领域规模等因素影响,未来北京种业发展将聚焦于农作物、畜禽、水产和林果花卉“四大种业”。伴随着“四大种业”的建设发展,相应的技术创新必然有所侧重,有所选择,未来种业科技创新向生物化、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方向突破。
首先,生物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紧密结合。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成为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新方向,为此,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传统育种技术的信息化、设施化和工程化建设,创新作物育种的核心技术体系。
其次,良种创制技术与种子加工装备协同创新。种子创制与加工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北京地区的大型种业企业准备对不同区域的制种基地进行全面改造,实现由种子人工晾晒到标准化、精细化和精益化的转变,解决自主研发的种子成活率低、制种用工多和产量相对较少的问题。
再次,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系统开发。推动育种信息化是企业共同的追求,实现种业产业链的全程追溯和智能数字化联通,加强企业、用户、基地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育种—生产—经营—物流—售后服务”的信息网络一体化,全面提升种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控制水平。
战略发展路径
北京种业发展的目标定位。站在世界城市建设的高度定位北京种业发展目标,应紧密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建设,创新研发机制体制,提升产业服务水平,优化商业模式,通过构建新型种业体系,建设中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种业交易交流服务中心,打造“种业之都”,示范引领中国种业跨越式发展。
建设现代种业的关键要素。发展现代种业,涉及的要素诸多,从北京种业的特点分析,北京籽种产业创新发展有六个关键要素,即创新主体、育种技术、人才团队、机制模式、物质基础和制度政策要素(图1)。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以物质基础和制度政策支撑,以育种技术和人才团队为动力,以模式优化和机制转变为核心,构建北京籽种产业突破式、跨越式和持续式发展的要素投入体系。
发展现代种业的战略路径选择。“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种业发展整体处于向新型种业体系转变过渡期。转型过渡期的籽种产业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以研发机构为主导的科研育种体系向以企业为主导的商业育种体系转变;二是市场竞争将由同质化、恶性竞争向以“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业集团为龙头的差异化合作竞争转变;三是种业产业体系由重视生产向全产业链建设转变。
过渡时期北京种业要实现健康发展,需要在科研机制体制、技术创新主体等方面寻求突破,特别是要通过构建新型种业体系实现全产业链良性发展、增值发展。结合北京农科城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中心建设实际,加强政府引导和机制创新,调动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积极性,科学布局,从“良种创制、成果托管、技术交易、良种产业化”四大环节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建设新型种业体系,作为推动北京种业持续高效发展的战略路径。
一要加强良种创制。紧抓事业单位改革和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机遇,落实国家种业发展战略,推动种业项目立项方式的改革,建立政府支持、科教机构为研发主体、企业作为应用推广主体的良种研发创制模式,促进良种研发效率的提高和科研的转变。以首都育种创新平台和北京种业创新联盟为基础,推进种质资源库建设和共享。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要素的有机衔接和相互促进,实现“育繁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创新。探索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配置的激励机制,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种业科研投入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二要开展成果托管。建立项目验收登记和成果制度,将成果进行收集、登记、整理和托管,并向社会公开信息。逐步建立政府助推、合同约定、市场化运作的成果托管机制。托管的成果包括技术、基因、优异资源、育种材料、新品种和新组合等。成立成果评估专家委员会,构建种业成果评估专家信息库。针对成果特性,开展成果评估。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实行基础性、应用性和商业性成果的分类管理,明晰知识产权等成果的产权主体和归属权,提高科技成果利用效率,切实保障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利益。
三要推动技术交易。依托北京农科城搭建专业化的种业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以企业为主体、科教机构参与,探索商业化经营运行模式,推动种业科技成果(种质资源、新品种、新技术、知识产权等)的展示交易一体化,探索建立种业科技成果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公平交易机制和收益分配等机制,促进市场逆向引导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构建资本投资种业的融资信息中心,引导基金、贴息、入股等多种方式的社会资金投入,推动成果多渠道交易,加速品种和技术的产业化。
四要促进良种产业化。以“一城两区百园”农业科技产业化体系为依托,构建高通量的种业成果转化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集成转化和应用。建设现代化种子生产基地,加快新品种培育和良种生产,促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支撑籽种产业高端发展。以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手段,构建新型种业科技服务体系,支撑种业科技推广和全产业链创新创业。创建种业科技创新基金,探索建立商业化育种、股权激励和基金收益反哺科研等机制,促进种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新型种业体系建设关键环节
五要稳步构建新型种业体系。基于我国种业科研和产业发展现实,新型种业体系建设应依据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产业环节,制定不同的工作重点。目前,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稳定支持基础性、公益性、前沿性研究,同时积极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逐步培育企业成为种业创新主体。推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种业产业融合,实现由政府推动向企业主导、科研院所参与的商业化育种模式过渡转变,逐步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新型种业体系。
政策建议
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有关种业发展政策,结合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打造推动我国种业创新发展的“先行政策示范区”。
首先,要优化种业人才激励政策。建立市场化的种业人才配置机制,促进育种人才向企业集中。鼓励育种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进入企业或者与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加强种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将种业人才纳入“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等北京市重要的人才计划。加快科研机制改革,优化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
其次,要建立高通量分子育种科技服务平台。政府统筹推动,实行企业化管理,建立大规模、高效率的分子遗传育种技术服务平台。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根据不同作物、品种、品系及其特性,为科研机构、种子企业等提供全方位高通量分子遗传育种服务。
第三,建设品种权交易与服务平台。依托北京现有的种子交易场所和种子交易会,结合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建设种业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为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品种权及相关技术的商品化交易提供公平、公正、高效的交易和金融服务。
最后,要培育育繁推一体化规模种子企业。大力扶持符合标准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鼓励和支持大型非农企业兼并或投资种子产业。积极贯彻和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扶持种业企业的财政、金融和税收等优惠政策,确立企业作为种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制定种业企业获得科研用地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互利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