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保护科技工作进展及对印尼长冠八哥保护的启示
2012-11-05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马广鹏
文│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马广鹏
为推动“印度尼西亚长冠八哥保护科技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借鉴我国朱鹮保护科技工作的成功经验,近日,笔者随同调研组赴陕西洋县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朱鹮饲养繁殖中心以及野外栖息地、收集朱鹮资料、召开技术和管理人员座谈会,详细了解了朱鹮人工繁殖关键技术、野化训练大网笼构建技术、野化训练种群监测技术的研究情况。相关的经验和做法对“印度尼西亚长冠八哥保护科技工程”的实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背景
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稀世珍禽,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繁殖成功率下降、食物资源短缺、捕猎和掏鸟卵、营巢树被砍伐以及湿地面积缩小等原因,朱鹮野生种群逐渐衰退,相继在俄罗斯、朝鲜半岛和日本消失。二十世纪初期,我国朱鹮的数量也开始急剧下降,1964年在甘肃康县采到一只标本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朱鹮分布的报道,认为朱鹮也在我国野外绝灭。1981年5月,中国科学家经过历时三年的大规模考察,在陕西省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为了拯救这世界上仅存的野生朱鹮,中国各级政府和研究机构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拯救措施。经过30余年的艰苦努力,朱鹮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已经得以保存和壮大,野生种群数量增长到700余只。中国拯救朱鹮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被誉为“世界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范例”。
关于朱鹮就地保护技术进展和主要经验
国际上通用的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再引入。其中,陕西洋县朱鹮保护区采取的主要是就地保护方式。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针对不同阶段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摸索出一套对朱鹮等极危物种小种群行之有效的拯救与保护技术。
(一)获取朱鹮孵化和育雏温度等关键技术参数。朱鹮保护工作初期,对朱鹮的生态生物学习性几乎一无所知,比如:朱鹮的孵化温度、孵化节律等。保护区技术人员通过设置自动温度记录探头,准确监测野生朱鹮的孵卵温度、晾卵次数及其与环境温度的关系。这项工作不仅有助于野生种群的保护,而且为朱鹮的人工繁殖提供了关键技术参数。
(二)天敌防御。天敌对朱鹮雏鸟和卵的破坏是限制其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总结多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保护区摸索出布设刀片夹和包裹巢树等有效的天敌防护技术。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防御蛇等天敌上树,使朱鹮卵和雏鸟的损失率明显降低。
(三)人工投食。朱鹮是晚成鸟,育雏期食物不足是影响其繁殖成功率的重要原因,往往有同窝的第3、第4只雏鸟因饥饿死亡。育雏期在朱鹮觅食地投放泥鳅,可以使试验区朱鹮幼鸟出飞率显著增加。平均出飞率从不足60%增加到80%以上。
(四)栖息地保护与改善。
一是冬水田改造。冬水田是朱鹮的主要觅食地。由于农民耕作方式的改变以及连年干旱,大量冬水田被排干种植小麦和油菜,使当地冬水田面积已由1981年的200hm2减少到不足60hm2。冬水田的减少及冬季食物不足是导致朱鹮种群数量下降直至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保证朱鹮冬季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必须保留足够面积的冬水田。为此,保护区在朱鹮活动地区以发放补偿金的形式鼓励农民保留冬水田,在收割水稻后整修田埂。翻耕蓄水,保证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田中水深达到10-15cm,成为朱鹮理想的觅食地。现每年通过补偿保留和改造的冬水田约25hm2;
二是林木保护。朱鹮选择比较高大的树木营巢和夜宿。为保护好朱鹮的营巢地和夜宿地,朱鹮保护区对当地林木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征购重要营巢树并挂牌编号,严禁砍伐;将巢树及其附近1hm2林木承包给当地农民管护,每年给予一定数额的林木保护补偿费;聘请当地农民对朱鹮主要夜宿地的树木严加保护,禁止砍柴、放牧等人类活动干扰朱鹮夜宿。近年朱鹮出现明显的扩散现象,但所有新繁殖地和夜宿地的林木均已得到有效保护;
三是环境污染监测。栖息地环境污染状况直接影响到朱鹮食物的丰富度,因此与野生朱鹮种群的命运息息相关。保护区所在政府曾颁布“禁止在朱鹮活动区使用农药、化肥的规定”。监测结果表明朱鹮分布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朱鹮的主要繁殖地和觅食地设立“投食田”,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并对当地的农田规划实施GIS管理。
(五)野生种群监测。
一是繁殖期监护。繁殖期对朱鹮巢、卵和雏鸟的监护工作至关重要。朱鹮保护初期的具体措施是对每个巢进行昼夜看护、禁止当地农民和家畜靠近巢区、在巢树下架设救护网防止雏鸟坠落伤亡、驱赶蛇类、鼬科动物和猛禽等天敌,在巢树树干中下部包裹塑料布、铁皮和刀片防止蛇类上树危害卵雏。2000年后,随着朱鹮繁殖巢数的增加,朱鹮保护区人员有限,已难以对每个巢实施昼夜看护,将朱鹮繁殖期的监护工作承包给当地农户,形成了“保护站+巡护员+农户”的朱鹮保护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环志、巡护和种群监测。为了准确识别野生朱鹮个体,及时了解其年龄和种群结构,朱鹮保护区从2000年开始设计并使用彩色数字环,通过望远镜观察辨认不同野生朱鹮个体。朱鹮保护区工作人员常年对野生朱鹮进行跟踪观察和保护,监测朱鹮的活动范围、觅食地和夜宿地,及时发现抢救伤病朱鹮。此外,每年春季和秋冬季在朱鹮分布区进行两次大规模同步数量调查,以详细了解朱鹮的分布、数量、种群结构和栖息地状况;
三是无线电遥测。不仅能了解朱鹮的活动范围,还能确定其觅食地和停歇地的准确位置。从而提高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
(六)社区共管。朱鹮多栖息于村庄附近的大树或林缘,在稻田、河滩和水库岸边觅食,这些地区人类活动频繁,环境易遭破坏。随着朱鹮分布范围的扩大,朱鹮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工作难度加大。以前在小范围内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提供经济补偿等),保护部门如今已难负其重。近年来,保护区逐步摸索出一套以社区共管为基础的朱鹮保护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是扶持发展社区经济。为了妥善解决保护朱鹮和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资金,扶持开展种植食用菌、经济树木和中草药等多种经营项目,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此外,当地政府对朱鹮巢区的群众给予优惠政策,减免公购粮任务,在扶贫资金的发放上给予优先和倾斜。保护区出资帮助修建小型水电站、修建道路和桥梁、购买农用机械,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赢得当地群众对保护区的信任和支持;
二是开展“绿色大米”项目:从2002年开始,保护区与当地群众开展无公害、无污染的“朱鹮牌绿色大米”的生产、认证、加工和销售一体化试验。通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来增加单位面积水稻的收入,既解决了朱鹮活动区的污染问题,又弥补了当地群众因不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减产带来的损失。
我国朱鹮易地保护的成效及野化放飞的研究进展
易地保护是将濒危物种的部分个体转移到人工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通过人工饲养繁殖的方式保存并建立一定规模的、健康的人工种群。及时开展易地保护,可以保存住这一物种的人工种群,等到野生环境有所改善时,再重新建立这一物种的野生种群。或者说,易地保护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人工手段,延缓这一物种灭绝的进程。
中国朱鹮的易地保护是与就地保护同步发展的。朱鹮易地保护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饲料配比。核心技术是朱鹮雏鸟的饲料配方。这是经过多年探索获得的,也是朱鹮人工种群稳步增长的关键技术。日本在1999年获得我们的人员和技术援助后,才得以迅速重建其人工种群;人工繁育技术(温湿度的合理调控、人工助产);自然繁育技术(自然孵化、自然育雏);性别鉴定(无损伤取样、分子生物学方法);野化放飞技术等等。通过这些技术的成功研发,1981年至今,我国已建立朱鹮人工种群6个,数量超过600只。各饲养繁殖基地均进行了朱鹮自然繁殖实验。结果表明,亲鸟具备育雏能力,但其育雏行为受到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我国在摸索、完善朱鹮饲养繁殖技术,扩大人工种群数量的同时,还帮助日本重建了朱鹮的人工种群。1999和2000年,我国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和朱镕基先后赠送给日本3只朱鹮,并专门派出技术人员,传授朱鹮的饲养繁殖技术。到2011年年底,这3只朱鹮在日本的后代已经达到108只。
“朱鹮牌绿色大米”的生产、认证、加工和销售一体化试验。通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来增加单位面积水稻的收入,既解决了朱鹮活动区的污染问题,又弥补了当地群众因不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减产带来的损失。
如今,随着朱鹮生态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朱鹮人工种群的日益充足,我国开展朱鹮再引入(野化放飞)的时机已经成熟。再引入是指在一个物种的现已绝迹的历史分布区内重新引入该物种并建立稳定的、可自我维持的种群的一种尝试,当前正在被广泛使用。2004年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对河南信阳、安徽黟县、浙江安吉和湖南常德等地考察,启动了朱鹮再引入地点选择的进程。为了详细了解饲养个体对野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即将开展的朱鹮再引入提供经验,2004年10月开始在陕西省洋县华阳镇进行饲养个体的野化放飞试验。对饲养个体释放前的野化训练和释放后的跟踪监测,对朱鹮再引入的实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到目前为止,朱鹮并没有摆脱濒临灭绝的威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前朱鹮只有一个孤立的野生种群,分布范围十分狭小。当地一旦发生禽瘟疫、自然灾害或水域污染等突发事件,势必会给整个朱鹮野生种群带来毁灭性打击。为了使朱鹮彻底摆脱濒危状况,在加强就地保护的同时,必须尽早开展朱鹮的再引入研究,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建立第二、第三个异地野生种群,使朱鹮能够继续稳定增长、彻底摆脱濒危状况。
关于保护印度尼西亚长冠八哥技术解决方案的启示
长冠八哥是印度尼西亚特有鸟类和世界濒危物种,在全球物种保护和印尼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在朱鹮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方法对保护印度尼西亚长冠八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加快印尼长冠八哥种群保护和恢复技术研究。一是建立长冠八哥家谱及开展种质遗传潜力分析。建立长冠八哥的个体身份识别与家谱谱系,便于日后的系统管理和提高种质潜力。分析长冠八哥的进化历史,了解局限分布的历史原因,研究目前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潜力以及形成目前濒危状态可能的遗传缺陷和近交衰退效应,评价长冠八哥的种群生存力,为野生种群复壮提供遗传信息参考依据;二是人工种群扩繁。借鉴我国朱鹮繁育的成功经验,结合长冠八哥自身的生物学特点,建立一套成熟可行的长冠八哥人工繁育技术体系,提高繁殖成功率,为长冠八哥种群复壮和再引入提供技术支持;三是人工种群野化训练与再引入。根据长冠八哥野生种群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建立半野化网笼,训练人工繁育种群的主动觅食、躲避天敌等野外生存能力。选择潜在的适宜栖息地作为再引入地点,遴选具备优质遗传资源的健康个体,采用软释放技术,并对再引入种群进行长期监测;四是种群动态监测。建立基于IT技术的视频监测、信息传输系统,对长冠八哥的繁殖行为、数量变化、天敌扰动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为种群复壮以及保护管理提供依据;五是栖息地恢复。探讨其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机制,分析现存栖息地的适宜性,确定潜在适宜栖息地,研发受损栖息地的恢复技术。
(二)加强印尼长冠八哥保护科技能力建设。一是开展濒危物种保护经验交流与互访,进一步增进双方的相互学习、了解与合作;二是开展野外的联合考察与学术交流。双方共同开展野外联合调查,增进双方在野外工作经验和技能交流,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和工作研讨;三是联合培养研究生。组织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与印尼相关单位联合培养长冠八哥研究、保护、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生;四是共同开展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社区宣传行动,普及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保护野生动物的基本知识及技能;五是建立联合研究中心。为充分发挥中国、印尼双方的资源和科学技术优势,依托印尼长冠八哥国家公园,建立中国与印尼长冠八哥保护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开展长冠八哥的科研、人员培训、学术交流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