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山歌与客家文化
2012-11-03崔译文
崔译文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 400031)
□乐舞艺术研究
川南山歌与客家文化
崔译文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 400031)
“川南山歌”为清代中期客家人迁入四川威远石坪后,将其独特的客家山歌与当地文化融合而成。这里主要从 “川南山歌”的形成过程、歌词形态、歌唱形式等方面挖掘其蕴含的客家文化,并通过它与惠州客家山歌的对比,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川南山歌;客家文化;传承
“川南山歌”是“四川省威远县观英滩及周边区镇广为流传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原生态山歌。清代中期由客家人迁入威远县山王区石坪乡(今观英滩镇境内),将客家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而成。主要分布在观英滩镇石坪一带,辐射周边的黄荆沟镇、山王镇、连界镇、新场镇和资中县金李井镇、铁佛镇、新桥镇等地。”①“川南山歌”原名“石坪山歌”,2008年四川省威远县观英滩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 “石坪山歌”被命名为 “川南山歌”。2011年,“川南山歌”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 客家人的山歌文化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继承古代诗歌、民歌、词、曲等优秀文学传统,结合南迁后的新情况、新环境而创作的。”[1]它与客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客家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客家文化的杰出代表。“世界客属总会秘书长胡玉美女士在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成立庆典暨世界客属联谊大会上说:‘山歌与客家话是客家人最显著的特征。如果没有这两种特征,我们就分辨不出谁是客家人。为了要保持客家文化—中国诸多文化之一种,非常有必要保留并发展山歌和客家话。’”[2]“川南山歌”即为客家人迁入石坪后,将其独特的客家山歌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而成。因此 “川南山歌”与客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 “川南山歌”的源起和成因
四川境内的客家人主要是在清代从康熙初年到乾隆中期迁入的。崔荣昌先生在 《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一书中对65姓次客家人入川时间进行了统计,发现仅康、雍、乾三朝入川的姓次就有54个之多。“来自广东的客家人进入四川最多,成为了蜀中众多客家省籍来源人数之最,至今在四川称清代入川的客家人以广东省的为代表”[3]。石坪当地的客家人大多是清代中期由广东省迁入的。根据崔荣昌先生的调查,入川落户于威远石坪的有崔氏、巫氏等。威远石坪大屋基崔氏入川前居于广东龙川县。“第十五世崔斯克于康熙五十五年 (1716)来川,第十七世崔子裕于康熙五十七年来川,分居于资州、威远、成都、金堂、绵州等地。在威远落业于新乡 (石坪乡)地名糯米厂、蓝沟、大屋基等处。”[4]笔者亦为此一支崔氏入川后裔,是崔氏第二十八世孙。威远 《巫氏族谱》:“西川始祖巫元麟,系广东惠州府人。于乾隆三十七年 (1772),公、妣、子,由粤至蜀,住威邑新乡”。客家人的迁入还在石坪形成了一个客家方言岛,崔荣昌先生在 《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一书中对石坪客家话有详尽的描述。
“川南山歌”产生于原威远县山王区石坪乡(今观英滩镇境内),地处威远县城西北部低山区,与资中县毗邻。客家人迁入后,将客家人唱山歌的习俗也带到了石坪。石坪的山水也很快地接纳了客家山歌。石坪多山,人们常年在山间劳作,十分辛苦,平时亦无其他娱乐项目,吟唱山歌便成了他们宣泄情感的好方式。旧时男女之间的社交活动受到严格限制,山歌极具表达力的特性使之成为青年男女结交朋友、传达情思、表达爱意的好途径。石坪风光旖旎,乡民来到山间,望见山温水软,备感轻松,就自然而然地唱起了山歌。
三 “川南山歌”的形态及歌唱特色
其一,“川南山歌”根据内容大致可分为劳动歌、家庭歌、情歌、儿歌等,此外也有很多关于冠婚、丧祭的歌曲。劳动歌与石坪乡民山间劳作有关,如 《钻山歌》、《栽秧歌》。家庭歌主要反映当地居民的家庭生活,如 《丈夫小了莫奈何》、《打死我也不回家》。情歌占据了 “川南山歌”的绝大部分,谭元亨先生曾指出 “打开一部客家山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的情歌,且不说它占了大部分的篇幅,而且也集中了客家山歌的全部艺术成就,代表了客家山歌中最强烈的人文精神。”[5]情歌主要表达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慕之情,内容直接,毫无掩饰,极富乡土气息,山区人民以歌传情、以歌表意。从前,小伙子要是看到中意的妹子就会唱“眼看情妹身穿白,两根辫子黝黝黑。那天走她身边过,回家想了半个月”(《回家想了半个月》)等。儿歌多为祖父母、父母及其他长辈为儿童吟唱的歌曲,如 《有钱莫讨后老娘》:
阳雀叫来咪啯洋,有钱莫讨后老娘;前娘煮饭留干饭,后娘煮饭留米汤。
前娘杀鸡留鸡腿,后娘杀鸡留鸡肠;鸡肠挂在柳树上,抱着柳树哭一场。
其二,“川南山歌”歌词多为四句七言,短小精干,方便记忆传唱。细细品来,不难发现歌词平仄搭配恰当,富有歌唱性,吟之舒展流畅,听之铿锵悦耳。在山歌句中平仄相对自由,但却很讲究句与句之间的平仄更替。在 “川南山歌”中,最普遍的是 “平平仄平”形式。同时,为了获得更加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川南山歌”还特别注重歌词的押韵,通常为一、二、四句或四句全部押韵。当然在山歌中通常是用自己的方言来押韵,崔荣昌先生在 《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一书中对威远石坪地区客家方言岛的语音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认为石坪话有21个声母,52个韵母,声调为6个,即阴平 (13),阳平 (31),上声 (53),去声 (55),阴入 (3),阳入 (5)。下举两首山歌,分别分析其平仄及押韵情况:
《软翻身》(除衬词)
高山顶上栽泡桐,(平声字)麻柳树上挂灯笼。(平声字)
风吹灯笼团团转,(仄声字)灯光照得满天红。(平声字)
《对面的幺姑好人才》(除衬词)
坡对坡来崖对崖,对面的幺姑儿好人才。
走在路上逗人爱,站在屋中逗客来。
这首山歌用普通话读来第一句韵脚 “崖”似乎和后面的 “才”、“爱”、“来”不押韵,但用当地方言读来则是押韵的,韵母均为 “ai”。
其三,“川南山歌”衬词非常丰富,“衬词的运用使山歌的歌唱语言变得更为灵活自如,句式结构更为流动顺畅,山歌旋律更为潇洒动听,在衬词的唱腔延展中,既活跃了唱词,又使唱腔得到充分施展的余地,使曲调显得舒展而悠远,从而使山歌的唱腔 ‘绕绕韧韧’,悦耳耐听”[6]。“川南山歌”衬词大多采用虚词,部分为实词,如 “哎”、“哎呀”、“个”、“嘿”、“嘿哟”、“啰”、“嘛”、“那个”、“呀”、“吔”、“哟”、“哟嗬”、“哟喂”、“啧啧”、“依呀得儿哟”等等。有时候一首山歌大半都是衬词,歌词只占很小一部分。如 《假意挑水望情郎》,歌词仅有28个字,但加上衬词后,整首歌的字数上升为129字。《假意挑水望情郎》歌词 (加衬词)如下:
一吔根啰哎,扁担呢喔哎,哎,两哟嗬嗬头哟嗬嗬长哟嗬哎,
双吔手啰哎,摸到呢喔哎,哎,桶哟嗬嗬梁哟嗬嗬梁哟嗬哎,
家中嘛还有半缸嗬吔哎水哟嗬嘿,嗬嗬哟嗬嗬,嗬嗬嗬嘿,
哎哎,哎哟嗬嗬,嗬嗬嗬嗬嗬哟嗬哎,哎哎,哎依哟嗬嗬嗬嗬喔哎,
假哎意哟哎,出哟来哟嗬嘿,望呀,情的郎哟嗬哎咿,
哟儿嘛哟嗬嘿,哟儿嘛哟嗬嗬嘿嘿嘿!
其四,“川南山歌”的歌唱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一人唱众人齐随,除此之外还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值得一提的是 “川南山歌”很多歌曲在演唱过程中还夹带旁白。一唱众和及夹旁白的例子罗列如下:
《太阳出来亮堂堂》
(领)太阳出来也亮呀嘛亮堂堂也,(齐)亮呀嘛亮堂堂也,(领)情妹儿下河来呢洗呀啊洗衣裳哎,(齐)洗衣裳哎,(领)衣裳洗得漂漂亮呀,遥遥哟哟哎去赶场哟,(齐)去赶场哟。(领)一走走到场口上呀,眼见卖柴的情郎呀,(齐)的情郎呀,(领)人多眼杂吔难开口,(齐)难开口。(合)悄悄挨近呢我的郎呀我的郎!
《王大妈》
王吔王大妈吔干哥哥呀,你要来的耍哟,明年奴家要打发,(白)哎呀,我不来哟,我害怕你爹爹晓得哟,爹爹晓得,我一也不怕他二也不怕他,爹爹在外面当大家哟,……王吔王大妈吔干哥哥呀,你要来的耍哟,明年奴家要打发。
其五,“川南山歌”歌词表现手法丰富,特别讲究歌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为“赋、比、兴”。“赋”,南宋朱熹解释到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其实,“赋”就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在山歌中 “赋”的运用非常频繁,这也与山歌简洁直白的风格相符。如 《丈夫小了莫奈何》:
清早起来呀事情多吔,挽起纠纠呀去烧锅,拿起升子去打米,问声公婆打好多,昨天人多三升半呀,今天人少吔两呀嘛两升多,锣打鼓来鼓打锣呀,丈夫小了呀莫呀嘛莫奈何。(纠纠:发髻。升子:量粮食的量器。)
这首歌以一妇女自述的形式,详细地阐述出其早上起床后煮早饭的细节以及对丈夫年龄小不能对其忙碌的生活有所帮助的抱怨。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比”的使用能使事物形象更为直观、更具感染力。如 《九道拐》:“……难舍难丢哪一个?难舍难丢童年的哥儿、童年的妹儿,心肝舍,一枝花,怎能丢哟喂,爱其花情难舍难抛,弯弯的眉毛箭杆腰……”。其中用 “箭杆腰”描写情妹妹的腰,妹妹腰细如箭杆,可让人联想。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如 《打死我也不回家》:“天上落水呀地下火巴,嫁出的女儿呀回娘家,一上坡来松树坝,看见娘家白果垭,走拢急忙把轿下呀,……”。其中第一句即用于引出后面妇女回娘家的内容。
除上述三种修辞手法外,在 “川南山歌”歌词中还运用顶针、夸张等手法。如在儿歌 《过年回家真热闹》中,“……笆篓长,卖黄糖。黄糖苦,卖豆腐。豆腐薄,卖牛角。牛角弯,弯上天……”就使用了顶针、夸张的修辞手法。
四 与惠州客家山歌的对比
“川南山歌”因广东客家人的迁入而产生,在形成之初及发展过程中都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因此和惠州客家山歌自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随着山歌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更多的当地因素被注入山歌中,使得 “川南山歌”又具有了区别于惠州客家山歌的特点。“川南山歌”与惠州客家山歌在内容、修辞手法、歌唱形式等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毕竟二者基本属性极为相似,故这里着重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粗略分析,二者差异如下:
其一,“川南山歌”普遍比惠州客家山歌歌曲的衬词多。我们对 “川南山歌”和惠州客家山歌的对比,主要参照收集了众多惠州客家山歌的 《悠悠山水情—东江客家山歌集》与同样收集 “川南山歌”颇丰的 《石坪歌谣》,并分别随机从中抽取20首歌进行对比分析,数据如下:
川南歌名 总字数 歌词数 衬词数 衬词率假意 129 28 101 78.3%钻山 122 28 94 77.0%软翻 98 35 63 64.3%妹穿 63 31 32 50.8%万般 63 31 32 50.8%太阳 102 62 40 39.2%对面 62 43 19 30.6%栽秧 126 62 64 50.8%送情 192 126 66 34.4%情妹 47 39 8 17.0%绣个 156 114 42 26.9%
注:由于歌名较长,故在制表时只给出前两个字。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很明确地看出,惠州客家山歌总字数普遍比 “川南山歌”少,且衬词在整个歌曲中所占比例也远远低于 “川南山歌”。
其二,“川南山歌”比惠州客家山歌歌词的客家方言含量少。“川南山歌”在远离客家方言区的地域发展,随着与当地居民的不断融合,客语成分逐渐被取代。
五结语
“川南山歌”兴起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已成为观英滩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折射出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形态、思维模式及精神面貌。但现在 “川南山歌”这一由人们即兴创作并口耳相传的艺术,由于受到新式音乐的冲击,出现了 “断层”的现象。除一些年纪大的老人还会唱一些山歌外,年轻人几乎都不会也不想学习唱这种山歌了,幸好政府及社会人士及时地关注到这一问题,现在正采取相关措施以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客家儿女世代相传的文化。
[1][2][4]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175、175、160.
[3]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四川的“土广东”来自何方[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13.
[5]熊 茵.简论客家文化与客家山歌[J].文学与艺术,2010,2(5):79.
[6]黄文杰.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唱腔风格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6):98.
[7]陈艳芳.浏阳客家山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8]《悠悠山水情》编写组.悠悠山水情——东江客家山歌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9]曾德华.四川威远石坪歌谣[M].香港:中国新闻联合出版社,2008.
[10]朱世学.巴蜀文化的差异性探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
J642.22
A
1674-3 652(2012)09-0 081-04
2012-07-13
崔译文,女,四川威远人,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①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石坪山歌》录像片解说词,由威远县观英滩镇政府崔平提供。
[责任编辑:丹 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