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和畅
——论抗战时期重庆 “天风琴社”的成立
2012-08-15唐冶泽
唐冶泽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 400015)
□西南民族文化研究
天风和畅
——论抗战时期重庆 “天风琴社”的成立
唐冶泽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 400015)
天风琴社的成立是重庆抗战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重庆古琴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因此有必要对天风琴社成立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梳理,尤其对其成立的时代背景、时间、地点、名称来源和主要成员进行考证和辨析,从而厘清天风琴社的一些基本史实。
古琴;抗战时期;天风琴社;杨少五;高罗佩
古琴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乐器,古琴文化在中国古典音乐文化中占有极为崇高的地位,是雅乐的代表,文人的精神寄托。明清以来,一些文人常结成琴社,以琴会友,交流琴艺。 “天风琴社”就是抗战时期重庆的一些社会名流成立的一个古琴爱好者组织,在当时的重庆有不小的影响。它的成立,不仅丰富了重庆的抗战音乐文化,使古琴成为振奋民族精神、支持抗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重庆古琴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但因其成立的时间不长,留下的记载不多且十分零散,所以有关它的情况至今不是很清楚,也没有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除了古琴界外,在有关抗战音乐研究的论著中几乎没人提到它。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对天风琴社及其活动的研究。下面笔者仅就天风琴社成立的背景资料及相关问题作一简单考证和辨析,以为引玉之砖。
一 天风琴社成立以前的重庆琴人活动
抗战以前,重庆是一个文化并不发达的城市,而只是以水陆码头闻名,其文化也是以草根文化为主。但这并不是说这里就没有高雅文化,只是不发达而已,不能与川西或东部省市相提并论。从古琴文化方面看,我们没有查到晚清以前的资料,似乎说明此前重庆没有出过古琴名家。第一个有名的重庆籍古琴家是竹禅和尚 (1825-1 901),四川梁山 (今重庆梁平)人,原姓王,14岁出家为僧,遍游京沪各地及山川名胜,后长期居于重庆,晚年回梁平双桂堂任第十代方丈。他擅长诗文书画篆刻,亦善古琴,“以 《普庵咒》 《忆故人》《白雪》《风雷引》《高山》《流水》等曲为最精彩。尝托汉阳钢铁厂代铸铜琴一床,声音铿锵洪亮。……其甥方秉南,为川中名画家,善画花鸟;徒孙谢竹村,善画,皆善鼓琴,均竹禅上人所传”[1](P276)。
清末民初,一些重庆籍的琴家开始见于记载,主要有以下几人:谢云生,四川璧山 (今重庆璧山)人,曾在成都设 “长啸琴馆”,其琴艺名满川中。符乾,字华轩,四川巴县 (今重庆巴南区)人,曾于1919年受邀参加著名的苏州 “怡园琴会”,并在会上弹奏了 《天闻阁》本的 《忆故人》。此人善修斫,据说他 “每至古董店觅无款断纹琴,并从碑帖中临古人字迹,缀作琴铭,遂成 ‘古物’,以昂价售与爱琴者。昔者史量才以三千元购得 ‘雪夜冰’琴,即出自符之手”[1](P330)。杨庭五,名良臣,四川巴县 (今重庆巴南区)人,早年开过钱庄,任过重庆商会会长,后投资银行金融业,为重庆富商。擅古琴,爱收藏,家有古琴二十多张。另据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古琴题识,其时重庆的古琴家还有杨锡五、杨仁康、冯瀛 (成都人,长居重庆)、秦芃生 (重庆忠县人)等。不过以上这些人中,除杨庭五外,对重庆本地琴艺发展的促进作用似乎不太明显①有学者认为李子昭、吴浸阳二人也是重庆籍琴家,其实李子昭是四川崇庆(今四川崇州)人,吴浸阳为四川灌县(今四川都江堰)人。故此处不将二人列入。。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文化人聚集于此,音乐文化十分繁荣,古琴文化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迅速发展。抗战时期本地琴人著名者有张孟虚、陈济略、杨少五、杨次乾、杨清如、王迪生等。张孟虚 (1895-1 993),字廷槐,重庆人,回族,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国音乐传习所,擅琵琶、二胡和古琴,其居所 “槐庵”是重庆琴人经常雅集弹琴的地方。撰有 《槐庵琵琶曲选》 《槐庵二胡曲选》及 《汉语字音唱法研究》等。陈济略 (1905-1990),重庆铜梁人,著名民族音乐家,抗战中任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组长,积极推动抗战音乐文化,大力推广民族音乐,热心参与当时重庆的古琴活动,著有 《琵琶教程》一书。杨少五以下四人都来自同一家庭:杨少五(1894-1 959)为杨庭五之子,名世华,他不仅继承了杨氏家业,也继承了其父善古琴好收藏的特点,而且还特别爱结交朋友,与当时许多名人常相往来;杨次乾 (1910-1 951)为杨少五长子,也非常喜爱琴艺,他于1937年参加了张慕清组织的“七弦琴社”,这是重庆有记载的第一个琴社,参加者有本地琴人近40人②“吟月庵”是高罗佩在重庆时为自己书房取的名字。;杨清如 (1913—1994)为杨少五长女,自13岁起便在其父指导下学琴,3年后又得何儒学 (字群林,湖南浏阳人,曾任四川永川国学馆教授)倾心传授,也成重庆著名琴人;王迪生为杨清如前夫,二人在1945年左右曾组织过 “二香琴社”。因此,杨家三代可以说形成了重庆琴界的一个核心,对重庆古琴艺术的发展起到过很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抗战时期来到重庆的琴人也很多。据唐中六先生 《巴蜀琴艺考略》记载,抗战中入渝的外省琴家有查阜西、胡莹堂、管平湖、徐文镜、徐芝荪、徐元白、梁在平、杨荫浏、杨大钧、程午嘉、陈树三、郑敏 (珉)中、阴法鲁、赵罗蕤、张炳熹、齐白石等。除此以外,当时重庆还有几位外国琴家,如荷兰驻华使馆一等秘书、汉学家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英国生物学家、中国音乐史家毕铿 (Laurence Ernest Rowland Picken),美国汉学家艾维廉 (William Reynolds Beal Acker)等。一批成都琴家也经常来往于成渝之间,或者长住重庆,如张顺成、李燮和、王星垣、吕公亮、白体乾、崔善元、俞伯荪等人。一时重庆琴家荟萃,最多时达到30多人[1](P128)。
与此同时,重庆的琴艺活动也蓬勃开展起来。琴人们经常雅集聚会弹琴论艺,其中一个重要的聚会地点就是杨少五家。笔者曾对杨次乾之子杨生平先生进行过采访,据他回忆,抗战时杨家经常高朋满座,许多社会名流都常来杨家,包括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军界人物冯玉祥、荷兰人高罗佩、古琴家徐元白等人都是常客。
高罗佩对中国古琴有着非常深厚的研究,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古琴家,经常与一些著名人士进行琴艺交流,据他自己的记载说,“几乎每天都有一些中国作家和艺术家来我们的 ‘吟月庵’②里做客”[3](P110), 而演奏古琴就是饭后的余兴节目。他也经常去外面参加古琴活动,通常也是吃完饭后就弹琴、唱歌、聊天、写字,而最常去的地方也是杨少五家,有时晚上就住在杨少五的书房内。1943年中秋,他和王芃生、艾维廉③王芃生曾任中国驻日大使馆参赞,与高罗佩交好,他是中国的日本问题专家,时任国民政府最高军事情报机构——国际问题研究所主任;艾维廉与高罗佩为荷莱顿大学同学,并同在日本工作过,高罗佩称他为“比尔·阿克尔”。等人在嘉陵江边赏月联欢,弹琴、吹笛、唱歌,留下一段浪漫佳话[4]。他还多次公开参与古琴演奏活动,为慈善活
动募捐[3](P102)。
陈济略也经常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开展古琴活动,如组织 “大同乐社古琴组”的古琴家们公开演出,或到电台录音、播放,参加者包括冯玉祥、齐白石等共10余人。正是抗战陪都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及史无前例的众多琴人在渝,才使重庆的古琴活动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这就使得成立一个能联合重庆琴家开展和推广古琴文化活动的琴社组织,成为当时的必要和必然结果,由此,天风琴社顺时而生。
二 天风琴社成立若干问题考证
关于天风琴社的成立时间,众说纷纭,有1937年、1943年、1944年、1945年、1946年等多种说法。前面四种说法没什么有力的依据,后面一种说法则是以一张 “天风琴社成立纪念”的合影照片为据,因其上有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元月十三日映于渝州”的落款,故认定天风琴社成立于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13日。但仔细考查,这与当时形势及当事人的记载都有矛盾之处。如前所述,抗战期间重庆琴人荟萃,如果这时都没有成立自己的琴社,却在1946年初抗战胜利后已经5个月,流寓西南者都一心准备回迁的情况下,反倒匆忙成立一个琴社,这是很难说通的。以高罗佩为例,日本投降后他就一心忙于战后事务而难以分心,他在自传稿里写道:“我们在重庆进入了工作非常繁忙的时段,我被任命为盟国战争罪行理事会的成员,我还必须帮助大使,为大使馆搬迁南京作准备。”[3](P120)1946年1月,高罗佩又奉调回国内工作,荷兰外交部已派了三个人来接替他,在经过多次催促后,高罗佩最终于4月中旬离开了重庆,再也没有回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高罗佩或情况类似的冯玉祥、于右任、徐元白诸人还有心思去组织琴社。再从其他当事人的记载来看,杨清如亲笔所写 “本人简历”中谓:“何老师 (即杨清如琴师何儒学)在渝时,父亲组织了天风琴社,抗战期间有古琴家徐元白、冯玉祥,还有荷兰人高罗佩等琴友经常聚会弹琴,我每次参加。”[5]杨少五之孙杨生平先生也回忆说,冯玉祥曾多次利用天风琴社雅集活动的机会向他家募捐以支援抗战。由此看来,天风琴社在抗战期间成立的可能性更大。
笔者过去对天风琴社成立的时间也有过疑问,但苦于证据不足,所以在看法上也几经反复。前不久得到一本最近出版的 《大汉学家高罗佩传》,对这个问题才有了清楚的认识。书里有一段引自高罗佩随身记事本上的记述:
2月25日:11点杨少五和杨大钧来了,一起乘车去了杨少五的家,在那儿举办了盛大的午餐会,以庆贺天风琴社成立。下午是弹奏音乐度过的,吃晚餐后欣赏灯笼。[3](P116)
高罗佩在这里使用了 “庆贺”二字,而不是“纪念”,说明天风琴社的成立就在当时,这应该是最明确的关于天风琴社成立的具体时间。不过这段文字没有直接注明年份,而传记的作者将其系于1945年之下。那有没有可能是1946年或者1944年呢?①但肯定不会早到1943年,因为高罗佩是1943年3月15日才从印度到重庆的。我们可以从文中记载的事情来证明其年份。高罗佩在最后一句讲到 “吃晚餐后欣赏灯笼”,应是指中国的传统佳节——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赏灯活动。1945年2月25日为农历乙酉年正月十三日,即元宵节前两天,正是赏灯时候。而如果是1946年的2月25日,则为农历丙戌年正月廿四日,已过元宵节八天,已是无灯可赏了;若为1944年2月25日,更晚至农历二月初二。至于那张照于“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元月十三日”的 “成立纪念”照片,因当时中国人都习惯使用农历,故所署应是农历日期 (换算成公历是1946年2月14日),这一天刚好与上述高罗佩所记日期 (按农历算)相隔一年,都是元月十三日,正是天风琴社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因此这张照片是 “纪念”照,而非成立当时的合影。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确定,天风琴社的成立时间是在1945年2月25日,农历乙酉年(“民国”三十四年)元月十三日。
“天风琴社”成立的地点,据上引高罗佩文说是在杨少五家。杨少五在重庆有两处住宅,一处在嘉陵江北岸 (即江北),名叫杨家花园 (位于今龙湖花园小区一带),一处在城里,位于南纪门凤凰台1号,名叫 “清白家风”。从城里到江北必须坐船,因为中间隔着一条嘉陵江,但这里却明言是“乘车去”,而不是乘船去,因此肯定不会是在江北,应该就在城里。这也可以从高罗佩的记述中看出:这天是杨少五先来高家 (当时高罗佩住城里国府路295号,位于今渝中区人民路也就是重庆人民大礼堂一带),然后又一起去的杨家。按说高罗佩自己可以乘车,他也经常到杨家盘桓,也非尊贵的大人物 (他们只是朋友关系),用不着杨少五亲自上门来接。所以这只能说明杨少五当天不是自 “城里的家”而来的,应该是从另外的地方——也就是从他 “江北的家”来的。从路线上看,从江北杨家花园到长江边上的南纪门,最近的路是过嘉陵江到大溪沟再翻过山梁由通远门到南纪门,而从大溪沟渡口上岸正是国府路,到高罗佩家已经很近了,他可以顺路搭高罗佩的车一起去。这样就能解释杨少五为什么先到高家再去杨家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天风琴社是在杨少五城里的家——南纪门凤凰台1号 “清白家风”的家里成立的。
至于 “天风”一名,有人谓得之于杨少五宅名“清白家风”。但 “家风”与 “天风”很难拉得上关系。其实天风之名,出自 《周易》六十四卦之姤卦,其卦形为巽下乾上,乾为天,巽为风,故称为“天风姤”。姤义为遘,遇也。《易传》:“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9]意为姤卦表明天风和畅,万物繁盛,中正之道,风行天下,王命教化,达于四方。因此 “天风”一名包含了抗战背景下的琴家们对和平正义与国家繁荣强大的期望之情。同时, “天风”又可形容琴声如天外风声般的空灵、悠远、清扬,还有那么一点神秘肃穆,因此用作琴社名称是再合适不过了。
最后一个问题是,天风琴社的成员都有哪些人。从其成立一周年的照片上看,共有22个人,但我们只从中确切地认出了徐元白、黄雪辉 (徐元白夫人)、杨少五、高罗佩、冯玉祥、于右任、杨次乾数人。不过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些人的记述中了解琴社成员情况。据梁在平回忆,参与创设天风琴社的有徐文镜、徐元白兄弟,有黄鞠生 (溓)、胡光瑨 (莹堂)、程独清 (蜀清)、高罗佩、毕铿等人,当然也包括梁氏自己[7];据高罗佩上引文记载,还有杨大钧;据唐中六 《巴蜀琴艺考》所记(未知其来源),另外还有程午嘉、陈树三、张孟虚、杨庭五、徐芝荪 (森)、杨清如、杨德如、赵近义、崔善元、何群儒、查少伯、王迪生、王星垣、吕公亮、白体乾等[1](P127)。但唐氏所述也有一些问题,如杨庭五其时已去世多年,杨德如是杨清如二妹,不会弹琴,因此这二人肯定不会是琴社成员;赵近义未知何许人,笔者怀疑是徐元白弟子、毕铿的琴师赵义正;何群儒应为何儒学 (字群林)之误,该书附录一 《巴蜀琴人录》 “杨庭五”条下即记为 “何儒学”。
以上所列天风琴社成员,人数多达27人 (不计杨庭五和杨德如),且多是当时的社会名流或琴坛名宿,即使有的人当时年轻,后来也都有所成就,因此其成立时的社会影响很大。天风琴社的社长是浙派古琴大师徐元白。徐元白 (1893-1 957),号原泊,浙江海门 (今浙江台州椒江)人,能诗文书画,尤精古琴。抗战前他在南京就组织过 “青溪琴社”,在开封也组织过 “中州琴社”,抗战胜利后回到杭州,又组织了 “西湖月会”。因此天风琴社的成立,肯定也少不了他的推动之力。1953年,徐元白以 “天风”之名刊行了一本琴谱,就叫 《天风琴谱》,收录其所作 《弦度分段取音法述略》一文、自创的 《西泠话雨》琴曲一首、主要阐述琴曲中变音的 《附言》一篇,他原准备陆续写作 《天风琴谱》系列著作,但心愿未了便遽归道山。于此可见他对天风琴社一直难以忘怀,念念在心。
抗战胜利后,随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天风琴社的外地成员也纷纷踏上回乡之路,琴社的活动及人数都大为减少,但并没有立即解散。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有一张清琴,池腹内有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岁次丁亥仲春月,四川重庆杨少五重修于天风琴社”的题记,说明至少到1947年3月前后,天风琴社仍在活动。这时参与活动的,主要是本地琴人和留在重庆的外地琴人,如杨家父子 (女、婿)、张孟虚、张舜臣、崔善元、俞伯荪等,但其活动规模和频率已不能与抗战时期同日而语了。
[1]唐中六.巴蜀琴艺考略[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2]重庆市文化局.重庆文化艺术志[Z].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荷兰]C.D.巴克曼,H.德弗里斯.大汉学家高罗佩传[M].施辉业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110.
[4]王芃生.明末义僧东皋禅师集刊·序[A].[荷兰]高罗佩.明末义僧东皋禅师集刊[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
[5]卞雨昕.关于杨清如[J].天风古琴(内部资料),2008,(1).40-4 1.
[6]周易(卷五)[M].[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57.
[7]梁在平.琴路历程的延续[A].严晓星.高罗佩事辑[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1.137.
The Founding of Chongqing Tianfeng Lute Community during the Anti-JapaneseWar
TANG Ye-ze
(Chongqing China Three Gorges Museum,Chongqing 400015,China)
The establishmentof Tianfeng Lute Community not only reflected the development ofmusic culture aboutwar-resistance,but alsomarked the peak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ute in Chongqing.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the issues rela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ianfeng Lute Community,especially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time,place,source of the name,and chiefmembers,so as to find out the basic facts about the Community.
Chinese Lute;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Tianfeng Lute Community;Yang Shaowu;Robert. H.van Gulik
K265.9
A
1674-3 652(2012)09-0 017-0 4
2012-07-27
唐冶泽,男,重庆人,主要从事重庆地方史研究。
[责任编辑:小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