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排球运动中运动员损伤的综合分析

2012-11-03程慧美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10期
关键词:排球部位运动员

程慧美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高校排球运动中运动员损伤的综合分析

程慧美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目的:通过分析高校排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损伤情况,为提高排球教学质量及预防运动损伤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法及调查问卷法等调查部分高校排球运动中运动员损伤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结论:针对高校排球运动存在的潜在损伤隐患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及预防措施,对提高比赛及教学训练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排球运动 损伤 高校

排球运动是一项技能性要求很高综合性竞技体育项目,在技术上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反应、耐力、速度、力量及协调能力,加上排球比赛对抗性强、攻防转换快及强度较大的特点,在比赛及教学训练中很容易发生运动性损伤,进而影响了运动员在比赛及教学训练中的正常发挥[1]。近年来,随着排球运动在高校里越来越受到欢迎,发生运动损伤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高校排球运动员的损伤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此类损伤的一般特点与规律、发生原因、损伤部位等,并提出了预防损伤的相关措施及建议,为提高排球教学质量及预防运动损伤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6~2011年我省部分高等学校排球运动员136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运动员72人,女运动员64人;年龄18~24岁,平均(21±2)岁;训练3~7年,平均(4±1)年。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文献检索等查阅近几年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对有关的损伤及预防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1.2.2 调查问卷法

自制调查问卷了解损伤发生原因、部位及类型等,共发放136份,收回有效答卷136份,有效率为100%。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工作表格对数据进行常规处理。

2 结果

2.1 运动损伤类型及分布

136名运动员均有程度不同的运动损伤经历,共计发生141次,人均1.03次,其中不影响正常训练的队员有114人,占83.82%,间断时间7d以上的队员22人,占16.18%;损伤部位大多在下肢部位,共发生81次,且以急性损伤比较常见,占71.60%,详见表1。

表1 损伤的类型分析n(%)

2.2 运动损伤部位及比例

通过对141次不同损伤进行分析,前四位分别为踝关节、膝关节、肩带和腰部损伤,主要损伤种类详见表2。

2.3 运动损伤的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运动员出现损伤的原因,其中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科学、训练组织不当、思想麻痹大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运动员身体素质差等为主要诱发因素,详见表3。

表3 损伤的类型分析

3 分析与预防

随着高校排球运动受欢迎程度的逐渐增加,各种因素导致的运动损伤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正常发挥及身心健康,制约了高校排球运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因此,了解运动员损伤的一般特点与规律、发生原因、损伤部位等,可以有效地预防损伤,提高排球教学质量[2]。

排球运动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和对抗性,比赛中扣、拦为重要的得分手段,争夺网上优势时,技术动作要求较高,扣、拦攻防等矛盾尖锐,很容易造成损失;此外,防守时,运动员常常为了救球需要与地面直接接触,技术难度较大,最容易导致损失的发生;加上一些运动员技术动作不规范,训练水平不达标等,都是导致损伤的常见危险因素[3]。通过本次调查发现136名运动员均有程度不同的运动损伤经历(100%),人均1.03次,反映出了高校排球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中伤病发生率较高,其中伤损严重、无法正常继续参加训练的运动员(以主力队员为主)比较较高,占16.18%。在各类急慢性损伤中,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踝关节(33.33%)、膝关节(27.66%)、肩带(24.82%)和腰部(11.35%)损伤,常见的损伤种类为关节韧带、髌骨劳损、肌肉拉伤、腰肌劳损、撕裂伤、及骨膜炎等损伤所致,说明平时训练及比赛时,要格外注意这些易损伤部位的防护,同时要不断加强技术要领,合理发力与跑位,应做到正确规范的训练。此次调查发现导致运动员损伤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科学、训练组织不当、思想麻痹大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运动员身体素质差等方面。其中技术动作不正确造成的运动损伤比例最大(26.95%),主要原因为排球运动技术要求非常高、技术复杂多样且每项技术动作方法及动作结构变化都各不相同,以及运动员平时练习中不注重动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进而形成错误的条件反射,就很容易诱发机体组织损伤;准备活动不科学(18.44%)及组织训练不当(12.06%)在运动损伤中比例较大,这与部分教师在高校排球比赛及教学训练中不重视准备活动,未能做到教学训练内容与准备活动的有机结合,缺乏专项的准备工作,如运动中不能有效的建立反射性练习,没有充分调动承担较重部位的生理机能,就直接进行大强度的训练,违反了人体机能的活动规律及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部分教师在准备阶段安排过于简单,学生运动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内脏器官的机能不能充分发挥,身体兴奋性及协调性得不到有效激发,违背了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思想麻痹大意在运动损伤中分别占9.93%和8.51%,主要原因是平时教学训练中,部分教师及学生缺乏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不顾及主客观条件限制,盲目的进行训练,比赛,甚至在发生损伤时未做到认真对待,缺乏损伤预防意识;此外,身体素质差(7.09%)、身体过度疲劳(4.96%)及心理及生理状况不佳(4.26%)及场地器材等因素(2.84%)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

表2 主要运动损伤种类及部位n(%)

结合文献资料及本次调查分析结果,在高校排球运动中应高度重视运动损伤的危害性,了解和掌握造成损伤的一般特点与规律、发生原因、损伤部位等,切实做好损伤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避免损伤的发生,为此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平时训练中规范运动的基本技术,遵循运动的基本规律,做到合理的击球和配合动作,利用自身特点有效地与运动生物力学和人体解剖学原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个人技能水平。(2)在排球教学准备工作中结合比赛和教学训练的具体内容,科学合理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内容,尤其对于最容易受伤的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等部位做到合理科学的准备,进而达到有效地预防损伤的目的。(3)在排球教学训练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预防意识,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的预防技巧和措施,把运动损伤的预防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防患未然。(4)重视运动员体能训练,加强易受伤部位的柔韧和力量练习,合理安排运动量,出现疲劳要及时调整,避免受伤;重视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和心理素质训练,特别在比赛及考试中,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产生紧张情绪,教师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调整运动员的不良心理[4]。(5)场地器材因素等也会对运动员损伤造成影响,部分高校体育设施。场地相对陈旧或落后,光线、地板、气候等参差不齐等,很容易造成运动员滑到、扭伤、抽筋、疲劳等损伤[5]。为此,教师在每次教学训练及比赛前应认真检查器材、场地的安全性性能,加强运动员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防范意外伤害的发生。

[1]王福杰.浅析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及其预防[J].陇东学院学报,2008,14(5):30~31.

[2]李应伟.普通高校排球运动中膝 踝关节损伤因素分析[J].运动杂志,2010,8:64~65.

[3]程晓莉.高校排球选项课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魅力中国,2011,4(2):356.

[4]赵克锋,王新年.高校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调查及主要损伤部位的原因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8,27(2):166~167.

[5]尤信招.高校排球运动中的视野因素及其训练研究[J].2011,8(11):118~119.

G841

A

2095-2813(2012)04(a)-0011-02

猜你喜欢

排球部位运动员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喜欢什么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