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产业结构空间演化实证研究
2012-11-02张伟
张 伟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产业结构与地域分工的优化调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1]。近年来,贵阳市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做大做强八大生态产业”发展思路的指引下,通过优先发展制造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措施,全市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演进。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贵阳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暴露出产业过度集中、优势产业链短、中心县(区)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经过前期调研工作发现,引发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未能与空间布局相协调。基于此,本文利用GIS技术、结构偏离度法,以2000年、2009年为时点,对贵阳市10个县(区)产业结构空间演化展开实证研究,分析贵阳市在产业结构空间演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优化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策略。
1 研究思路及方法
产业结构空间演化是一个复杂过程。本文首先利用2000年、2009年贵阳市三次产业产值数据,寻找出支撑各县(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采用GIS技术中的聚类分析功能,将具有类似主导产业的县(区)用同一种颜色或样式进行表达,形成专题图,以便得到更为直观的空间信息。随后利用就业人口数据和产值数据,选择产业结构偏离度研究法,对贵阳市各县(区)的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两者间的变动关系进行测度,以检测市场对三次产业间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配置情况。
贵阳市辖六区(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一市(清镇市)、三县(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本文中的贵阳市产业经济数据、就业人口数据均来自《贵阳统计年鉴(2001,2010)》。GIS底图为1∶44万贵阳市分县(区)地图。文中数据的转化、处理均使用Excel软件完成,贵阳市各县(区)主导产业空间分布图是运用ArcMap 9.3进行绘制的。
2 产业结构空间演化对比分析
2.1 主导产业空间演化过程
贵阳市产业的构造始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经过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两次飞跃发展,如今的贵阳已经成为一个以资源开发见长的综合型城市。近十年来,贵阳市三次产业均有巨大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具体来看,贵阳市三次产业产值比由2000年的8.9∶47.8∶43.3转变为2009年的5.1∶40.7∶54.2,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下降了42.7%,第二产业产值比下降了14.9%,第三产业产值比上升了25.2%。由此可见,十年间贵阳市第二产业的相对增长速度放缓,第三产业已成为贵阳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在对2000年、2009年贵阳市10个县(区)三次产业产值进行整理后,选取当年该地区产值数最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利用ArcMap9.3中的聚类分析功能,将具有类似主导产业的县(区)用同一种颜色表示出来,进而形成专题图(图1)。我们清楚地观察到:贵阳市各县(区)主导产业空间演化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
图1 贵阳市各县(区)主导产业空间分布
2.2 产业结构偏离度测定
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某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与该产业产值比重之差。当产业结构偏离度取正值时,表明该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高于该产业产值比重,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力有可能流转至其他产业;反之,当产业结构偏离度取负值时,则表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效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至该产业的可能性。如果市场交易活动是自由、公开的,没有人为壁垒的限制,各种资源能够在产业间自由流动,那么市场中的劳动力资源便会与生产效率趋于一致,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取值也就逐步趋于零[2]。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E为产业结构偏离度;Yi为第i次产业就业比重;Xi为第i次产业产值比重;i取值为1,2,3。
将2000年、2009年贵阳市10个县(区)就业人口数据和产值数据装载至上述公式进行测算(表1)。统计显示,贵阳市各县(区)三次产业劳动力流转速度较产业结构演化速度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但三次产业结构的总体偏离度较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衡,产业结构空间演化的总体质量和成熟程度较高。
表1 2000年与2009年贵阳市各县(区)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结果
3 产业结构空间演化特点
根据测得的相关结果,笔者认为贵阳市产业结构空间演化有如下特点。
3.1 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增强
对比两个不同时点的主导产业空间分布图,我们直观地发现,2000年贵阳市域内仅修文县以第一产业为主导,时至2009年,全市无任何县(区)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主导区域由2000年市域内中北部地区相对集中(包括南明区、云岩区、乌当区、小河区、白云区、开阳县、息烽县和清镇市),演化为市域内北部地区大规模集中(包括乌当区、小河区、白云区、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和清镇市);第三产业主导区域则由2000年市域内单片区孤立(花溪区),演化为市域内中南部相对集中(包括南明区、云岩区和花溪区)。贵阳市各县(区)主导产业一体化发展趋势突出。
3.2 交通运输传导机制作用显著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产业沿交通要道布局,可有效节约运输成本、扩大市场半径[3]。在资源开发早期,由于地理条件原因,贵阳市产业空间布局受到极大限制。2000年以来,借助贵阳城市环线、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以及依托铁路干线和民航机场,不仅形成了贵阳五大特色产业经济带,带动了周边相邻地区经济繁荣,而且加快了贵阳市产业结构空间演化速度。交通运输传导机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也是贵阳产业结构空间演化的重要动力。
3.3 政府调控指向性明确
近年来,贵阳市政府通过应用政策引导、编制规划、实施管制等手段,促使贵阳市产业结构空间演化朝着科学、可持续化方向迈进。以贵阳市服务业为例,为了使其健康快速发展,出台的《贵阳市2003-2013年服务业发展规划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对市域内各县(区)的服务业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以及空间布局做了详细安排。规划实施几年来,在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贵阳市服务业产值不断攀升的同时,南明、云岩两区也逐步成长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区域。
4 产业结构空间演化存在的问题
贵阳市产业结构演化虽遵循一般的发展规律,但受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波动大、水平低等因素影响,也暴露出以下突出问题。
4.1 产业布局过度集中
从地域尺度来看,2009年贵阳市三次产业结构中,北部地区(白云区、修文县、息烽县和开阳县)为12.6∶58.7∶28.7,中部地区(南明区、云岩区和乌当区)为1.6∶38∶60.4,南部地区(花溪区、小河区和清镇市)为8.6∶52.3∶39.1。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明显优于北部和南部地区。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到全市的57.23%、47.75%和70.75%,而北部和南部地区除第一产业产值外,其余比重值均较小(表2)。贵阳市中部地区经济集中布局的态势显著。从“点-轴”形态来看,虽沿贵阳城市环线形成了五大特色产业经济带,但其内部的产业空间布局相对分散,尚未形成集聚经济或规模经济。在五大特色产业经济带之外,产业空间布局过于集中某些县(区),以云岩区最强、最集中,其次为南明区,而其余县(区)产业密度相对较低。这种产业布局的过度集中不仅导致中心县(区)脱离周边经济实际,形成超前发展,而且增加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
表2 2009年贵阳市北中南部三次产业结构情况
4.2 优势产业空间关联效率低下
贵阳市优势产业,如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产业部门,普遍存在空间关联效率低下、前向关联不足、后向拉动较弱等问题。以磷煤化工产业为例,贵阳市本应依托丰富的磷、煤资源,凭借较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形成氮、磷复肥大化工生产、磷煤化工产品深加工体系。但事实上,由于产业级次低,主要依赖资源扩张的情况长期存在,相关企业空间分布松散,就地转化率低下。一些重要产业平台如氯碱工业、有机氟化工基础原料、高纯度黄磷等未能产业化,这不仅严重制约了产业链的延伸,而且大大降低了产业集聚效应。
4.3 中心县(区)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在以目前行政区划为基础进行产业布局的情况下,更应注意区域间的互补和合作,寻找自身优势,建立分工与合作体系[4]。总体来看,贵阳市中心县(区)产业优势度明显,但其辐射带动能力不强。2009年,仅贵阳市南明和云岩两区产业总值达441.48亿元,占全市比重的48.04%。其余八个县(区)的产业总值占全市比重的51.96%,呈现出中心县(区)产业发展强劲,而其他周边县(区)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南明、云岩两区虽然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市比重的18.9%、29.2%,但其产值总量不高,分别只有173.34亿元和268.15亿元。环中心县(区)周边的白云、乌当、清镇分别是云岩产业总值的21.56%,31.49%,30.27%,小河、花溪分别是南明产业总值的28.85%、36.5%。作为贵阳产业经济发展的中心县(区),南明,云岩两区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产业带动和辐射拉动作用。
4.4 产业间劳动力流转速度缓慢
与贵阳市产业结构总体均衡不相应的是,三次产业间劳动力流转速度明显滞后。各县(区)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结果显示:贵阳市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劳动力从该产业转出的要求强烈;除南明、云岩两区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外,其余县(区)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均较高,存在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空间。这说明贵阳市三次产业间劳动力市场还未达到资源最优配置,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
5 产业结构空间演化调整策略
贵阳市应按照各县(区)的功能要求、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梯度发展,逐步形成“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空间布局体系。
5.1 构建网络化产业空间关联体系
网络化产业空间关联体系是指以中心县(区)为结点,依靠交通干线的通达性,建立梯度化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具体来看,在培育建设沿贵阳城市环城产业经济带、发展五大特色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借助已有的交通运输轴线,重点发挥中心县(区)的极核效应,拉动与促进相邻地域产业发展,形成网络化产业空间关联体系。对于南明、云岩两个中心区,既要加速第二产业的现代化升级、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实力,又要将其资金、要素向周边腹地梯度转移扩散;小河、白云、息烽、清镇、修文、开阳六个县(区)作为第二产业重点扩展地域,应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完善职能分工体系,改善当前区域内工业结构趋同的状况。花溪、乌当两区,应利用优质的旅游资源,尽快形成生态旅游经济走廊。总而言之,构建网络化产业空间关联体系是贵阳市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5.2 强化产业空间协调布局
一方面,贵阳市应加快调整市域内部产业分工,充分利用大企业集团的产业集聚能力,积极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和辅助企业,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6]。对已初具产业集群雏形的开阳磷煤化工产业、白云和清镇铝及铝加工产业、孟关装备制造产业、扎佐和乌当医药工业产业,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让集群在相对自由的发展环境中逐步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关系。另一方面,贵阳市还应加强区域经济带(区)的开发,尤其是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作、医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合作开发,黔中产业带的合作开发等。贵阳市产业空间布局应立足于西南,放眼于“南贵昆”经济合作中来设计,努力构造一个大的区域经济分工协作体系。
5.3 增加研发力度鼓励自主创新
面对优势产业链条短,自主创新能力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现实,贵阳市应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云集,知识和人才资源密集优势,增加研发力度,提高本市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人才引进、与科研院所合作等形式,努力提高贵阳市优势产业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此外,贵阳市还应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道路,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这不仅大大缩短了创新时间,而且降低了创新风险。
5.4 引导产业间劳动力合理配置
由于市场配置资源客观上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因而区域经济发展客观上需要政府发挥一定作用,目的是为了校正市场失误,使之更有效地运行。根据当前贵阳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在继续鼓励劳动力跨区域、跨产业有序转移的同时,紧密结合劳动密集型企业及中小企业就业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加强与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联系,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引导产业间劳动力合理配置。
[1]肖金成,袁朱 .中国十大城市群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程红莉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及对失业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6,35(2):97-98.
[3]刁向明 .吉林省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6.
[4]张伟 .贵州省产业结构空间演化实证研究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6):18-22.
[5]杨上广,丁金宏,刘振宇 .中国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研究[J].开发研究,2004,20(6):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