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猪产业的“蛛网陷阱”分析

2012-10-31袁晗沛

关键词:蛛网猪肉波动

袁晗沛

(陕西理工学院 经济与法学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我国生猪产业的“蛛网陷阱”分析

袁晗沛

(陕西理工学院 经济与法学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由于农业生产对价格反应的滞后性,使得农业生产存在价格巨大波动的“蛛网陷阱”。本文以农业生产上的生猪生产为例,试图探索使我国农业生产避免“蛛网陷阱”,步入良性发展的措施。

农业生产;蛛网陷阱;良性发展

农业生产由于对价格反应的滞后性,使得前阶段我国山东,浙江,广东等多省市出现了蔬菜价格突然高位急速 “跳水”,芹菜、莴笋等数种蔬菜甚至降至几分钱一斤,蔬菜“滞销卖难”的现象导致严重的“菜贱伤农”。菜价的疯狂才刚刚过去,然而一路飙升的猪价映入眼帘,实际上从5月初开始,全国猪肉价格便呈现“井喷式上涨”,一天一个价,这也成为了拉升6月份CPI指数同比上涨至6.4%的关键因素。联想起数年前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和数次的水果蔬菜价格的大幅震荡,虽然每次都引起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如此的情境,还是不停地上演,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此加以认真分析,从而及早地做好防范措施,既要防止“菜贵伤民”,也要避免“菜贱伤农”。下文以生猪生产为例加以分析。

一、生猪生产与蛛网理论的联系

蛛网理论(Cobweb Theorem)是20世纪30年代分别由美国经济学家H·舒尔茨,意大利经济学家V.里西(U.Ricci)和荷兰经济学家J·丁伯根(J.Tinbergen)各自提出的,1934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N.Kalabr)定名。它是根据均衡理论与弹性理论结合起来的,再引进时间因素来考察的动态分析方法,从而用来论述诸如农产品,畜牧业这类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供求不平衡时发生的价格和产量的循环影响和变动致使偏离均衡状态以后的实际波动过程及结果。

其假设前提有以下几点:

1.从开始生产到生产出产品一定的时间,而且这段时间内生产规模无法改变。例如农产品从种植到成长需要半年左右,在此期间已种植的作物无法增加和减少。

2.本期的产量决定本期的价格,以Pt和Qt分别代表本期的价格和产量,则这两者的关系为:Pt=F(Qt)

3.本期价格决定下期的产量,以Qt+1代表下期产量,则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Qt+1=F(Pt)

依据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的三种不同关系将其分为 “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猪肉的生产已经告别了短缺的时代。猪肉消费已经不再是什么奢侈行为,它已经逐渐成为大多数人必须的生活消费品之一。这些年来猪肉价格的暴涨暴跌使其成为了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话题。在我国,生猪的生产者很多,分为散户养殖、批量生产的专业户和企业三个层次。以小规模养殖(散户、小专业户)为主,难以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在我国市场上生猪的产品特征无多大差别,这使我国生猪供给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在这种市场下,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在对利润的追求下只能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的品种和产量。在生产成本不变的前提下,肉价的升降,会刺激生产者提高或降低产量。再加上,生猪的生产到上市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生产周期,而生产规模一旦确定,在生产过程未完成前,不能中途改变,因此市场价格(t期)的变动对产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只能影响下一个生产周期(t+1期)的产量,下一个周期(t+1期)的产量决定下一个周期(t+1期)的价格。所以,我国现阶段的生猪生产和销售市场符合动态蛛网理论的假设条件。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管理粗放使得养殖户难以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各个分散经营的养殖户的生产活动往往根据当年的产销情况来决定明年的产量规模,生产缺乏必要的市场指导。同时,养殖户的市场意识和信息的获得能力较差,难以利用价格、成本、利润等进行产出核算,使得市场的价格的变化只反应当前的供求关系,而对供求关系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变化并不能反应出来。生产者只是以当期的价格来安排来年的生产,因此在市场出现波动时一哄而上或大规模退出的现象普遍发生,使市场供求不断地失衡,这样像猪肉类的农产品价格就会出现暴涨暴跌,从而陷入蛛网陷阱的困境。

二、生猪生产不稳定的蛛网理论分析

自1985年放开肉类市场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开始呈现周期性波动。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是生猪生产者、加工和流通企业面临无法回避的风险。特别是1995年以后,生猪市场价格及生猪养殖效益周期性波动更为明显,已经历了1996下半年至1999上半年、1999下半年至2003上半年、2003下半年至2006上半年三个完整波动周期,一般3~4年为一个波动周期,每个周期分4个阶段,即市场低谷期、发展期、高峰期和下滑期,每个阶段大约一年左右时间。第四个波动周期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2007年正处在第四个周期的价格上升期,并且出现大幅上涨居高不下的局面,2008年猪肉价格高开低走,到2009年猪肉价格探底回升,直到近两三年来猪肉价格依旧在升降中徘徊,目前处于上升期,这主要就是由于生猪市场的供求情况的不稳定而陷入蛛网陷阱造成的,接下来我们就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我们都知道作为生活必需品的粮食,蔬菜属于需求缺乏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比率小于价格变动比率1>Ed>0),而生猪生产也是同样的。一般而言,猪肉的供给对价格的反应大,但需求较稳定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小,也就是说,猪肉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当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于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也就是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大于需求时,价格波动对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大,价格与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强,最后离均衡点越远。如下图所示:

在图中,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平坦,表明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E,决定了均衡价格为Pe,均衡数量为Qe。由于生猪的供给对价格变化具有滞后性,致使其价格变化会引起下一期农产品供给的变动,而且供给的变动反过来影响价格水平。如果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就会引起下期产量的巨幅波动,产量巨幅波动又引起下一期价格的巨幅波动,如此下去就是价格与产量的大涨大跌。在该图中,第一期开始时价格为P1,对应的当期需求为Q1,由于价格P1高于均衡价格Pe,生产者据其将下一期的生猪供给量定为Q2;到了下一期,由于生猪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生猪价格出现下跌,且低于价格Pe,生产者以此价格为根据决定第三期的供给量为Q3,由于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推动价格上升且高于P1······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下去,在这一循环中,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总是滞后的,每一次价格和产量的波动更加背离均衡点,这样波动越来越大,最后离均衡点更远,所以就出现了价格随供求的波动而出现的暴涨暴跌的局面。

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中,广大农户所掌握的信息时常会迟缓,这样就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所以如何克服蛛网陷阱的弊端,稳定猪肉生产,保证农户收入的提高这就成为了我们经济生活中必须解决的一个的重要问题。

三、克服蛛网陷阱,稳定生猪生产市场的方法

稳定猪肉价格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猪肉价格剧烈波动会影响国民的正常生活水平和市场物价的稳定,作为世界养猪大国,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也更大。蛛网理论旨在说明在市场自发调节的情况下,农产品市场经常发生蛛网型波动,从而影响农产品生产与农民收入的不稳定。为了消除或者减轻农产品市场上经常出现的这种蛛网型波动陷阱,一般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政府运用有关政策进行经济干预,例如价格支持或者价格限制的政策。解决生猪生产的供给与需求的适应,并优化供给。

(一)价格支持: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政府为了扶植生猪生产行业而制定生猪的最低价格即对生猪生产的价格支持。其形式有以下两种:

形式一:缓冲库存法,即政府或者其代理人按照某种评价收购全部生猪产品,在供大于求时增加库存,或者出口;在供小于求时减少库存以平价进行买卖,从而使生猪价格由政府支持而维持在某一水平上。

形式二:稳定基本法,也是由政府或者其代理人按照某种平价收购全部生猪产品但并不完全建立库存,进行存货调节,以平价买卖,而是供大于求时努力维持一定的价格水平;供小于求时使价格不致于过高。这种情况下,收购的生猪价格也是稳定的,但销价不稳定,同样起到支持生猪生产的作用。

(二)限制价格:在遇到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政府可以为了防止猪肉价格的过分上涨而规定其高价即限制生猪价格。来防止生猪价格的过分飙升而造成的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引起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的诞生。

方法二:利用市场本身的调节机制进行调节,例如健全期货市场交易活动。

生猪期货:期货市场是进行标准化期货合约交易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所买卖的期货合约是在未来交货(或通过合约买卖对冲而结束交易)的。这就是说期货市场上买卖的是未来的农产品。这样,在这种未来农产品的买卖竞争过程中就可以发现未来价格。用这种未来价格来指导生产就可以避免由价格波动而引起的产量波动,从而减缓或者消除农产品现货市场上的蛛网波动,这也正是期货市场最早产生于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原因。广大农户心愿是既要增产又要增收,但又必须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往往这时农民就处于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让农户不知所措。因而只好盲目的进行农产品的种植,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期货农业正是解决农户“心疙瘩”的“及时雨”。解决了农产品产销脱节的问题,进而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对增加农民收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激发生猪期货上市,化解“非理性”的生产风波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我国生猪市场繁荣容量也大,生猪市场定价机制将随着生猪期货的推行更加完善。从而增强我国在国际生猪贸易中的话语权,甚至为形成全球生猪定价中心提供推动力。进而生猪期货是实行也对完善我国期货体系,推动生猪生产产业化升级,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户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类社会文明迅猛发展,物质生产极速扩大。然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不会动摇,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猪生产将是一个长久不变调控重点。“两只手”的结合必然还是克服生猪生产蛛网阱改善生猪生产不稳定的关键,积极推进生猪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健康稳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任重而道远。

[1]农业部.2009年猪肉价格下跌压力加大[EB/OL].新华网,2009,(1):84-87.

[2]中国肉价连涨蛋价冲顶或诱发新通胀[EB/OL].新华网-经济参考报(北京),2009-08-27.

[3]王广斌,宗颖生.蛛网理论与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03,(10):19-23.

[4]邵正芝.蛛网理论与弹性理论[J].青岛大学学报,2005,(6):11-12.

[5]王思亮.蛛网理论分析释疑[J].苏州大学学报,2006,(5):77-78.

猜你喜欢

蛛网猪肉波动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蛛网商店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类非均衡蛛网模型的动态分析与经济预测
为什么蜘蛛不会被蛛网粘住
干湿法SO2排放波动对比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