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分析
2012-10-31张向利
张向利
近年来我国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通常会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并且反复发作,如治疗不及时、不当或者治疗不彻底,最终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迁延发展为成人慢性持续性哮喘,更严重的患者甚至完全丧失活动能力。氨茶碱具有缓解支气管痉挛,是治疗小儿哮喘的常用药物,盐酸氨溴索是粘痰溶解剂,具有止咳化痰和抗氧化的作用,近年来临床上两个药物联合应用日趋广泛,我科自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采用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探讨联合治疗疗效,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8例患儿,均为我科门诊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伴喘息的小儿,全部患儿均符合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诊断标准[1]。其中男51例,女37例,年龄0.5~14岁,平均(2.2±0.7)岁;按哮喘急性发作程度分为:轻度42例,中度36例,重度10例,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3.6±1.01)岁;重症患儿10例。对照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3.5±0.90)岁;重症患儿9例。所有患儿均排除支气管异物,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吸氧、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口服酮替芬及止咳化痰类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理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2 mg/(kg·d),一天两次,静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0.75 mg/(kg·d),一天两次,静脉注射,疗程为4周,4周后观察两组患儿咳嗽、喘息及肺部啰音等变化情况,及症状消失时间。
1.3 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喘息消失或明显好转,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哮鸣音消失;有效:喘息有缓解,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基本恢复正常,肺部哮鸣音也明显减少;无效:上述症状及体征改善轻微或无改善。总有效率:以(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来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定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和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观察4周后两组的治疗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由表2可见,结果表明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d)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d)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咳嗽消失时间 喘息消失时间 呼吸困难消失时间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组<0.05 <0.05 <0.05 <0.05 44 3.8±1.4 2.3±1.2 1.1±0.6 4.2±1.5对照组 44 7.1±1.6 4.8±1.7 2.4±1.8 6.5±1.4 P值
3 讨论
呼吸道疾病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近年来,由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不断受到污染,室内装潢材料的应用众多及多种生理、生化因素的影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防治知识已较为普及,治疗方法较多也日趋成熟,但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还是时有发生,如未及时控制,容易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危及小儿的生命。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3]。这种气道炎症使儿童对各种激发因子敏感性提高,具有高反应性,并且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易造成气道狭窄,痰液粘稠,不易排出,易引起哮喘急性发作,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充血、水肿,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等。以往认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是由感染引起的炎症,主要的治疗原则为抗感染,但有些患儿在长期应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后,却不能消除气道炎症,而且由于用药紊乱引起许多不良反应。
现在众多人研究者认为哮喘的本质就是气道的非特异性炎症,治疗的重点则应及时消除气道炎症,并辅以舒张气道平滑肌,尽快缓解呼吸道痉挛、改善缺氧症状,对症治疗。盐酸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它可以使痰中的黏多糖纤维断裂,大大降低痰液粘稠度,也可作用于气道分泌细胞,调节气道浆液和黏液的分泌,增加溶胶层厚度,增加纤毛活动空间,并且可以加强纤毛摆动的强度和频率,提高黏液纤毛运输痰液的能力,利于痰液的排出[4];同时,盐酸氨溴索可刺激肺泡Ⅱ型细胞发育,对肺组织有高度特异性,促进肺活性物质合成和分泌,另外还具有抗氧化、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松弛平滑肌等诸多作用。氨茶碱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它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腺苷3、5-环化磷酸的水解,提高细胞内腺苷3、5-环化磷酸的浓度,使支气管平滑肌扩展,减少气道阻力,其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对处于痉挛状态的支气管非常突出,达到缓解哮喘作用。有研究表明,较低血药浓度的氨茶碱具有抗炎和调节免疫的作用,对抗原刺激诱发的迟相哮喘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明显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5]。需要注意的是氨茶碱类药物还具有兴奋心脏和中枢神经的作用,有时可以出现心率增快、烦躁不安等症状,在静脉给药时需要缓慢注射。
从本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治疗组应用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确,两者协同作用,迅速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吴瑞萍,胡旺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36-1140.
[2]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123-127.
[3]杨锡强.小儿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其对策.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3(5):487-489.
[4]李桂贤.氨溴索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肺炎108例临床观察.广西医学杂志,2008,30(1):130-132.
[5]马培华,时洪星.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1238-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