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培养的力学教学改革

2012-10-28广东董海红

职业技术 2012年2期
关键词:力学专业能力

广东 董海红

基于能力培养的力学教学改革

广东 董海红

教与学失衡,学与用脱节等情况严重影响着力学教学的质量,为改善现状,满足各学科发展和工程技术实践对力学知识的需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从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效果良好。

力学;改革;任务驱动;多媒体;考核

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为生产中碰到的机械、动力等专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但由于涉及大量概念、公式,学生总感觉学习起来枯燥无味,难以理解、掌握,甚至有些学生放弃了学习这门课程,而教师也感觉教学效果不好,教学中教与学、学与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一、教学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与学失衡

技工院校为了自身的发展不得不降低招生要求,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所学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足够的兴趣。一部分同学认为力学跟机械类专业没有多大关系,既难学又没用,不会予以足够的重视;另一部分同学认为力学不过是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延续,没有什么新鲜内容,不用学也会,就放松了力学的学习,等想认真学时,才发现缺少了足够的积累,学了也不会,只好放弃。

同时力学课时的缩减,进一步加剧了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使得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疲于赶教学进度,对一些重点内容和应当精讲细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展开,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学与用脱节

从事力学教学的教师对实用技术了解不多,缺乏机械知识背景,授课内容往往以书本内容为主,单纯地传授力学理论知识,从概念讲解到定理、证明,再到例题、习题一味灌输,忽视学生的专业特征和专业需求,导致教的内容用不上,用的内容没有教的尴尬,更不用说对学生力学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为改善力学教学的现状,满足各学科发展和工程技术实践对力学知识的需求,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探索,经过多次反复的“调研—调整—评价”(如图1所示)过程,力求使学生在较快掌握力学理论和解题方法的同时,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1 力学教学改革流程图

二、教学改革方法研究

(一)以用为本,调整教学内容

技工院校的教育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强调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课,力学教学不能再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决定“教什么”;同时要淡化对公式、定理等纯理论分析,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学了有什么用、用在什么地方,如何用;通过选编一些与工程实际相关的实例,强调如何用这些公式、定理来解决专业技术问题,使力学教学与机械类专业后续课程不再脱节,体现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程服务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力学教学有很强的系统性,不能为了实用,而忽视素质教育,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不断地分析和探讨: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教材内容是不是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的,应删去或从略哪些学生已学过的内容?哪些知识的素材不够充分需要补充?

2.哪些内容与机械专业教学联系更为紧密,作为力学教师很难独立判断。为此,我们多次与机械专业教师进行交流、探讨,不断修正教学内容。

3.每个章节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什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渐进式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对于摩擦,同学们并不陌生,讲到摩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可以举出一大堆的例子,对于简单的平衡分析也不在话下。为了联系实际,讲清螺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我们引入自锁现象,把螺纹展开为斜面,螺母即为斜面上的重物,螺纹升角即为斜面倾角,因此螺纹的自锁,就转变为斜面上重物的自锁(如图2所示),自锁条件为:螺纹升角α〈当量摩擦角β,效果良好。

图2 螺纹自锁条件

但一讲到滚动摩擦阻的概念,公式推导、计算,立刻安静下来。其实,滚动摩擦的优点学生也是清楚的,对于技校学生的教学,我们完全没必要进行过多的纯理论分析,只要讲课时拿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他们就会明白滚动摩擦的应用,再引到数控机床上用滚动螺旋传动代替滑动螺旋传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立足能力培养,改革教学模式

调整好教学内容,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可是如何教才能让学生愿意学、学得懂,是一个更艰难的课题。对于大多数在校的技校学生,他们往往只重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动手能力,认为学习一技之长,能够顶岗就业就好,而力学等基础课程则没有什么用,可学可不学。

其实,力学知识广泛地应用于机械教学的每一个领域。金属切削要考虑切削力的大小及其对加工零件刚性的影响程度,零件的装夹要考虑夹紧力的大小,机械传动要考虑构件的受力及弯矩、扭矩的大小等等,这些知识是机械专业教学的基础,是从事专业工作的工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教学目标的模糊,教学方法的落后、单一,导致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又怎么会认为有用呢?要改善教学效果,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

1.结合专业,讲清概念

在讲解力学概念时,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例中引出,讲清其含义,并强调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避免学生误解。比如粉笔轻轻用力就会断,而同样大小的力并不会导致笔折断,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小小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引入强度的概念: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断裂或超过容许限度的残余变形的能力。那么,机床的主轴使用时能不能断呢?因此主轴要选择刚性好的钢件。但车细长轴时要注意什么呢?防止变形,如何防止?引入刚度的概念: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车床的主轴、光杆、丝杆、如果变形会怎样?所以要提高他们的刚度。

2.任务驱动,强化练习

力学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教学采用“定理+习题”的模式,教师详细讲解概念的物理意义、推导根据、应用条件与范围,然而对于强调实用性的技校学生,往往没有耐性听下去,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如何根据主要因素正确地把工程问题简化为力学模型。比如对于物体系统的平衡内容的讲解,我们通过“一对齿轮的啮合——变速机构”层层深入的实际问题,引入概念,引导学生解决静定问题。这样“做中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在力学教学中,对各种机构运动的分析与理解,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运动规律、速度、加速度的分析是重点问题,也是力学教学中用语言描述难以解决的难点问题。我们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机构的运动过程,以动画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同时描绘出运动轨迹及其速度、加速度,解决教学中抽象问题的描述和难点问题的分析。应用多媒体动画辅助教学课件,突破传统理论力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对于牛头刨床中滑枕(如图3所示)的速度

图3 牛头刨床机构

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准确的计算,并可以通过改变构件的长度、速度来改变滑枕的速度,提高学习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效果良好。但是过多使用多媒体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华而不实,不利于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上课时形象生动,下课后脑袋空空。而且有的力学内容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就可达到很好的效果,拿一个实物教具的效果更好,不需要多媒体的演示,所以多媒体课件用于力学教学要选择恰当的内容,不能滥用。

4.评教结合,合理考核

合理的评教、考核制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体系采用“一套考题考学生,学生打分评老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可这种考出来的成绩,评出来的效果往往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高分低能就是最好写照。

为了综合反映教与学的真实效果,我们评教结合,不断改革,完善考核制度。

(1)对定理、概念等基础知识,建立题库,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2)对应用性知识,结合专业,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形式,考查学生分析与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

(3)增加学生的自评环节,通过自评让学生直面自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4)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创新地加入教师互评,主要针对教学内容,由相关的专业教师提出各学科发展所需力学知识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把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而不至于有些交叉知识讲了三、四次,学生听都听厌了,而有些知识都不讲,造成“三不管”的尴尬。

在教改中,我们不断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形式,发挥力学的工具作用,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主动提出并解决问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如何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平衡素质与实用的关系,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努力。

[1]夏罗生,朱树红.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高职教育探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1,(8).

[2]侯彦明,试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职业的内在联系[J],《职教论坛》2009,(1).

[3]周一峰.理论力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洪伟龙.关于技术基础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新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06,(4).

[5]王健锋,吴新燕.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

(作者单位:韶关市技师学院)

(编辑 李艳华)

猜你喜欢

力学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