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考民”维吾尔族英语专业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调查研究

2012-10-27熊莉清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体验型维吾尔族学习策略

熊莉清,高 洁

(新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民考民”维吾尔族英语专业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调查研究

熊莉清,高 洁

(新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本研究对新疆喀什师范学院英语专业 96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六种感知学习风格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收集的数据用SPSS13.0进行分析后发现:58%的人具有三种感知学习风格, 24% 的人有两种感知学习风格;最典型的学习风格是体验型(89%)和动手型(75%),次要模式为视觉型(65)、集体型(60%)、听觉型(58%)和个人型(54%);学生在个人型学习风格上的差异最大。

感知学习风格;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问卷调查

1.引言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感知和认知方式,即学习者对学习环境做出的反应及其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方式[1],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策略的操练与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并改变自己的学习风格。Reid (2002)认为,学习风格根据其模式和性质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学习的感知模式、认知模式及性格和情感模式[2]。本研究主要调查学习者的感知学习模式。一般认为学习者包含六种基本的学习感知模式:视觉学习模式(visual)、听觉学习模式(auditory)、体验学习模式(kinesthetic)、动手学习模式(tactile)、个人学习模式(individual-oriented)和集体学习模式(group-oriented)。

对学习者感知学习模式的研究是上世纪70、80年代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这个时期的研究区分了“有利于学习的学习风格”和“妨碍学习的学习风格”,研究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并建立学习风格与语言学习成败之间的关系[3]。

近年来,国内教育科研人员在研究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多数是关于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研究,对学习风格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有:王初明[4]1992年对中国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做了一次学习方式的大调查,以了解中国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各个阶段学习风格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是否有联系;余心乐[5]比较全面地调查了北京三所高校的 149名英语专业学生的感知、认知学习风格和对学习条件的偏好等特点;文秋芳[6]、程晓堂[7]分别研究了学习风格对学习策略的影响,认为学习风格的差异是造成外语学习者学习策略差异的主要因素;2004年刘向红等[8]调查了湖南工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感知学习倾向;高燕、罗长田[9]2007年对高职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独立学习模式和视觉学习模式是其主要的感知学习风格。这些研究针对国内汉族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较多,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研究较少,而对新疆维吾尔族少数民族学生的感知学习模式进行研究的就更少了。由于学习环境、学习目的和学习条件的不同,加上地域的原因,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模式与汉族学生可能存在不同。对这一特殊群体感知学习风格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维吾尔族大学生学习风格的总体趋势,为今后针对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由于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新疆的教育具有一些地域特点,英语是少数民族同学第二语言汉语之外的一门外语。在新疆高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一般分为“民考民”和“民考汉”两种类型。有些少数民族同学从小学起就在普通汉语学校受教育,与汉族学生一起学习,学习了学校开设的英语课,他们跟汉族学生一样参考统一的普通高考后进入大学普通班学习,这些学生一般被称为“民考汉”学生。有些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在民语学校学习,即通过他们的本族语受教育,他们参加专为民族学生设立的民语试卷高考,进入大学后先进行一年的汉语预科学习,然后再组成全部由民族学生构成的班级分入各专业进行学习,这些学生中大部分是上大学后才开始学英语,一般被称为“民考民”学生。

2.研究方法

2.1 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笔者2011年4月对喀什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民考民”维吾尔族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偏好进行了调查。向该校一、二、三年级共110名英语专业的“民考民”维吾尔族学生发放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6份。

这些学生是进入大学后才开始学习英语的,英语学习为零起点。该校英语专业针对“民考民”维吾尔族学生的教学设置为五年制,故一、二、三年级仍属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

2.2 调查工具

问卷采用Joy Reid的“感知学习风格偏好调查问卷”[10],只对个别词语进行了改动。该问卷包括六种类型的学习风格,即:视觉型、听觉型、动手型、体验型、小组型和个人学习型。该问卷包括30个问题,其中每个类型有5个题,答案采用5级分类法:(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无法确定;(4)同意;(5)非常同意。本研究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3.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Joy Reid的标准,如果某种学习风格的总分值乘以2以后的得分在38~50之间,表示该学习风格为该学生的“主要的感知学习风格”;25~37之间表示“次要的感知学习风格”;0~24之间表示“被忽视的感知学习风格”。调查的“民考民”维吾尔族学大生感知学习风格的情况见表 1和表2。

表1 主要感知学习风格的总体情况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96名学生中有58%的人具有三种主要感知学习风格;24%的学生具有两种主要感知学习风格;15%的学生只有一种主要感知学习风格;3%的人无主要感知学习风格。这说明英语专业“民考民”维吾尔族学生中58%的学生具有多种主要感知学习风格,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自觉利用不同的学习风格。这类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在课堂上能积极配合老师。而只具有单一感知学习风格或无主要学习风格的学生,他们学习的适应能力差,遇到不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课堂教学时,会感到焦虑不安,不会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差,不善于调整学习策略。

表2 六种感知学习风格的总体倾向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96名英语专业“民考民”维吾尔族学生的主要感知学习风格为体验学习型和动手学习型;次要模式为视觉型、小组型、听觉型和个人型;没有被忽视的学习风格。而在主要学习模式中,体验型模式最受学生欢迎,89%的学生具有该学习模式;其次是动手型,75%的学生具有该模式。在次要模式中,视觉型略占上风(65%),其次是集体型(60%)、听觉型(58%)和个人型(54%)。

借助统计软件 SPSS13.0,对数据又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

表3 少数民族学生感知学习风格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 3可以看出,体验型(Mean=42.8542)和动手型(Mean= 40.1458)为学生最典型的学习风格。其他几种学习风格的均值相差并不是很明显。体验型的标准差最低(SD=4.95661),说明学生个体之间的体验型学习风格偏好相似度最高,个人型学习风格的标准差(SD=6.89966)最高,表明学生个体之间的个人型学习风格差异最大。

4.结论

通过对英语专业“民考民”维吾尔族学生感知学习风格的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58%的学生有三种主要感知学习风格偏好,主要感知学习风格为体验学习模式和动手学习模式;次要学习风格为视觉型、集体型、听觉型和个人型。

该次调查至少给我们以下启示:提高“民考民”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学习模式使用意识,鼓励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学习中扬长避短;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扩展、丰富自己的学习模式;要让学生主动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适应教师的教学风格,互相配合。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知类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安排相应的练习。 比如,这些学生的体验型和动手型学习风格比较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参与,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1] Keefe,J.W.Student Learning Styles [J].Reston,V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1979,(1).

[2] Reid,J.M.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34.

[3] 蒋祖康.ESL/EFL 英语课堂上的学习风格导读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 王初明.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方式调查 [A].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 [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5] 余心乐.关于中国英语本科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6]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7]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性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 刘向红,欧阳双龙,刘婷婷.第二语言学习风格个案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4 ,(6).

[9] 高燕,罗长田,罗晶,何瑶.高职学生感知学习风格调查与分析 [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0] Reid,J.The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of ESL Student [J].TESOL Quarterly,1987,(1).

An Investigation of Uygur English Majors’ Semsory Learning Styles

XIONG Li-qing,GAO Jie

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six sensory learning styles of 96 Uygur English majors in Kashgar Normal University.Reid’s special questionnaire is used and data collected is analyzed by means of SPSS13.0.The main findings are: 58% of the subjects have three learning styles, and 24% have two styles; the most typical learning style of the subjects is the kinesthetic (89%) and the tactile (75%) styles, and the less typical ones are the visual (65%), the group-oriented (60%), the auditory (58%) and the individual-oriented (54%); and the subjects differ most greatly from each other in the individual-oriented style.

sensory learning styles; Uygur English major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G423.04

A

1008-7427(2012)10-0110-02

2012-06-30

猜你喜欢

体验型维吾尔族学习策略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维吾尔族手艺人
体验型科教式乡村景观作为城市边缘景观的价值研究
“体验型”实践活动模式初探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