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2012-10-27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学位问卷

郑 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高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郑 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通过对四所高校英语教师科研相关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的一些可行性建议,同时为高校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高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问卷调查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职能,而科研是高校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强大动力和保证,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源泉。高校科研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这不仅包括理工科的技术理论创新,还包括文科的理论研究和知识结构理论升华。作为英语教师,同样需要理论上的钻研,并将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以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增强理论素养。鉴于此,笔者对浙江省四所高校英语教师的教研状况做了随机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希望对其相关数据的分析和研究能为提高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提供一点借鉴,并为相关部门制定科研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一个人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反映的是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高校而言,科研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利用有关知识与工具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这些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能够准确选定课题和研究对象,熟练运用合适的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研究相关理论,科学、规范地表达研究成果。[1]153由此可见,科研能力至少涉及自身知识条件和素质以及实际科研产出。前者主要包括知识结构、专业知识储备、科研热情等,后者指科研成果,可以是论文论著,也可以是研究报告等,它是科研能力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同时,教师的科研活动并非在真空中进行,其科研过程和成果多寡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正因如此,在对教师的科研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时,必然要考虑外部因素,如教学任务的轻重、科研环境的好坏、科研政策是否对教师有激励作用等。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方面,本课题组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试图分析哪些因素对教师科研活动具有较大影响,并根据结果提出具有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可行性建议。

二、问卷的发放与调查的内容

本调查选取了浙江省四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校,分别包括师范类、文科类、理工科类以及电子特色类,各校发放问卷40份,共计160份,回收143份,其中有效问卷136份。

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位、所教授的英语类别以及是否出国访学进修等。受篇幅所限,本文只列出其中四项。第二部分为问卷主要内容,涉及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对科研的认识和态度、自身的知识储备、科研产出以及所处的科研环境等等。问卷试图通过第一部分中年龄、职称、学位等三个参数与第二部分中自身知识储备、科研产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第二部分中科研产出与自身知识储备和所处科研环境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与科研能力相关的诸多问题。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1.被抽样者的基本信息

经数据统计,参与问卷的教师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年轻教师占很大的比例,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最多,拥有硕士学位的比例最高(详见表1和表2)。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高校英语教师队伍的现状,因此,采样大致能够提供研究本课题所需的数据。

表1 教师的自然特征

表2 教师的职称与学位

2.问卷中涉及的主要科研问题

本问卷涉及的科研问题主要有:科研活动的主要原因、主要困难以及对自身科研状况的满意度。

主要原因共列出七项,其中四项为积极因素,即个人兴趣所在(A),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B),为了提高自身能力(E),提高知名度(F);另三项为消极因素,即评职称所需(C)、单位有科研要求(D)以及周围环境形成的压力(G)。根据调查结果,排在前四位的是 DCGB,也就是说四项中前三项均为消极因素。由此可见,多数教师的科研主动意识不强,科研活动只是被动行为。

问卷所列的主要困难共有五项,涉及资料、资金、理论指导、时间以及研究方法等。虽然这一多项选择答案较为分散,但仍有65.4%的教师选择缺乏理论指导或理论研究者的指导,位列所有困难之首。这说明许多教师在理论知识方面或者比较欠缺,或者研究得不够透彻,若有人能在理论方面指点一下迷津,科研活动或许就能够开展得更加顺利。

在科研满意度调查中,共计15.5%的教师选择了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而这基本来自教授、博士或副教授。就对科研状况不甚满意的教师而言,精力不足、成果难以发表、缺乏理论指导、缺乏带头人、学术交流机会少、缺少科研氛围等是主要原因。若将它们进行归类分析,精力不足和教学压力不无关系,从调查数据可知,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重,每周10学时以上的占92%,其中45.6%的教师周学时至少16节,并且往往涉及两三门不同的课,其教学压力可想而知;成果发表属于科研产出,造成成果难以发表的因素较为复杂,或因为论文质量、或因为没有符合刊物的基本条件(如作者必须是高级职称或博士,论文必须是科研基金项目等),甚至还有更为复杂的主观因素;其它四项则和外部科研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3.相关性分析

为了有效完成前文所说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对问卷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归类,科研产出主要包括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一般学术期刊论文数量、教材论著数量、最高科研课题级别、参与科研工作所获的最高级别奖励等;自身知识储备和科研热情主要包括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其他跨学科知识,如普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对科研的兴趣、增强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方面的时间投入、对专业方向最新科研动态的了解程度以及参与相关学术研讨会的频率等;科研环境主要参照受试者自身的评价、学校现有资料对科研工作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从教以来参与较长时间业务培训的频次等。归类完成后对各项进行赋分,并用SPSS统计软件加以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科研产出与自身知识储备及科研环境成正相关;(2)年龄、职称及现在的学位都与科研产出成正相关;(3)科研产出与教学任务成负相关。

这些结果与预期基本一致。一般而言,自身知识储备越丰富,看问题的角度就越多,理解相关知识就能更深刻,发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进行科研活动首先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加以分析和阐释;科研环境虽然不是科研活动的内部因素,却是推动其有序展开和长足发展的强大动力。有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尤其是拥有一个有学术带头人的强有力的科研团队,是带动团队成员互助合作、取长补短的重要保证,结果必将是各成员的互利互赢。问卷中那些认为科研环境好的教师,科研产量也高。而在与诸多受访者的谈话中也得知,很多教师都认识到科研环境尤其是真正发挥作用的科研团队的重要性。

第二条结论其实和第一条密切相关。因为相对而言,知识储备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为丰富;职称越高,已经储备的知识量更多,科研产出的途径更广,实际的产出量总体也会更高;现有学位更高,理解相关知识会更为深刻和透彻,更何况一些教师在就读的研究生不同阶段主修不同专业,这使他们能够多角度看待问题,甚至进行跨学科研究,这自然又为科研产出提供有利因素。然而,比较这三个参数与科研产出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年龄和科研只是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而职称和学位都是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后两者与科研的相关性更大。这一结果不难解释,因为虽然年龄与自身知识储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职称和现有学位相比,其与科研产出的关系不是那么显著,毕竟后两者的取得本身就意味着专业知识的积累,是付出努力的结果,而科研成果的产出并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不然,每年怎么会有这么多教师为出科研成果或评职称而烦恼?

上述第三条结论说明科研产出与教学任务的轻重呈现负相关。也就是说,教学任务越重,科研产出就越少。虽然不能绝对地说教学任务艰巨的教师其科研产出就少,但毋庸置疑,教学任务重必定会影响教师的精力,教师用以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和撰写论文等与科研活动相关的时间就会减少。科研上花的时间少了,产出也就大打折扣。这与前文提到的精力不足是教师对自己科研不甚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相一致。

四、思考

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虽然教师都有教学任务,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也是每位教师需要完成的。首先应保证每周都有一定的时间阅读教学以外的专业书籍或期刊,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各种研讨会,通过学习和研讨,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若时间和精力允许,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位层次不失为一个良策。正如相关性分析所示,现有学位与科研产出相关显著。通过攻读学位这一自我提高的过程,与导师及同学之间的学术探讨会更为频繁,参加学术研讨的机会更多,对本专业的发展动态随之更为了解,转化为科研成果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2.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如果说专业知识的学习决定于自身,那么良好的科研环境则需要学院及校领导的支持了。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可以增强教师的科研热情,从而提高科研产出,提高学校的教育层次。在这点上,通过充分发挥本校资源,如发挥教授、博士们在学术方面的优势作用、建立强有力的科研团队,邀请知名教授、专家进行专业讲座,创造或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学习的机会等都是创造良好科研环境的重要举措和保障。

以上两点对于提高科研能力极为重要,但需要有一个前提,即科研主动性的提高。也只有真正提高了这一主动性,才能自觉地利用良好的科研环境,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并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性,全面提高科研能力。

五、结语

通过这次的问卷调查以及相关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与科研相关的重要因素的相互关系,并给教师以及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些参考性意见。事实上,以上所涉及的并非科研能力的全部。例如,能力还应该包括一个人的体能,科研能力也不例外,毕竟充沛的体能才是科研工作能够持续高效开展的保障。此外,只是一次问卷调查也不能了解问题的全部,只有通过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加深在这一领域的探索,才能为教师提高科研能力提供更为全面的研究资料,为高校的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条件。

[1] 高扩昌,任桂婷.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2] 张剑平.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Research into and Analysi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College teachers of English

ZHENG Wei

By means of research into and analysis of scientific research-related informa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of English in f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offers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on how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some reference opinion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staff concerned as well.

college teachers of English; scientific research of ability; questionnaire

G451.6

A

1008-7427(2012)10-0108-02

2012-08-15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K10080003。

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学位问卷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问卷网
国际商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与模式分析*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本科生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以经管类本科生为例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