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患儿感染性疾病的病种研究及用药分析
2012-10-25孙玉英刘玉梅徐欣博
林 宏,孙玉英,刘玉梅,徐欣博
(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300074)
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一直高居小儿感染性疾病的首位,其中细菌和病毒感染是首要因素,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占儿科住院患儿24.5% ~65.2%)是婴幼儿时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本文对门、急诊病人感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季节的发病规律合理指导临床安排工作,做好疾病的防控,提出管理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遵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08年7月~2009年6月间每个月门、急诊处方,共计108 000张,约占门、急诊总诊次的3.1%,其中被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共计39 215人次,约占门、急诊接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的36.3%;其中男性24 489人次,占62.45%;女性14 726人次,占37.55%;以此为处方分析的源数据。
1.2 资料来源 医院统计室提供的住院资料病人资料和问卷调查资料以及药剂科提供的门急诊处方资料,数据资料完整、真实、可信。
1.3 研究内容 门诊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构成;年龄、性别、地域、季节、疾病分类(根据所统计处方,按照ICD-10编码,将其分为9类: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皮肤类感染性疾病、结核类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疾病)等观察指标的一般特征。
1.4 统计方法 将该院2008年7月~2009年6月门、急诊感染性疾病患儿的处方做规整统计,建立新的数据资料库,进行χ2检验,分析年龄、性别、地域、季节等因素对病种构成的影响[3]。
2 结果
2.1 感染性疾病的门、急诊处方分析
2.1.1 年龄构成 其中男性24 489人次,占62.45%,女性14 726人次,占37.55%,处方统计中感染性疾病患儿在1~5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约为51.66%。
2.1.2 性别-年龄构成 处方分析中,感染性疾病患儿男性均多于女性,各年龄段男性患儿构成比均高于女性。
2.1.3 季节构成 处方分析中春、夏、秋、冬各季节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构成比分别为 19.06% 、20.42%、25.35%、37.17%。
2.1.4 病种分类构成 处方分析病例总数39 215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36 647例,占93.45%;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1 388例,占3.45%;全身性感染性疾病35例,占0.09%;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138例,占0.35%;传染性疾病943例,占2.40%;皮肤类感染性疾病22例,占0.06%;结核类感染性疾病26例,占0.07%;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12例,占0.03%;寄生虫感染疾病4例,占0.01%。
2.1.5 相关因素对感染性疾病的影响[4]
2.1.5.1 不同年龄-不同病种构成比较 不同年龄不同病种的患儿构成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岁以下患儿人数高于其他组别(χ2=274.9,P <0.05),如表1。
2.1.5.2 不同季节不同病种构成比较 不同季节不同病种的患儿构成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秋、冬季的感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数高于其他季节(χ2=346.1,P <0.05),如表2。
2.1.5.3 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构成比较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的构成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各季节的发病人数中,1~5岁组>0~1岁组>5~14岁组 >14 岁以上组(χ2=459.4,P <0.05),如表3。
表1 不同病种不同年龄构成比较
表2 不同病种不同季节构成对比
表3 呼吸系统感染门诊处方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构成对比
2.1.5.4 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不同季节不同性别构成比较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不同季节不同性别构成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各季节的发病人数中,男性高于女性(χ2=49.4,P <0.05),如表 4。
表4 呼吸系统感染门诊处方不同季节不同性别构成对比
2.1.5.5 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构成比较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构成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各年龄组的发病人数中,1~5岁组>0~1岁组>5~14岁组 >14 岁以上组(χ2=120.1,P <0.05),如表5。
表5 呼吸系统感染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构成比较
3 用药分析
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与区域、人文、自然环境、大气、季节、生活习惯、遗传背景、社会和经济等因素有内在联系,本文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一定结果。了解不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和流行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最佳防治方案[5]。从门、急诊处方的诊断及用药情况分析,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为肺炎、(支)气管炎、上感、扁桃体炎等。因感染性疾病就诊的患儿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含抗菌药的处方占了较大比重。
从抗菌药物的种类看,头孢二代、三代,大环内酯类为主;临床常依据患儿其他症状辅以口服或注射的祛痰药,如氨溴索等;还有的配以治疗外感的中成药或院内制剂,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部分患儿会出现合并其他感染的状况,所以部分处方有头孢类药物与抗病毒药物的联用。
口服药中以头孢二代(复方头孢克洛)、三代(头孢克肟)、大环内酯类(依托红霉素)用量为高,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稍逊;大环内酯类因抗菌谱广、组织分布广、细胞内浓度高、患儿依从性好等特点而使用广泛;达菲、金刚乙胺、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使用频率也在增加。
输液剂中以头孢二代(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头孢三代(头孢曲松)、头孢一代(头孢硫脒)占据销售前几位;青霉素类因需做过敏试验,所以使用范围较小;阿昔洛韦针、利巴韦林针剂的使用居于中位。
中成药以解表剂(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浦地兰消炎口服液)、祛痰剂(散痰宁)、清热剂(黄栀花口服液)等居于前位。
院内制剂以清热解表剂(病毒合剂、疏表灵颗粒)、止咳祛痰剂(小儿棕铵口服液、肺闭宁颗粒)、退热剂(对乙酰氨基酚糖浆)等处于领先位置。
很多关于头孢噻吩、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替唑、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等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儿童肺炎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显示:头孢噻吩、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的成本接近且较低,结合ADR的发生率及成本效果分析进行综合考虑以头孢曲松为优。这与本研究的结论相符,头孢二代用于普通感染,三代用于急症肺炎、上呼吸道感染;门诊使用口服抗生素、祛痰剂和头孢二代为代表的输液剂为主,说明感染性疾病尚属轻症;而急诊病人多以三代头孢输液,连用输液的祛痰剂(氨溴索等)、退热注射剂(来比林等),说明急症中高热患儿多,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情较重。
从儿童感染性疾病病种的发展状况来看,疾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需要更多的病例总结和归纳,分析疾病流行病学,一方面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依据,另一方面为做好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1]季伟.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学检测与合理用药[J].苏州医学,2006,29(2):88.
[2]虞景.儿童感染性肺炎的治疗与预防[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6):1974.
[3]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M].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37.
[4]徐天和.统计管理与健康统计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3.
[5]朱启镕.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值得关注的问题[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7):419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