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2-10-25

运动 2012年4期
关键词:沈阳市篮球运动篮球

陈 雨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实验与调查

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陈 雨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对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发现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沈阳市;中学生;篮球教学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沈阳市120中学、56中学、43中学、光明中学和铁路实验中学5所中学及在校中学生从中抽取300名进行了抽样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寻找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学现状及相关问题。

1.2.2 问卷调查法对沈阳市5所中学的在校中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7份,回收率为95.67%,其中有效问卷279份,有效率为97%。

1.2.3 数理统计法对沈阳5所中学在校中学生进行分层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抽取3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目前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学现状

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方法等诸方面的具体体现形式,它是按照一定的原理设计的一种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教学活动的模型或策略。

在调查的沈阳市5所中学中,篮球课程模式全部是“三基”的体育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在沈阳市几年或几十年没有发生变化。每个中学生6年篮球课的大部分内容已经被体育教学大纲安排了,要求学生在篮球课中达到篮球教学的3个基本目标,即掌握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在3个基本目标的要求下,篮球课的教学内容繁多而且重复,按教学大纲进行篮球教学的学校,主要内容一般都是运球、传接球、原地投篮、突破、运球上篮等一些基本技术传授,出现了初中和高中同样教材反复学习的情况,而对一些较难组合技术、战术则很少也很难涉及。在这样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沈阳市各中学的篮球教学模式雷同,教材体系单一化。

在所调查的沈阳市5所中学的篮球教学的编班形式上,基本上采用了男女合班或男女分班上课,在上课时一般人数都在50人左右,有不少学校人数超过60人,场地小(一班一片篮球场),器材少,所以相当的教材不能实施。专家认为像体育、绘画这类技能型的课程,为了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充分活动的机会和进行充分的交流,同时也获得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编班人数应设计在24人左右,最多不超过30人。但是,目前沈阳市大部分学校很难改变这个状况,访谈中大部分教师认为人数偏多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但是这种现象短期内可能无法得到解决。

2.2 影响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学发展的因素

2.2.1 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学的硬件设施

从调查中沈阳市中学篮球场地设施情况看,5所中学共有28片场地,每个中学平均近5.6片场地,所占均数为20%;篮球总个数1149个,所占均数为29.9%。几个班同时上课时,每班(50人左右)一片场地,篮球不足15个,显示出沈阳市中学的篮球场地建设严重滞后。沈阳市中学生人数普遍偏多,人均占有面积少,以至篮球场地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由此看出,场地设施缺乏是阻碍中学篮球运动的重要因素。

2.2.2 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学师资力量从表1的调查结果看,49位体育教师中,从事篮球教学的有13位教师;在5所中学中,从事篮球教学的教师所占比例是26%;在5所中学而从事篮球训练有经验的教师只有1 ~ 2名,这显然有较大的差距,这就使大部分中学的篮球活动(包括篮球训练)开展不起来,原因是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师资源欠缺。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中学篮球教师学历相对较低、年龄结构老化、高级职称人数较少。说明沈阳市中学篮球专业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直接影响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学的发展。由于上述原因,看出沈阳市中学的篮球活动开展情况并不乐观。

2.2.3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师的教学观念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堂在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下,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对课堂提出三大任务,即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与道德品质教育。

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师一直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课堂上以传授技术、技能为主,过于强调自身的教法,忽视了学生学法研究及个体存在差异的基本规律。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单向传递。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压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这种“一刀切”的教法挫伤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

体育课的目的是什么,是教师观念的具体体现。旧的教学观念认为,体育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机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运动的技能技巧,发展身体素质”。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大纲教材选择了那么多的竞技运动项目,教师的教学采用竞技运动的手段方法来训练学生,大有把学生全都培养成运动员之势,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刻板,导致许多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淡漠,甚至感到有负担,这就是旧观念下体育课程的败笔之处。观念要转变就得把过去从教师目的出发转变成为从学生需要出发。

从表3调查发现,中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上所表达的需要,最初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丰富生活和缓解学习压力,为达到提高篮球技术目的的中学生只占23.14%。有较多的中学生喜欢篮球运动,但不代表他们对篮球教学和篮球教师的认可,他们讨厌篮球课上单调乏味的内容、复杂的动作技术和一成不变的课堂常规。

从调查中可知大多数中学生对篮球教师持一般满意态度,但他们对篮球教师的教学能力满意度并不高,还有一小部分中学生对篮球教师有不满及其他看法。中学篮球教师的能力、知识水平、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影响着中学篮球教学的发展,且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渴望和需求,篮球教师的教学观念急需转变。

中学生对篮球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女生希望在教学中锻炼身体、放松身心和缓解学习压力;男生希望在教学中打比赛。在学生心目中的篮球是“作为玩的运动和游戏”,但是在教师对篮球的理解是“作为教材的运动和游戏”,因此两者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学生在上篮球课之前就认为篮球就是“比赛”和“玩”,所以他们对篮球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和教师的不一样,因此他们经常不明白为什么学那些没有什么乐趣,没什么用处的东西,他们在“想像的篮球”和“现实的篮球”之间感到困惑。学校各年级所用的教材重复过多,再加上教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仍停留在“填鸭式”与“强制命令式”阶段,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为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关系就变成了教与学地机械叠加,使学生何来乐趣。久而久知,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这就是学生对篮球教学产生抵触情绪,采取消极的参与态度的原因。

表1 沈阳市篮球教学的师资力量

表2 沈阳市篮球教师年龄结构及学历职称统计表

表3 学生在篮球教学中达到的目的

新课程理念中体育课的教学目的应从增进学生的健康为目的,懂得如何应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去增进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认为体育课程和教学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认为学生多学或少学竞技运动的技能,学生掌握的动作是否规范并不十分重要,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是体育课程和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只有观念的转变,新理念在课堂中实施才有保证。

2.2.4 课外活动和篮球竞赛的开展情况

(1) 课外活动开展情况。目前,沈阳市中学体育课以每周2节为标准,体育课的开课率较高。篮球教材属大纲规定教材,被篮球教师做为每学年的主要教学内容,篮球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而课外体育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普遍没有受到重视,通过对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沈阳市每个中学对每班每周保证有一节课外体育活动,但是通常不进行组织,也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学生自主安排篮球为课外运动的只占少数(受场地限制),多数中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锻炼。

(2)中学篮球竞赛组织情况。开展篮球竞赛活动有利于中学篮球教学更好的开展,有利于激励学生参与篮球运动,提高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调查表明,中学篮球竞赛活动开展很不平衡,中学安排篮球竞赛活动有很大的随意性,其中全校性的篮球竞赛活动有每年组织一次的,有每学期组织一次的,也有间隔几年或几学期才组织的;5所中学能保证每年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小型的一个年级班与班之间的篮球竞赛。对中学篮球竞赛的组织没有引起校领导的足够重视。

2.3 提高中学篮球教学的对策

2.3.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理念的提出,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陪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篮球教师心目中首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平等地看待学生,要把教学看成是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在交往中,教师是先知者和先行者,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会锻炼身体,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技能和善于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2.3.2 开展课外活动和篮球竞赛从中学的学校领导、班主任、篮球教师到家长和学生本人,要认识到参加篮球运动或其他体育运动的作用,学习和锻炼要劳逸结合,做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其中关键在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多地组织课外篮球竞赛活动、娱乐性篮球游戏等,以丰富中学生的课外生活,扩大篮球运动的开展面。

2.3.3加大对篮球器材场地设施的建设

要加大对篮球教学经费的投入,以适应篮球教学的发展。许多中学的篮球硬件设施由于没有经费而一直搁浅,许多场地、器材、设备也因经费欠缺而几年甚至几十年无法维修、更换和添置。这严重影响篮球教学的发展,所以篮球设施建设问题已不容忽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目前,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学模式比较陈旧,教材体系单一化,教学观念落后,导致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学发展滞后。

3.1.2器材场地设施缺乏,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班级学生人数普遍偏多,课外活动和篮球竞赛开展不够是影响沈阳市中学篮球教学的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因。

3.1.3篮球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深刻,学校领导对篮球教学不重视,以新课程标准指导的新理念未得到实施,而使中学篮球教学开展情况不乐观。

3.2 建 议

3.2.1使社会和学校认识到篮球教学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转变篮球教师的教学思想,用有效的策略影响学生。

3.2.2加大对篮球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减少教师授课班级的学生数,使每个学生在上课时都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3.2.3注重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动机的多样性,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开放的篮球课堂,利用篮球教学比赛,课外活动篮球比赛,让中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3.2.4通过尝试中学俱乐部或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或课堂内容,更有效地参与篮球运动和促进身体健康。

[ 1 ] 张惠芳.对重构体育教学观的断想[ J ].浙江体育科学,2004(5):89-91.

[ 2 ] 郑乃春.试论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J ].浙江体育科学,2004(3):72-74.

[ 3 ] 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J ].体育科学,2004(1):40-43.

[ 4 ] 崔凤祥,徐帆.学校篮球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4):39-41.

[ 5 ] 陈作松,季浏.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370-371.

[ 6 ] 李钢.篮球教学中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的探讨[ J ].湖北体育科技,2001(4):122-123.

[ 7 ] 郭军.浅谈两种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 J ].湖北体育科技,2001(4):105-106.

G807.3

A

1674-151X(2012)02-059-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2.030

投稿日期:2011-12-10

陈雨(1978 ~),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运动训练,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沈阳市篮球运动篮球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幼儿篮球运动
Study on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English idioms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篮球市场推广对篮球运动的促进作用分析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