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标准龙舟男子500m直道竞速制胜因素探析

2012-10-25何卫东伍广津王超聪

运动 2012年4期
关键词:竞速冲刺龙舟

何卫东,李 超,伍广津,旋 展,王超聪

(1.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中国标准龙舟男子500m直道竞速制胜因素探析

何卫东1,李 超2,伍广津1,旋 展1,王超聪1

(1.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法、录像观察、数理统计、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标准龙舟男子500米直道竞速的制胜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划桨技术能提高动力转化率,延缓疲劳、储备能量,是制胜的基础。不同阶段有相对应的划桨与桨频要求,科学合理控制桨频是执行战术策略与比赛获胜的关键,高水平队伍主要通过递增桨频来调整战术。根据不同赛程,借助丰富经验,合理分配体能、灵活运用战术是争创佳绩的保障,这种超强的综合实力是一支成熟队伍最后关键时刻的制胜法宝。借助高科技产品,形成有利于发挥自身特点的技战术风格是制胜诀窍。

标准龙舟;男子;500m;直道竞速;制胜因素

1 研究对象

当前龙舟运动倍受学者们关注,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研究领域包括龙舟运动的体育文化发展、选材、开展状况、技术分析、战术运用、生理状况和内涵与价值等内容,研究已达到一定的广度与深度。本文以2010年在中国国内举办的全国性龙舟赛事(共5项)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龙舟项目共8项比赛中的男子500m标准龙舟直道竞速(22人)的前3名队伍(共18支参赛队伍)为研究对象,对中国标准龙舟男子500米直道竞速的制胜因素进行探析,力求揭示中国标准龙舟男子500米直道竞速的制胜因素,为我国龙舟队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2 制胜的多因素分析

2.1 良好的划桨技术能提高动力转化率,延缓疲劳、储备能量,是制胜的基础

龙舟前进的动力源于桨划水,划桨的效果越好,桨对水的作用力越大,水对桨的反作用力则越大。因此,良好的划桨技术,可增加桨对水的作用力,进而增强龙舟前进的动力。龙舟竞渡的划桨是一种周期性的运动形式,龙舟的划桨技术分为插桨、拉桨、卸水、回桨4个环节。插桨、拉桨和卸水提供船体前进的动力,其中插桨与拉桨为船体前进提供拉力,卸水时拧转手腕则可为船体提供推力;回桨则给运动员提供放松的间隙时间。“蹬腿转腰拉手臂,松肩松肘伸直手”整个动作过程躯干与上肢形成一条动力连呈鞭打状发力,动作舒展,形如流水,节奏感强等是良好划桨技术的表现特征。

龙舟竞渡是一个团队协同用力的集体项目。宏观上,要求鼓手根据赛场形式、团队自身的情况以及对手情况把握大局,并用强劲有力、节奏明朗的鼓点指挥划手。左右两名领桨划手须在鼓手的指挥下形成默契配合,使左右桨插桨一致。其余划手则在鼓点指挥下力求与前面一位划手保持节奏一致。整体看来,在左右桨的带领下,20把桨几乎同时完成划手技术,整齐划一,使20把桨的作用力汇聚成一股提供龙舟高速行进的动力。微观上,要注重技术细节。如插桨入水角度应保持在80° ~ 90°,入水快且桨叶完全没入水里;桨入水随即拉水,右臂后拉,左臂下压桨,腿前蹬隔板,躯干后移,桨垂直水面,拉水距离为1 ~ 1.2m;插桨、拉桨发力时,手、躯干位置低并迅速收缩弯曲,完成拉水起桨,手、躯干、腰腹于低位快速向前弹性伸展,上下手腕上拧下内旋,迅速用力一抖,顺势完成桨叶卸水;回桨时,手与躯干位置低、腰腹充分伸展、放松并还原到预备姿势;整个划水过程中动作舒展、节奏感强。

综上所述,良好的划桨技术,不仅可以更高效地将划桨作用力转化为龙舟前进的动力,还能有效地延缓疲劳,延长划手的工作时间,并能为冲刺储备能量,创造更好成绩。

2.2 不同阶段有相对应的划桨与桨频要求,科学合理控制桨频是执行战术策略与比赛获胜的关键龙舟竞渡大致可分为起航加速划、途中划和冲刺划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任务,在每个阶段对运动员体能的分配、技战术的运用与转换有着不同的要求。桨频的控制是龙舟竞渡中运动员体能分配和技战术运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练员根据赛场形式、自身队伍特点和对手情况所预先制定的战术方案,需要通过鼓手对鼓点的控制来掌控桨频,进而达到对划手体能进行分配和执行战术的目的。因此,科学合理控制桨频是执行战术策略,比赛获胜的关键。

2.2.1500m直道竞速常用通过递增桨频来调整战术研究表明,2010年中国龙舟协会举办的5项龙舟赛事与广州亚运会等6项比赛中的前3名队伍在起航、途中划、冲刺划阶段,都采用递增桨频来调整战术,本次比赛前3名队伍均是通过控制桨频达到调整战术目的,这种能力也突显出他们划桨与保持高桨频的控制实力。(表1、表2)

表1 2010年国内龙舟赛(包括广州亚运会)事男子500m直道竞速数据分析表

表2 2010年国内龙舟赛(包括广州亚运会)事男子500m直道竞速桨频分段分析

2.2.2起航与加速阶段划桨与桨频的要求作为龙舟竞渡的第一阶段,起航与加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划桨把龙舟从静止状态在最短时间内加速到高速状态。龙舟的起航与加速阶段,划手通过3 ~ 5桨快速而有力的长距离划桨,使龙舟获得克服自身重力所形成的阻力,由静止状态作间歇性地匀加速运动。紧接着,衔接高频率中划距离的划桨,使龙舟迅速提速到较高速度,以便于在途中划阶段,运动员克服较小的阻力即可保持龙舟高速前进。因此,起航与加速阶段划桨应为采用“3 ~5桨中桨频长划距桨+高桨频中划距桨”的模式。

研究发现,上述6项比赛中获得前3名队伍,其在起航中的桨频均在75 ~ 95桨 /min 范 围 内, 即 12.5 ~ 15.8 桨 /10s。起航时,船必须从静止状态逐渐加速,为使船可以较快的运动起来,起航划要求的桨频长且稳。因此,在这6项比赛中获得前3名队伍(18支队伍)基本都采用拉长桨的起航技术,使船在8 ~ 10s中持续加速并完成前50 ~ 60m的起航划,使船尽快在起航阶段达到高速行进状态。

2.2.3途中划桨与桨频的要求500m途中划阶段主要指70 ~ 250m赛段的距离。途中划阶段,舟体已获得较高船速,由于惯性,运动员只需克服船体与流体粘滞性摩擦所产生的阻力即可保持船体高速前进。因此,途中划阶段需充分利用惯性,使船体保持上一阶段获得的高速行进。基于流体力学的分析,这一阻力的数值并不大。因此,运动员可充分利用途中划这一阶段的力学特点,结合划手自身能量代谢特点,进行积极性休息,储备能量为冲刺阶段做好准备。因此,本阶段划桨应采用“高桨频,长划距”的方法为宜。桨频与划距的控制应以不损失已获得的速度为原则。通过观察这6项比赛中获得前3名队伍(18支队伍)途中划的桨频,经研究分析发现:在起航后70 ~ 250m赛段前,这些队伍的桨频已经由75 ~ 95桨/min提高至100 ~ 120 桨/min,而亚运会男子500m直道竞速冠军印度尼西亚队在此赛段的桨频则提高并保持在125 ~ 135桨/min。印度尼西亚队等高水平龙舟队的划桨方法体现了本研究所阐释的力学原理。由此可见,冠军队伍在分段成绩中始终保持排名第一的优势,实质是其具有超强的体能、桨频及调整能力。

2.2.4冲刺划桨与桨频的要求冲刺阶段主要是赛程最后250m的阶段。经过途中划阶段的积极性调整,运动员储备了较为充足的体能,进入到冲刺阶段。本研究又将冲刺阶段分为前冲刺和最后冲刺两个阶段。通过观察这6项比赛中获得前3名队伍(18支队伍)在进入前冲刺阶段后(利用距离终点250m处的红色浮标为准),都用了3 ~ 4桨进行桨频调整,也就是将桨频由 100 ~ 120 桨 /min 提高至 110 ~ 130桨/min的加速桨频;而当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距离终点80 ~ 100m)时,又将桨频提高至115 ~ 135桨/min。本届亚运会男子500m直道竞速前3名队伍(印度尼西亚、缅甸和中国)在最后冲刺阶段采用了125 ~ 140桨/min的高桨频完成了精彩而激烈的冲刺。印度尼西亚、缅甸和中国3支队伍具有超强的冲刺后劲,其冲刺能力相对于其他队伍更胜一筹。

2.3 根据不同赛程,借助丰富经验,合理分配体能、灵活运用战术是争创佳绩的保障

根据赛程安排,在预赛、复加赛、半决赛和决赛4个不同阶段,结合各对手状况和自身实力,灵活地运用先发制人的领先划、紧跟领先者的跟随划、破坏对手节奏的变速划、逐步加速划和保持匀速划等战术,制定出适合本队的技战术风格,在比赛中麻痹、迷惑或震慑对手,从而为获得好的比赛成绩创造条件。从2010年广州亚运会标准龙舟男子500m直道竞速(22人)比赛过程来看,中国队曾在半决赛中以1分44.6秒成绩获得小组第一,并以第一名身份进入决赛,但是,在决赛中印度尼西亚队能以1分44.506秒成绩获得冠军,分别战胜了缅甸队和中国队,中国队以1分46.480秒成绩获得季军,中国队决赛成绩比半决赛慢了近2秒。这说明中国队在决赛中体能输给印度尼西亚队和缅甸队了,而印度尼西亚在半决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运用的战术与体能分配比中国队更合理,印度尼西亚队和缅甸队能把握住机会和具有很丰富的比赛经验。因此,从这一因素来看,一个成熟队伍必须具备这种能力,这是一支队伍在关键时期体现出来的综合实力,而这种综合实力就成了一支队伍最后关键时刻的制胜法宝。

2.4 借助高科技产品,形成有利于发挥自身特点的技战术风格是制胜诀窍

2006年12月,祥瑞龙舟配套器材(舟、桨)获得国际龙舟联合会(IDBF)和欧洲龙舟联合会(EDBF)器材认证资格,在器材生产上能与国际进行接轨。2008年10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将“中国龙舟研发与生产基地”定于杭州富阳,杭州富阳祥瑞水上运动器材厂经自主研发后,研发出祥瑞龙舟、一体式龙舟碳纤桨和龙舟测功仪三项新产品。祥瑞龙舟凭借速度快、线形好、质量轻,一体式碳纤桨比普通的木头浆强度更好且更轻便,龙舟测功仪是第一台专门为龙舟运动员设计的室内训练器械,这个测功仪可以逼真模拟在水中划船的感觉和阻力,这3项新产品更适应龙舟选手比赛和训练,并借助易于出成绩等诸多优势,深受专业龙舟运动员欢迎。2009年2月中国龙舟协会秘书长李文勇曾表示,龙舟的竞技化发展是龙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龙舟国家队的组建,是对中国龙舟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利用国家队这个平台,研发出适应中国龙舟选手领先世界的新技术,形成一个良好的龙舟技术体系和龙舟训练体系。现在杭州富阳祥瑞水上运动器材厂已经成为了国际龙舟联合会和欧洲龙舟联合会合作伙伴。通过跟踪调查发现,2010年5月以来,亚洲龙舟强队均有优良的器械装备,在多次比赛和训练中,这些高水平龙舟队伍已经与先进的高科技产品进行过长时间的磨合,因此,充分利用诸如“祥瑞”龙舟、一体式龙舟碳纤桨及龙舟测功仪等高科技产品,帮助训练与指导比赛,不断丰富比赛经验和提高比赛成绩。

3 结 论

良好的划桨技术能提高动力转化率,延缓疲劳、储备能量,是制胜的基础。不同阶段有相对应的划桨与桨频要求,科学合理控制桨频是执行战术策略与比赛获胜的关键,高水平队伍主要通过递增桨频来调整战术。根据不同赛程,借助丰富经验,合理分配体能、灵活运用战术是争创佳绩的保障,这种超强的综合实力就成为一支成熟队伍最后关键时刻的制胜法宝。借助高科技产品,形成有利于发挥自身特点的技战术风格是制胜诀窍。

[1] 伍广津. 龙舟划浆技术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51.

[2] HE Wei -dong,Wang Chao-chong,WU Guang-jin et al.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technological and tactical of China dragon boat standard 500 meters race straight driving race of male [C]. The 16th Asian Games Science Congre,2010(10):160.

G861.4

A

1674-151X(2012)02-022-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2.012

投稿日期:2011-12-09

课题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立项子课题(项目批准号:11BTY006)。

何卫东(1968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学和体育产业。

猜你喜欢

竞速冲刺龙舟
冲刺
氢能“竞速”
龙舟
《金娃——龙舟》
冲刺
观云
竞速大挑战
单项选择冲刺练习
孕期最后的冲刺
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