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0年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
——以淮北师范大学为例
2012-10-24董杰
董杰
(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安徽淮北 235000)
2007-2010年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
——以淮北师范大学为例
董杰
(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安徽淮北 235000)
调查显示,2007-2010四年间,淮北师范大学学生的图书借阅行为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倾向性和时段性;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借阅图书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学生阅读热点与馆藏图书量之间存在矛盾。因此,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应作相应的调整,学校在进行课程的设置、调整以及教学改革时,亦不妨以此为参考,做到有的放矢。
大学生;读书;调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进入大学以后,学生自学的能力有所增强,自主学习的时间相对增多,阅读成为大学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而阅读行为和习惯不仅能够反映出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兴趣爱好,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情况。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服务于教学研究与改革,笔者以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电子数据库资料为依据,对最近四年大学生借阅图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1.借阅的目的
从2007至2010年图书阅读排行情况分析,学生读书有非常明确的目的,针对性很强,大致分为:
1.1 完成学业的需要
这种情况在各个学科中都有比较突出的反映。比如这四年期间,马列类图书借阅次数最多的是《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经济类借阅次数最多的是《微观经济学教程》、《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导》;文学类借阅次数最多的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英国文学简史》、《英国文学选读自学指南》等;数、理、化、生类图书借阅次数最多的是《微分几何学习指导与习题选解》、《高等代数精选题解》、《生物化学习题解析》等等,这类图书外借的前十名都属于题解类。很明显,学生借阅此类图书,直接目的就是能够掌握知识、解决疑问,顺利完成学业。
1.2 求职谋生的需要
作为师范类的学生,他们中的多数人将来会成为教师,因此众多学生纷纷借阅关于教学的图书,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作必要的准备,教育类图书的高借阅率就说明了这一问题。此类图书连续四年外借的前十名都是各学科初中和高中的教案、教学辅导书等与教学有关的书籍,如《拿什么吸引学生: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当代西方教学模式》等,图书借出总量达到19646-21155册,除寒暑假以外,这类书籍的平均月借出量为2100-2300册左右,占全部22大类书籍借阅比例的 5.35%-8.84%,排在第四位。当然还有一些学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其他的计划,比如报考公务员、研究生、会计师、独自创业等,他们也在为此积极准备,因此《考研政治必做题》、《司考一本通》、《公务员用考试解题精讲》、《创业成功学》等图书倍受欢迎。
另外,由于求职的压力,大学生们更加关注口才、形象方面的自我训练,近四年统计显示,语言文字类图书外借前十名基本都是《成就事业的口才学:幽默口才》、《魅力说话术》等等。同时,大学生们还大量借阅《厚黑学全集》、《公关致胜 100术》、《公关人员形象设计》等书。可见现代的大学生已经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认识社会、自我推销的重要性,并且提前为将来的职场生涯做积极的准备。
1.3 增长知识和调剂生活的需要
学生们还不断通过借阅图书来扩大知识面,这在历史、哲学、科学等类图书的借阅上比较突出地反映出来。历史类中,从前四十种书籍排行情况可以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世界知名人物传记等。周恩来、诸葛亮、普京、武则天、张爱玲等则是他们比较关注的人物。古代历史故事、帝王传奇是他们最渴望了解的知识。哲学类的图书反映了大学生开始深入思考人性、人生哲学等问题。比如《永远的卡耐基》、《人性的弱点》等每年都处于哲学类图书借书榜的首位。此外,自然科学总论类、医药卫生类、农业类、工业类图书都被高频借阅,这类图书的信息量大、带有很强的实用性,反映了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愿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医药卫生类,借阅量排行表明,学生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三类:减肥与塑造形体、美容、养生保健。减肥与塑造形体类占 17.5%,美容类占 5%,养生保健类占57.5%,《饮食保健全书》、《养生知识小百科》《养生文化宝典》、《人体疾病信号自查手册》、《医药知识》等图书深受各年级学生的欢迎,反映了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健康,对科学塑造形体、养生保健等实用医学知识有迫切的需求,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校教育在卫生知识的普及方面有很大的缺口。
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余,大学生们也有丰富多彩的休闲方式,读书成为一种普遍和较为经济的选择。在以休闲为主的图书中,学生们最为关注的是文学类、艺术类等。文学类图书历年来都是高居榜首,其中《红楼梦》、《飘》、《围城》、《呼啸山庄》等中外名著一直受到历届学生的欢迎。艺术类的图书主要是字帖、电影欣赏之类的比较受欢迎。
通过对 2007-2010年借阅图书的初步分类统计发现,完成学业始终是学生最主要的读书目的,约占45.8%,以增长知识和调剂生活为读书目的的约占34.7%,以求职谋生为读书目的的约占 19.5%,主次关系分明,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有比较清晰的安排。
2.借阅的特点
资料表明,淮北师范大学学生借阅行为具有两大突出的特点,即学生们借阅图书具有很强的时段性,并且特别喜欢文史类图书。
2.1 借阅时段大起大落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笔者绘制了学生借阅图书数量的时段分布示意图(图二)。
图二 2007-2010年学生借阅图书量时段分布示意图
从此表中可以发现,每年的三、四、五和九、十、十一这六个月学生读书的比例较高,说明春秋两个季节是学生读书的高峰期。但是,上下半年的表现又不尽相同,在上半年的三、四、五这三个月里,读书借阅呈递减趋势,下半年的前三个月则呈现出逐步增加的势头。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每年秋季随着新生入学,对新环境的逐渐适应,其读书热情日渐释放出来,增加了部分借书量,最主要的是参加各类考试的的学生使读书量持续大幅增加,到十一月份达到顶峰。从十二月份开始,随着期末考试和寒假的临近使得借阅量持续下挫,至二月份探底。每年的春季气候回暖,万物生发,激发出了学生“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积极进取精神,图书借阅量再攀新高。但是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伴随各种考试的结束,学生进入到休整期,加上天气炎热,借书量逐渐走低。也就是说,学生读书需求大体上呈现出大起大落的驼峰形分布,驼峰的顶端分别在每年的三、四、五月和九、十、十一个月,具有明显的时段性。
2.2 文史图书备受青睐
从近四年分类借阅的数据来看,社会科学类图书除马列、军事类所占比例较低之外,总体上备受学生关注,而自然科学类则颇受冷落,绝大多数徘徊在 1%以下,天文学、地球科学、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类图书在2008年的借阅记录甚至为空白;相反语言文字、工业技术、经济、历史的借阅比例却在逐步增长(详见表1)。
表1 2007-2010年各类图书借阅比例统计
由此可以看出,2007-2010年排在借阅量前五名的图书类别分别为:文学类、语言文字类、历史类、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哲学类、数理科学化学类、工业技术类,表明大学生读书主要是对人文知识的需求,对文化教育、历史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社会的深层思考。而经济类、工业技术方面图书阅读量的持续增长则体现出大学生对经济问题、实用技术的关注,学校应该因势利导加强相关课程的设置,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知识上、技术上、实践上的引导与支持。
3.借阅存在的问题
数据显示,借阅活动存在两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即借阅总量分布不均、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3.1 借阅总量分布不均
这里所说的总量不均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学院中有借阅记录的学生在数量上相差甚远,在 2007-2010四年当中,借阅总量排在前列的学生分别来自外语、中文、历史等文科类学院;二是不同年级学生中,有借阅记录的学生数占年级总人数的比例也有很大区别。根据历年统计,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借阅的比例较高,大一学生的比例较低,以2010年10月为例(详见表 2),可以看出,高年级学生是借阅图书的主力,无论是借阅率还是人均借阅的册数,都要远远高于大一学生,大一新生显然尚未进入状态。
表2 各年级读书人数、册数比例
3.2 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从图书的借阅情况来看,有的图书利用率(借阅量与复本数之比)高达481%,有些图书则只有百分之零点零几,悬殊很大,这表明部分图书是供不应求而有些图书则过度闲置、无人问津。调查显示:2007-2010年图书利用率最高的是为公关类,为 56.2-481%;其次为英美文学史、英美概况类,为18.05-330%;再次为演讲与口才类,为 61-311%;另外绘画作品艺术史、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微分几何等类型的图书需求量也比较大,分别为24-48%、32-56%,15-18%,40.33%。
上述情况反映了有些图书读者需求量大而馆藏图书复本数量少的矛盾,这就需要读者和有关部门能够定期进行双向沟通,通过增购相关图书、增加复本量等方式来解决。另外,图二中反映出的纸质图书借阅总量有逐年下滑的趋势,与近年来电子图书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在图书馆建设的时候应该更多地考虑到青年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国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接轨,更加注重电子读物的引进与推广,适当增加电子图书的采购,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提高图书利用率,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综上所述,淮北师范大学的学生在借阅图书时,有着明确的目的和动机,借阅图书在时段上大起大落,文史类和实际应用类的图书最受欢迎,借阅图书的主力为高年级的大学生。这似乎能够表明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诸如,应当加强学生的职场教育,包括就业技能、公关、社交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应当加强学生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健康教育,增加文史类课程的设置、加强新生阅读指导等等,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和课程方面的设置与调整,做到开设出学生喜欢听的课、用得上的课,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董杰,曹金发.宋代饮食业中的陪酒女郎[J].史学月刊,2008(2).
[2]董杰,曹金发.在高校政治教育专业中开设中国通史课的意义与教学建议[J].职业与教育,2008(11).
[3]董杰,曹金发.略论宋代民间的节日饮食[J].合肥学院学报,2008(2).
[4]董杰,曹金发.浅析南宋两浙地区饮食业繁荣的原因[J].宿州学院学报,2008(3).
[5]董杰,曹金发.浅谈南宋两浙地区的宴饮礼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6]董杰,曹金发.《谈养老奉亲书》的食疗思想[J].皖西学院学报,2007(5).
[7]董杰,曹金发.试析两宋饮食业中的经营手段[J].宿州学院学报,2006(5).
董杰(1972-),女,蒙古族,辽宁喀左人,硕士,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史。
201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