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IPPO技术结合LPHP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体会

2012-10-24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26300丁聪周海涛周江奚秀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三角肌肩峰骨板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26300)丁聪 周海涛 周江 奚秀峰

肱骨近端骨折是肩关节周围常见的骨折,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3%左右[1],其中约20%的肱骨近端骨折需要手术处理。我科于2008年1月~2011年6月,对24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运用MIPPO技术结合LPHP内固定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32~73岁,平均53岁。骨折的原因:高处坠落伤6例,跌伤6例,车祸l2例。骨折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3例,四部分骨折4例[2]。骨折至手术时间2~5d,平均3d。

1.2 手术方法患者一般采用颈丛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患侧肩后方给予垫高,常规消毒铺巾,于肩峰下2cm作一横行皮肤切口,长4~5 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深筋膜分离,于三角肌前外1/3处,纵行钝性分离三角肌,下缘达肩峰下5 cm内,注意保护腋神经,暴露骨折端,给予手法牵引肱骨远端,注意肘关节屈曲外旋,保证30°~40°的后倾角,使移位的肱骨头处于正常的解剖位置,选择合适长度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我们一般选用AO公司的PHILOS接骨板或奥斯迈公司的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经三角肌插入,近端置于大结节顶点下方0.5~0.8 cm 的位置,位于肱骨结节间沟后外缘0.2~0.4cm,同时远端皮肤做2cm左右的纵行切口以显露接骨板远端,使接骨板位于三角肌止点的前方,在骨折近端用2.0mm的克氏针经缝扎孔临时固定接骨板。C臂机透视:骨折端对位对线好,接骨板贴附良好后,接骨板近侧端使用导向器钻孔,测深后选择合适长度的锁定螺钉拧入并锁定(一般4~5枚锁定钉),应用同样的锁定方法,接骨板远端选用3~4枚锁定钉固定。常规冲洗,关闭切口[3][4]。

1.3 术后处理 术后屈肘90°,同时给予颈腕带悬吊固定2~3周。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肩关节被动活动功能锻炼,如进行患肢的圆锥运动,并逐渐增加活动范围。术后3周作肩关节上举、外展、后伸及前屈训练。术后6~8周X线片证实骨痂形成后,可作对抗运动[2]。

2 结果

本组2 4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18±6)个月。术后评估:1 影像学评估,患者术后第2天,4~6周,3月,半年,一年及两年摄肩关节X线片,患者骨折8~l2个月内全部愈合,未发生钢板断裂和螺钉松动或螺钉穿透关节面,无肱骨头坏死等。2 肩关节功能评估 24例患者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Neer标准来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优:76 ;满意:18.4 ;不满意:5.6 ;失败:0[2]。

3 讨论

对于肱骨近端骨折,临床上以往一般采用传统的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的内固定方式,由于手术切口较长,术中需要进行广泛的软组织剥离,因此对肱骨头的血运破坏较多,术后容易发生骨折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甚至发生肱骨头的缺血坏死。同时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由于内固定设计上的缺陷,容易出现术中内固定不牢靠,术后过早地活动出现骨折复位的丢失,因此难以早期进行有效的患肢功能锻炼而并发肩关节功能障碍[5]。而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由于其手术本身的创伤小,同时运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因其独特的锁钉结构及钉道方向设计,保证了骨折复位后的初始稳定性及良好的抗拔出能力,有利用于进行肩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 ,能更好地恢复肩关节的功能[3]。

但在运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入路时,注意三角肌纤维的方向,应钝性分离,下缘不超过肩峰下5cm,以免损伤腋神经。②接骨板放置的位置,最高点应放在大结节顶点0.5~0.8 cm以下的位置上,否则会造成术后肩峰下撞击,但也不能太低,太低则造成螺钉不能在肱骨头上的达到最佳分布,减小螺钉的把持力,降低固定效果。钢板安置于结节间沟偏外侧0.2~0.4cm,可减少对肱二头肌长头腱的影响。如使用加长型接骨板,接骨板的远端应放置于三角肌肱骨止点前缘,可免损伤桡神经。③钻孔时应注意钻头的方向,必须运用导向器,否则螺钉与接骨板不能锁定,失去钉板之间的角稳定性,导致术后骨折复位的丢失。④螺钉的长度,一般来说,螺钉深达软骨下骨时,可获得较大的把持力。但也要预防螺钉穿出肱骨头关节面。因此,术中运用C臂机透视,包括正侧位及腋位片,同时活动肩关节,体会有无关节弹响、活动时的摩擦感等异常现象。同时,我们在近端钻孔时,仅钻透一层皮质骨,进行测深时利用测深器直接顶到対恻皮质来测深,从而避免了螺钉穿出关节面。[4~6]⑤锁定接骨板近端的边缘有多个缝扎孔,若合并有肩袖损伤,可进行肩袖的修复。⑥功能锻炼对肩关节的恢复尤为重要,我们的经验是,应尽早给予肩关节被动活动,术后3周开始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术后6~8周X线片证实骨痂形成后加强肩关节各方向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本组患者出院时,我们要求患者三月内每周到医院骨科门诊随访,由我们进行肩关节训练的督促及指导,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

猜你喜欢

三角肌肩峰骨板
改良肩前下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肩峰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L型解剖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体会
接骨板四点弯曲测定中屈服载荷的获取方法
儿童三角肌挛缩症:3.0 T高场强MRI特征分析
小型犬桡尺骨骨折的PRCL-S5型锁定骨板固定术诊疗
关节镜下喙肩韧带松解在微创治疗肩峰撞击征中的作用
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