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钟之谜
2012-10-21夏明明
夏明明
近年来,中国的古钟文化颇受世界关注。去年下半年,德国就举办了中国古钟展览。而谈到中国的古钟,便不能不提及北京——其古钟在数量、质量上,都位居前列。其中,更不能不说说永乐大钟,这历史上最大最重的佛钟。
从正史上看,最早的周朝乐钟曾在北京出现,说明北京古钟源远流长。此后,唐朝钟铃、金朝乐钟、元朝道钟,都现身过北京。《马可波罗游记》曾真实记述过元大都的中心台大钟:“都城的中央耸立着一座高楼,上面悬挂着一口大钟,每夜鸣钟报时。”
明永乐帝朱棣定鼎北京后,以《明实录》“惟功大者钟大”祖宗成法为据,御制了永乐大钟。
青铜制作的永乐大钟,高6.75米,直径3.7米,重约42吨,钟体光洁,无一裂缝。轻轻撞击,声音清脆悠扬;重重撞击,声音雄浑响亮。如今受撞五百多年,仍完好如初。15世纪初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铸造此钟。制作地在今鼓楼西侧的铸钟厂胡同。钟铸好后,先挂在宫中,明万历年间移置西直门外万寿寺,清雍正十一年移置觉生寺(今大钟寺)。据明人蒋一葵记述:此钟“昼夜撞击,闻声数十里,其声谹谹,时远时近,有异它钟。”民間历来有永乐大钟“五绝”的说法。一绝为是形大量重、历史悠久。二绝为铭文字数最多。三绝为音响奇妙优美,幽雅感人。四绝为力学结构十分科学。五绝为铸造工艺高超。这口大钟堪称我国的“钟王”,不仅盛名于国内,而且享誉世界。
永乐大钟作为佛钟,铸有汉文和梵文经咒100多种,钟身通体23万铭文最为显赫的是朱棣御制的《诸佛名经》。其前20卷是诸佛、菩萨等名号,后20卷是用“四季莲花落”等曲调形式谱写的歌颂明朝江山、北京民俗文化及劝人为善的诗句,结尾部是《大明神咒回向》、《吉祥赞》等经咒,铸有“敬愿大明永一统”、“惟愿国泰民安乐”等铭文。明成祖朱棣以庄严的永乐大钟书写历史,又用永乐大钟记录包括都城建设、礼乐典章、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使永乐大钟成了治世传世的载体,不仅能观其形、闻其声,还能载其道,传诸久远。大钟语言,可谓被明成祖朱棣运用得炉火纯青。古钟的实用功能、象征作用、教化功能在明永乐时期达到了峰值。
明、清两朝,每逢辞旧迎新之际,永乐大钟都要被和尚敲108下。据说一来因为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侯;二来因为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敲108下钟,人听了钟声便可消忧解愁。
关于永乐大钟,我以为一直有两个问题尚待破解。一是为什么几百年来误传永乐大钟所铸经文为《华严经》,并有“华严钟”的叫法?二是乾隆皇帝为什么会认为明成祖朱棣铸永乐大钟是在对靖难之役进行“忏悔”?
说永乐大钟铸有《华严经》,主要是明朝的刘侗、于奕正和孙承泽,他们在所著《帝京景物略》、《春明梦余录》中写道:永乐大钟,“华严经一部,金刚经收口。”“先是,文皇帝铸大铜钟,侈弁齊适,舒而远闻。内外书华严八十一卷,铣于间,书金刚般若三十二分。”“永乐时所铸大钟,内外书华严八十一卷,名日华严钟”。然而近年查明,现存永乐大钟所有汉文、梵文经咒名称和内容,不仅没有《华严经》,也看不出与《华严经》有直接关系;从明永乐年至明天启年这200年当中,永乐大钟先后被称作过“文皇旧钟”、“大铜钟”、“洪钟”、“万寿寺钟”、“万寿寺文皇御钟”等,但从未被称作过“华严钟”。那么,当年这些人为什么这样记载?而且竟以讹传讹了几百年?尽管如今我们确认此中有误,却好像还说不清为什么会误传了这么久。相信随着相关史料的发掘和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会得到阐明。
明成祖朱棣在《诸佛名经》“御制感应序”中说:“佛之为教,显密深妙,广大圆融,真如常住,具无上般若至极之果,有而不有,空而不空,方便神通,去来无碍,是以弘敷慧力,广阐灵化,阴翊皇度,普济群伦,功流万世而长存。”从此来看,永乐帝下令将《诸佛名经》铭铸在大钟内、外壁主体位置,像是为了利用佛教“阴翊皇度”,突出“敬愿大明永一统”和“惟愿国泰民安乐”。但也有人认为明成祖朱棣铸钟是为了对靖难之役过于残暴进行忏悔,这一说法的主要代表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当年大学士沈德潜撰《大钟歌》一诗,有客观描述“庙社既建鼎吕定,次及梵宇成华钟”的诗句。乾隆皇帝在对和此诗时写道:明成祖是“谨严难逃南史笔,忏悔讵赖佛寺钟”。由于这些诗句系帝王所作,并刻碑立于大钟寺永乐大钟之东侧,故“忏悔”说广为流传。虽然我们现在可以认为,朱棣铸永乐大钟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敬愿大明永一统”,利用佛法对世人的感召力,来宣扬他一统中国的施政纲领,乾隆皇帝的说法纯属主观臆断、与史实不符,然而关于乾隆皇帝为何持“忏悔说”的解释似乎还不能让人十分信服,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责任编辑:戚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