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衡与“十三经刻石”
2012-10-21王琳琳
王琳琳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有一部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书——“十三经刻石”。它诞生于清乾隆年间,以贡生蒋衡花费十二年时间手书的“十三经”为底本所刻,又称之为“乾隆石经”。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后,儒家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儒家典籍也被奉为经典,成为法定教科书。我国有将儒家经典刊刻于石碑的传统,历史上大规模刊刻儒家石经共7次,“十三经刻石”是最后一次刊刻儒经,也是历代儒家经典碑刻中最为完整的一部。“十三经”指《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十三部儒家经典。
蒋衡(1672年~1743年),江苏金坛人,原名振生,字湘帆,晚称江南拙叟、拙老人,又号函潭老人。蒋衡出身书香门第,自小受家学影响,读书临帖。少年时代,蒋衡科场考试不利,对此,他却不以为意,“吾不能习世俗骫骳之文以诡遇”,不会为迎合科考而做应时浮华之文章。蒋衡拜大书法家杨宾为师,苦练书法。杨宾精于鉴定碑帖,对他影响很大。杨宾曾夸赞蒋衡说:“湘帆十五岁从余学书,今小楷冠绝一时,余不及也。”蒋衡少年便以书法闻名。
蒋衡好游历,足迹半天下。在游历过程中,欣赏、临摹晋唐以来的名家碑帖。游历关中时,蒋衡曾为年羹尧幕僚,但他不理它事,一心临帖。蒋衡向古人学习书法,尊古而不媚古,博采众家之长,积累日久,晚年书法愈加精湛。扬州大明寺有“淮东第一观”之称,寺门墙东侧“淮东第一观”五个大字榜文为蒋衡所寫,笔力雄健,气势磅礴,下署“江南拙老人蒋衡书”。
蒋衡游历关中观古碑时,在西安见到唐代“开成石经”,发现“开成石经”出于众手杂书,既失校核,又混乱不齐,便决心手书一部“十三经”。蒋衡于雍正五年(1727年)开始书写,乾隆三年(1738年)完成,共花费十二年时间,完成62万余字。为了一心写经,蒋衡曾借宿于扬州琼花观(又名蕃厘观),远离闹市,每日与僧侣为伴,菜羹蔬食,手书经书。其间,他还力辞英山教谕和博学鸿词科。在书写完成“十三经”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乾隆四年(1739年)河道总督高斌将“十三经”装裱后进呈御览,藏于懋勤殿,乾隆皇帝赐蒋衡国子监学正一职。蒋衡手写“十三经”进呈朝廷,在当时备受文人称道。两淮运使卢见曾非常赏识,作《扬州杂诗》称颂:“江南老拙旧风流,十载蕃厘一砚秋。石室他年传御榻,游人争上写经楼。”琼花观旧有蒋衡写经楼,现今扬州琼花观,已无写经楼踪迹。
蒋衡手书的“十三经”在懋勤殿沉睡五十余年后(蒋衡已故去多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为勘正经典,统一教材,乾隆帝钦命和珅、王杰为总裁,董诰、刘墉、金简、彭元瑞为副总裁,“刊之石版,列于太学,用垂永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完成,“十三经刻石”凡189块,加上末一碑“圣谕及进石刻告成表文”共190块。
蒋衡之孙蒋和则经和坤推荐,被乾隆皇帝任命为刊刻十三经收掌官。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释奠临雍,观看“十三经刻石”,蒋和向乾隆皇帝呈进《恭录御制序四体字册》和《石经告成颂册》,乾隆皇帝大喜,并因蒋和“文理尚优”、“能承家学”,遂赐其以国子监学正、学录补用,并赏大缎两匹,以示表彰。
“十三经”刊刻完成后,为纪念祖父蒋衡。蒋和以蒋衡自画像为底本刻了一尊“蒋湘帆先生写经图”石碑,并请当时著名的书画家冯敏昌以隶书题名。此碑高110厘米,宽41厘米。碑前面为线刻人物画,画面上蒋衡右手拄杖,左手捻须,衣衫飘飘,神情自得。碑后面刻有蒋衡行书七绝二首,署名“拙老人”。此碑安放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十三经”碑林最南端。
蒋衡立志写经,历时十二载,终成心愿。虽然蒋衡有生之年没有见到“十三经刻石”,但是他的名字与“十三经刻石”同在!
责任编辑:戚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