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整功能结构 为百姓健康守好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颁布实施

2012-10-20韩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社区卫生医疗卫生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颁布实施新闻通报会会议现场

本刊讯(记者 韩尧)2012年3月6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颁布实施新闻通报会在北京市卫生局召开。北京市卫生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雷海潮出席并主持会议。会议对于北京市政府2012年1月审批通过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简称《规划》)进行了解读。

医疗卫生资源面临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挑战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北京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2005年的80.09岁增长到80.81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已经和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水平相当。

随着北京市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支付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北京市卫生事业将面临一系列挑战。雷海潮在会上强调,新的形势,对于首都卫生事业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此次规划正是以增进健康为题,以调整功能结构为主线,达到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目的而展开进行的。

疾病预防工作开展备受重视

为维护、促进北京市民健康,北京市将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体系建设:计划设立一个市级电视健康频道,建立一个市级健康教育馆,办好一个健康教育网站,每个区县开辟一个健康教育基地,举办一个健康教育论坛。此外,北京市还将加强高血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工作,研究、试用和推广慢性病干预的适宜技术;加大宫颈癌、乳腺癌普查力度;为0~6岁儿童提供生长发育监测、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规划等基本保健服务。

家庭医生式服务方便首都市民就医

此次《规划》的出台,将令首都市民就医更加方便。据悉,北京市将建立起区域医疗中心(医学中心)、专科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社区首诊、分级就诊、双向转诊”的有序就医格局。提升郊区医疗中心设施条件和能力水平,使之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加强康复医院、护理院建设,完善医保报销等康复医院、护理院运行机制,将部分二级医院转变为康复医院和护理院,合理分流三级医院康复后期患者,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还将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科、精神心理科的建设。

预计2012年底,家庭医生式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普及;2015年,北京市民步行15~30分钟即可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总人次占全市门急诊总人次比例将达到30%以上,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将不低于8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率可达85%。

社区、郊区可获更多优质卫生资源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是“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卫生事业规划的重点之一。据悉,北京市将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建设规模和中心城区内医院的新建扩建规模,逐步提高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占有比例。新增医疗资源重点向郊区(县)区域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倾斜。集中解决大型居住区、定向安置房地区、边远山区、重点功能区和边缘集团等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套问题。加快发展小城镇,特别是重点发展城镇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此外,“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对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医疗机构给予适当政策补贴,落实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医疗机构税收减免政策,对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对投资举办民办非营利医疗机构的单位或个人,给予所得税税前扣除等,营造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平等的政策环境。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社区卫生医疗卫生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思考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浅谈加强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卫生事业绩效
内蒙古:建立首个省级“医疗卫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