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声音

2012-10-2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主委妇幼保健全国政协

▲“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要遵循可持续原则,也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有伦理原则,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都应有严格保护。在二者利益有冲突的时候,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谈及对“活熊取胆”的看法时如是说。

▲“看病难的根源不在于大医院不够大,而在于优质资源总量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现在医疗资源两极分化严重,城乡医疗水平差距过大,缺乏合理的分级诊疗体系,能不出现‘全国人民上协和’的怪现象吗?”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云南省主委、云南省政协副主席陈勋儒如是说。

▲“医疗行业不能光盯着治病,还要在疾病预防上加大投入。”

——全国人大代表易敬林如是说。

▲“现在医院不看治愈率,而是看完成多少经济指标,这必然会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尤全喜如是说。

▲“国家财政补偿不足和物价、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公立医院运营成本逐年增加,使公立医院目前只好靠业务收入维持收支平衡,医院这种收支结构导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加剧了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也严重制约了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福建省副主委、福州市主委,福州市政协副主席林绍彬如是说。

▲“公共卫生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单纯的医疗技术问题,只能由政府主导并作为公共产品来供给。”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立明如是说。

▲“必须要纠正目前全国千人一面的中医教育及中西医对半开的中医学专业教学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连建伟如是说。

▲“应该认识到医疗中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解决医疗纠纷从制度层面着手是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徐亮如是说。

▲“我国目前实施的‘大病统筹’医疗保障模式减轻了城乡居民因患大病而住院的经济负担,但尚未处理好‘预防’与‘疾病’的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王江滨如是说。

▲“医改的主体是医务人员,要顺利健康推动医改,必须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既要提升医务人员的经济地位,还要重视学术地位、政治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如是说。

▲“全国妇幼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三分之二,有7.5亿人,但对妇幼保健的认识和定位不明确。”

——全国人大代表施作霖如是说。施作霖代表认为,目前妇幼保健院名义上是保健,没有医疗,但实际上各级妇幼保健院所都承担着医疗救护的职能而保健功能有限。

▲“医保工作的重点过去是扩大覆盖面,现在应该是提高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巴福荣如是说。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鼓励才是挖掘热情的最佳方式,对待献血事业亦是如此。”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祈福国际投资公司董事长彭磷基如是说。

▲“不管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在我国看病其实都不贵,形成这一感受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救助制度不健全。”

——全国政协委员刘斌如是说。

▲“对于医药卫生事业改革,我认为一定要把握国情,不能头脑发热,否则对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不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内科学系主任沈悌如是说。

▲“当前医改的问题在于阶段性目标不够明确。”

——全国政协委员华博雅如是说。华博雅委员认为,医改中过分强调“一盘棋”,忽略了差异性,不符合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分类指导也不够,基本药物在省级卫生部门统得过死。

猜你喜欢

主委妇幼保健全国政协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大乱斗
履行职责当好“四员”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