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卫生只能由政府主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立明谈医改

2012-10-20高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慢性病公共卫生体制

本刊记者◎高军

实习记者◎赵一帆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联组讨论时强调,要充分认识“医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立明就深化医改的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公共卫生只能由政府主导

李立明委员认为,医改中,政府投入应更多地关注公共卫生服务,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医改的四大体系建设中,医疗服务体系应该是既有公立,又有非公立的混合的供给体制。政府应该关注的是为弱势群体提供资助和服务,而公立医院恰恰是承担着市场无法提供的公益性服务,医疗保障体系则是一个典型的三结合的混合体制,即医疗救助是典型的政府责任,社会医疗保险即需要政府给予支持也需要单位、个人出资,形成社会的筹资机制,而商业补充健康保险则是典型的市场行为。在医疗服务领域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单独的国有或公有体制,药品也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国有的,而医疗保障,没有哪一个国家不是混合体系的,只是混合的比例不同。公共卫生只能由政府主导,并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即使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不例外,而非交由市场负责。

医改要关注慢性病预防和控制

针对慢性病防治的问题,李立明委员建议,目前,慢病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已经超过了传染病,占到了死亡的70%。在我国医改前三年的项目中,我们抓了高血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率,并收到了显著效果,但是,毕竟这些是已经发生疾病的人群,要想降低因慢病导致的我国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更应该抓好慢性病的预防工作。

李立明委员介绍说,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提出了一个概念,叫Three-Four-Fifty。Three就是吸烟、不合理的膳食、缺乏体力活动这三个危险因素;Four就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这四组疾病的概念; Fifty是指这三个因素导致的四组疾病能够造成整个人群的50%的死亡。而这三个危险因素是可干预的。只要我们有效地控制这三个危险因素,就可以有效地延缓和推迟这些疾病的发生。而最有效的方法,是创造一个促进和维护健康的环境。比如: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治理城市污染,绿化美化环境,倡导居民骑车上班等。这些措施,其实都是预防慢性病的有效措施。

李立明委员认为,目前,我国仍然把慢病防治看成是卫生部门的责任,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执行不力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烟草管理政企不分,烟草立法迟迟不动,烟草广告举目可见,甚至鼓励早已被国际淘汰的技术成果,申请院士并获得批准,在国际上都造成了比较恶劣的负面的影响。为此李立明建议:政府要高度重视慢病防治在医改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它不仅仅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其实,它也能够通过防治工作的实践,暴露和解决我国医疗和预防服务以及多部门协作开展防病工作的体制、机制性的问题。

最后,李立明委员提出,应该形成在医改中卫生领域的共识,逐一地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在医改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而不应“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世界卫生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卫生投入的要求是应该占本国GDP的5%,到目前之所以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承诺和支持,说明卫生系统还没有众口一词,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希望我们的卫生部门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我们全体委员、代表,能够众口一词,找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一个一个地推进、解决。

猜你喜欢

慢性病公共卫生体制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