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查与分析
——基于河南省的实证分析

2012-10-17王娟

关键词:被调查者食品质量农村居民

王娟

(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查与分析
——基于河南省的实证分析

王娟

(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和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相关,而和城市居民相比,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令人堪忧。因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的态度、行为和认知水平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河南省又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而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1.2%。因此对河南省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笔者随机选取了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辉县,郑州市新郑、新密,商丘市民权、驻马店市上蔡等地的村庄进行问卷调查。向农村居民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3份。被调查的农村居民中男性88人,占50.87%,女性85人,占49.13%;年龄层次中18~30岁的76人,占43.93%,31~50岁的 63人,占 36.42%,51岁以上的 34人,占19.65%;被调查者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方面,1000元以下的30人,占17.34%,1000~1500元的58人,占33.53%,1500~2000元的42人,占24.28%,2000~2500元的24人,占13.87%,2500~3000元的15人,占8.67%,3000元以上的4人,占2.31%;文化程度方面,没有上过学的 12人,占6.94%,小学程度的20人,占11.56%,初中程度的48人,占27.75%,高中(中专)程度的49人,占28.32%,大专以上程度的44人,占25.43%。

考虑农村居民的文化特点,问卷中所有的问题都设计成选择题,根据调查内容不同,将问题题型设计为多选或单选。问卷共设计了26个问题,主要内容涉及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层次及收入情况)、日常购买食品情况(食品种类、渠道等)、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认识情况(如是否认识及看质量安全认证标志)、对假冒伪劣食品的认知情况(如是否习惯看食品产地、厂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产品信息)、当自己利益受到侵害时采取的措施(如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后会怎么办)、对食品安全法律的了解程度(如对《食品安全法》及其内容是否了解)等。

一、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经常购买的食品主要有蔬菜、肉类、米面、调味品、水果,其次是酒及饮料、奶粉及乳制品,以及糖果糕点饼干等零食。在调查农村居民及其家庭在购买食品时是否遇到过的假冒伪劣食品时,92.49%的被调查者回答买到过,7.51%的被调查者回答没有买到过;在买到过有质量问题食品的被调查者中,被调查者买到过的假冒伪劣食品主要是酒及饮料,其次是糖果糕点饼干等零食、奶粉及乳制品和肉类,另外是其他的食品。

表1 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情况

由此可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日常食品也由过去的几乎完全依赖自给自足转向一大部分到市场购买,逐渐呈现商品化的趋势。同时,农村市场经营的食品种类也比较全,从主食、副食、零食到奶制品、调味品等,应有尽有。而目前农村居民经常消费酒及饮料、肉类等食品同时也是经常出现质量问题的食品。

二、农村居民购买食品的主要渠道及考虑的因素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及家庭购买食品的主要渠道集中在村里的商店和集市,相对而言,到市里的超市或批发市场上购买食品的农村居民相对较少。根据对买到过假冒伪劣食品的农村居民的调查,大多数人曾经在集市、村里的商店买到过假冒伪劣食品,选择市里的超市或批发市场的相对较少。

表2 农村居民购买食品的主要渠道及考虑的因素

由此可见,农村食品经营形式多样,但市场规范化程度不高。农村食品经营形式既有正规的“门店”式经营,又有“赶集”式经营,另外还有“小摊点”式经营、“小作坊”式的家庭经营。正规门店的经营者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如小卖部、小商店、小超市,在农村地区,小卖部、小商店、小超市众多,它们往往设在村子中,紧邻村民住所,由于购买方便,成为农村居民购买食品的主要场所;赶集也是农民出售农副产品、购买食品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逢年过节时,农村集市非常热闹,这类市场最大的特点是流动经营,市场规范程度低;而摊点、小贩主要集中在学校周边、旅游景点等消费比较集中的场所,兜售对象比较固定,比如学生、游客等;而小作坊在中国农村大量存在,主要是加工饮料、豆腐、节日糕点等,这些小作坊普遍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随着城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的加大及城市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致使一些“三无”、过期、不合格食品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这些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转而流向农村市场。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较低、消费能力相当薄弱,因而一些大型、正规超市不愿进驻农村,这样在农村流通领域经销食品的经营主体主要就为个体副食品商店、集市、小型超市,而规模小、分布散、意识低、秩序乱成为农村食品经营者的普遍特点。由于农村食品经营者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卫生意识较差,无健康证和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经营的现象普遍存在,经营的商品互相混杂,存在很大消费安全隐患;部分农村小食杂店、集贸市场随意修改食品标签,改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欺诈消费者;食品经营者印制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利用展销会、“送货下乡”等名义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时农村食品销售者的销售流转速度较慢,周转周期过长,存储条件比较差,致使部分待销食品变质过期,而农村居民则成为假冒伪劣、变质过期食品的受害者。

三、农村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情况和态度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也更加关注,在调查中,有97.69%的被调查者对于我国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都选择知道,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瘦肉精等,只有2.31%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知道。对所在地方的食品安全现状,79.13%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15.03%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不好,认为非常好的只有5.78%。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农村食品市场上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是质量没保证,其次是短斤少两和价格上涨,最后是品种较少。而对假冒伪劣食品91.91%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痛恨,只有8.09%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从表3可以看出,如果发现有人出售假冒伪劣食品时,被调查者一般选择自己不买、告诉亲戚朋友也不买或不管不问,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或亲自劝阻、制止的则较少。而在买到假冒伪劣食品后,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会选择找商家解决,其次是自己自认倒霉,选择向有关部门投诉的较少,只有极少数的人选择向法院起诉。被调查的农村居民中只有8.67%的人知道我国《食品安全法》已经颁布并且对该法的内容也了解。而对于《食品安全法》中的亮点之一——“十倍赔偿”的规定知道的只有23.12%。

农村居民在购买食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食品质量、价格、品牌、口感及其他方面。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关注食品质量。在本次调查中发现,虽然选择购买食品时最关注的方面是质量的农村居民占第一位,占52.02%,但是仍然有28.32%的被调查者选择价格,另外还有一部分被调查者选择品牌、口感等。由此可见,一方面,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得到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质量;另一方面,仍然有不少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首先考虑的是价格。由于农村经济还不是很发达,农村居民收入较低,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只要不危及身体,不管是哪家企业生产、不管哪个牌子,只要便宜就行,因此,便宜仍然是他们在选择商品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买东西看价格已经成为大部分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另外,一些农村老年人不了解假冒伪劣食品的危害,在观念上仍是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越讲究越生病”。

而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农村居民的投诉率极低,大部分人选择找商家解决或自认倒霉。这主要是因为经营者多是本村的乡亲,农村居民邻里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会选择协商解决的传统方式,而不愿惹事的心理也使一部分人选择了自认倒霉的态度,他们不愿去投诉,去索赔,更谈不上追究经营者的责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制假售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表3 农村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情况和态度

四、农村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曝光,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关注程度也逐渐上升。从表4可以看出,90.75%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掌握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方法,只有9.25%的被调查者对此表示无所谓;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知道或知道一些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方法,只有16.7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知道。了解假冒伪劣食品辨别方法的被调查者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的宣传或他人介绍得知的,而通过工商或其他部门的宣传了解相关知识的被调查者较少。调查显示,了解大米、食用植物油、肉制品、乳制品等28类产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并且认识QS(质量安全)标志的被调查者占所调查总数的52.02%,不知道的农村居民占47.98%。虽然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识QS标志,但是在购买食品时注意看QS标志的则不多。食品包装上的产地、厂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反映食品的基本情况,是消费者辨认产品真伪、判定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察看这些信息,将有效地保证购买食品的安全性。然而,在被调查者中,只有极少数的调查者在购买包装食品时每次都看产地、厂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由此可见,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在食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普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有了解辨别假冒伪劣食品安全知识的愿望,但是他们的辨别能力较差。很多居民还不了解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方法,在购买食品时也没有看相关标志的习惯。

表4 农村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

五、结 论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知:现阶段,农村居民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面对不安全食品漠然处之,在购买了假冒伪劣食品后只要不是严重危及生命的,往往自认倒霉、忍气吞声,而进行投诉的比率极低,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亟待提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吃饱”,“安全”正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农村是最大的食品消费市场,农民是最大的食品消费群体。目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是相对于具有较强的食品安全意识的城市居民而言,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从而也使得农村成为食品安全事故的多发区,而农村居民则成为直接受害者。

[1] 郭德朝.当前农村食品安全状况调查[J].人大建设,2010(8).

[2] 智素平.河北省居民食品安全意识调查与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8).

[3] 李小云、左亭.中国农民权益保护探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 云南省工商局.建立三位一体食品监管机制,破解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模式[J].工商行政管理,2010(18).

Key words:rural residents;food safety;consciousness

Abstract:Country with civilian for this,hunger breeds discontentment,fresh to the first.Food safety and the interests of each individual,and city residents,due to various reasons,the rural residents'food safety consciousness of worrying.Therefore,in this paper,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to Henan Province Rural Residents'food safety attitudes,behavior and cognitive levels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ural Residents'Food Safety Aawareness Survey and Analysis——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of Henan Province

WANG Juan
(Institute ofHumanities,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Henan 453003,China)

C915

A

2095-2708(2012)06-0016-03

2012-05-13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食品质量农村居民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解艾兰:食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基于产业链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