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2-10-16黄昆源
黄昆源
广东揭西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揭西 515400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一种中老年人群常见病,发病原因通常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基本病因)、冠状栓塞、先天性畸形、痉挛和冠状动脉口阻塞等[1]。发病前以初发型心绞痛或恶化型心绞痛最突出。起病1-2天内,以发生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发生率高达75%-95%。在发病数小时或数日内,疼痛时伴发低血压,严重时引起休克。在起病的最初几天,严重的心肌梗死患者则发生心力衰竭。在用药上,通常选用低分子肝素钙类药品对此类疾病进行预防,以免血凝块的形成。而替罗非类药品的应用不仅能增强低分子肝素钙类药品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作用,而且还能对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在内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且帮助血管再通,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例。其中男性患者为69例,女性患者为57例。年龄为45~68岁,平均年龄为 (55±1.6)岁。在临床前的试敏检查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性症状以及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体健康情况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将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A组和B组,每组63例。A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法国赛诺菲-安万特集团,国药准字号J20040119)进行治疗[2]。B组患者采用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265)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法国赛诺菲 -安万特集团,国药准字号J20040119)进行治疗。分别观察其临床效果。
1.3 观察指标
在保证治疗时间相同的前提下,分别观察A、B两组达到血管再通的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例数,以此对单纯用药和联合用药两种用药方法的疗效做出判定。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B两组不同用药方式得到的效果见表1
表1 A、B两组再通率及死亡率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经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的B组,其患者得到再通的例数高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的A组,死亡例数低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一类常见性中老年疾病,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危害以及自身的生活长期处在不健康的状态,如吸烟、饮酒过度、不注意日常休息保健等,都能导致此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以致心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甚大,常处在世界十大疾病的前三位。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频繁,并发症类型多,涉及到的内脏器官范围广[3]。直接危害到了人类的身心健康,严重的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可引起心力衰竭,最终导致患者的死亡。所以,平时的预防和早期的诊断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控制已是势在必行。
实验结果显示,经低分子肝素钙类药物治疗后的A组再通率达到25.4%,患者的情况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死亡率高达11.1%,情况并不乐观。而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用替罗非班类药物增强疗效的B组的再通率达到36.5%,患者的情况进一步得到了缓解,同时,死亡率下降到3.2%。分析临床结果可知,联合用药不仅提升了患者的再通率,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更重要的是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心肌梗死的发生常伴有一系列的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 (发生极少)、栓塞、室壁瘤、心梗后综合症 (常见心包炎)等[4]。这些疾病也在时刻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而替罗非班低分子肝素钙的联合应用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不仅对急性心肌梗死继而引发其他的重症起到了预防的作用,也起到了暂缓此类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疗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新晋的联合用药的方式也会随之产生。尽管联合用药在某些医学医药领域还未得到广泛重视和使用,但能够缓解患者病痛的方法的确值得探究与思考。目前,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着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1]王子超,郝毅,张文祥,等.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冠状动脉腔内注入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学杂志,2011,30(5):416-419.
[2]刘延慧.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护理[J].延边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34(3):214-215.
[3]田苗,刘建文,王连民.国产替罗非班联合药物涂层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1):39-40.
[4]胡显锋,付丽丽.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