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子宫阔韧带肌瘤手术19例分析
2012-10-15孙中彩孙靖
孙中彩 孙靖
阔韧带肌瘤可分为真性阔韧带肌瘤和假性阔韧带肌瘤。假性阔韧带肌瘤大都来源于子宫体侧壁,向阔韧带突出,圆韧带在其前方,卵巢及输卵管在其后方,子宫被推向一侧。输尿管一般位于其底部的外侧。极少数子宫阔韧带肌瘤来自阔韧带纤维组织,即真性阔韧带肌瘤。那么它和输尿管的关系即要看其起源的位置。有时输尿管可被推向肌瘤的前方。输尿管被拉长、变细、不宜瓣认。本文对我院1993年12月到2012年9月因阔韧带肌瘤行手术,术前置输尿管导管预防输尿管损伤的1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年龄40~50岁,平均45岁。肌瘤直径8~15 cm。按其组织起源:起源于宫体侧壁17例,起源于卵巢子宫韧带2例。按输尿管与肌瘤方位:输尿管位于肌瘤下方14例,输尿管位于肌瘤上方5例。月经紊乱,经量增多15例。无症状4例。盆腔彩超均示:宫旁低回声包块。
1.2 方法 对于较小假性阔韧带不影响子宫切除,可以不先行子宫肌瘤切除[1]。即按常规子宫全切手术步骤进行。较大的假性阔韧带肌瘤影响子宫血管,主韧带的显露与切断、缝扎。术前均置入输尿管导管,且采取逆行处理主韧带与子宫血管。真性阔韧带肌瘤均先行肌瘤切除后子宫全切术。所有患者手术当天麻醉后,插入6号输尿管导管,深度约20~25 cm,同时留置尿管。术毕拔除输尿导管。由于输尿管导管的刺激会出现血尿。适当加大输液量,并给予速尿注射液10 mg静脉推注,术手4 h肉眼血尿均消失,留置尿管48~72 h。
2 结果
23例子宫阔韧带肌瘤,行肌瘤切除加子宫切除术14例,行单纯子宫肌瘤切除术5例。手术时间50~140 min。术中失血量60~610 ml,无一例发生输尿管损伤。术后4 h肉眼血尿均消失。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平滑肌瘤,其中囊性变2例。
3 讨论
子宫韧带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常伴有子宫周围组织及器官形状及位置的改变[2]。尤其在术中易损伤输尿管。输尿管的正常走行:输尿管从肾盂开始沿腰大肌前部偏中线侧下降,在骶髂关节处经髂外动脉起点的前方进入骨盆腔继续下行,于子宫阔韧带基底部向前内方走行,于宫颈外侧约2 cm处在子宫动脉的后方与之交叉,再经阴道穹窿顶端绕向前方进入膀胱壁,在壁内斜行1.5~3 cm,开口于膀胱三角区的外侧角。妇科手术输尿管损伤多发生在:①结扎子宫动、静脉。②处理子宫骶韧带。③处理子宫主韧带。④缝合后腹膜。⑥处理骨盆漏斗骶带。⑥清扫髂总淋巴时,输尿管骨盆段易受损伤。
由于阔韧带肌瘤,可导致输尿管、卵巢、子宫、血管移位,相互间解剖关系改变。常规子宫全切术,容易损伤相关器官。术前置入输尿管导管,可预防输尿管损伤。在膀胱镜下置入输尿管导管时注意事项:①选择合适的输尿管导管,包括其管径和长短,如过细则来回抽送时输尿管移动不明显,且增加输尿管的损伤;过粗则增加插管难度,尤其是输尿管内口有变异及憩室者。②输尿管导管插入深度一般为20~25 cm,避免插入过深达肾盂,造成插管后长时间血尿。③固定:将两根输尿管导管与弗留氏尿管一起固定于大腿一侧,防止滑脱。要便于经阴道操作和分别抽动导管。
预置输尿管导管术中可清楚触及输尿管走行,故在处理子宫血管,骶主韧带止血时可避开输尿管。对于粘连较重,输尿管紧贴肿瘤或与子宫不易分离者,可先在输尿管内外侧缝扎血管后再锐性分离,可减少因出血而盲目钳夹。术野不清而损伤输尿管,多数情况下应采用锐性分离或缝扎,以避免撕破血管或损伤输尿管。
大多数病例手术后即刻拔除输尿管导管,2~3 d拔出尿管。对于输尿管的游离段较长,手术可能出现局部缺血、坏死而漏尿和病例,输尿管导管存留时间的适当延长,可起到支架作用,有利于损伤的修复,拔管术前给地西泮10 mg,黄体酮40 mg分别肌内注射,避免输尿管痉挛引起腹痛、腰痛。總之,阔韧带肌瘤术前置入输尿管导管可以避免输尿管损伤。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3-220.
[2] 张玲.子宫巨大肌瘤术中输尿管损伤23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8):632-632.